前两天,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的枪击事件,让南亚瞬间陷入战争边缘。印度总理莫迪未等调查就在24小时内对巴基斯坦来了个“九连击”: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口岸、驱逐外交官……尤其断水一招,堪称“釜底抽薪”。印度河占巴基斯坦农业用水80%,上游四座水坝闸门一落,旁遮普省农田龟裂,水电站发电量暴跌40%,4500万人饮水告急。

更阴险的是,印度在杰纳布河断流的同时,突然对杰赫勒姆河开闸泄洪,导致巴东部洪灾泛滥,1万英亩农田被毁,旱涝双杀让巴方陷入“喝水难、种粮更难”的绝境。印度水利官员甚至宣布停止共享水文数据,巴方连防洪预案都无从制定。

面对印度的“资源绞杀”,巴基斯坦不再沉默。社交媒体曝光的画面显示,巴陆军紧急亮剑,正将SH-15自行榴弹炮集群调往克什米尔前线。这款中国造王牌武器,射程可达53公里,机动性极强,能在高原山地快速展开,对印军前沿阵地形成压制。巴方计划部署400门SH-15,目前已列装56门,另有124门即将交付。配合“枭龙”Block3战机的CM-400AKG导弹,巴军远程打击链已然成型。

与此同时,斯瓦特和斯卡都空军基地紧急启用进入战备状态,歼-10CE与“枭龙”密集升空演练。卡姆拉空军基地的加固机堡内,中巴联合升级的预警机、电子战机严阵以待,形成“数据链引导+精准打击”的立体作战体系。

印度自恃“阵风”战机与航母优势,试图复制2019年“越境空袭”巴基斯坦军营那一套,但巴军已今非昔比,歼-10CE性能压制“阵风”,红旗-9P防空系统织密首都防护网,中械化部队的体系作战能力碾压印军。
1960年《印度河用水条约》即便在战争时期也未中断,如今印度撕毁条约,实为开危险先例。如果雅鲁藏布江水坝成为下一张“水牌”,亚洲地缘格局将彻底改写。短期看,恢复水文数据共享、重启第三方调解是关键;长期则需重构跨境资源分配机制,避免“水战争”成为南亚常态。
与以往不同,此次大国态度异常微妙。美国虽向印度输送武器,但特朗普直言“让他们自己解决”,甚至搬出“克什米尔问题已存在千年”的荒诞说辞。中国保持克制,既未高调挺巴,也未谴责印度,而是通过卫星图像揭露印度河上游径流量异常,巧妙呼吁“反对水资源武器化”。俄罗斯因深陷乌克兰自顾不暇,表现最为积极的是伊朗想高调参与调停,但这个提印巴均未接茬。
当前局势比2019年更凶险。印度议会流出的兵棋推演显示,印军14天可推进至巴基斯腹地,但巴基斯坦核弹头增至220枚。巴基斯坦外长警告,“断水即宣战”,而莫迪演讲时挥舞遇难者照片,台下“复仇”声浪震天,民粹裹挟下,误判风险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