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不要随意发语音,吃过亏的人告诉你:小心麻烦找上门
本文原创,禁止搬运和抄袭,违者必究!
导语:微信的使用可以说是时下中国人最为主流的一款社交软件,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生活和工作,微信的使用基本已经无孔不入了。其中,微信中“语音消息”功能在使用上却出现极端的矛盾,即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不少用户感到厌烦。
那么,为什么说微信聊天的时候不要随意发送语音?与人微信聊天的时候,一连串一连串的语音发出来,究竟会有什么隐患?看看这几点,你就知道为什么让你尽可能发文字了。
小语想跟大家侃一侃“微信聊天时尽量不要发语音,吃过亏的人告诉你:小心麻烦找上门 ”的那些事儿。
【发语音的人方便了,听语音的人就麻烦了】长按空格键-说话-松开手指发送,只需要三个步骤就能轻松跟人侃侃而谈,不得不承认,“微信消息”功能的使用,不得不说对不识字的人来说肯定是方便得不能再方便了,但是却给听语音的人带去了麻烦。或许你根本没想过,你的语音消息发出去之后,接收消息的人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点开语音消息来听。
目前微信“语音功能”的使用中,一条语音最长时间能达到60秒,而很多人却往往为了省事,非得“物尽其用”地要发满59秒被迫“下一条”才甘心。只是, 微信“语音消息”在录音的时候推出「语音暂停」、「语音取消」的功能,但是却没给听语音的人一个「语音进度条」来选择性地听消息。要是中间没听清语音中的信息,59秒的语音就必须重头听到尾,麻烦得很。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吐槽对方不要发语音之后,对方直接回怼一句“你不方便听语音消息,可以直接长按语音转文字就可以了”的经历?然而,微信语音消息的确有转换成文字的功能,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转换的水平的确是有限的。
不说地方性方言或者小语种一类的口音微信没办法识别转换,就连普通话的转换也没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微信没办法识别出这些语音来进行转换,除了自己听得懂,对方未必听得清,那么又何必一连串一连串地发语音呢,为难微信的同时还为难双方。
如今随着微信的普及,不少违法犯罪分子更是利用微信进行诈骗的例子是一茬接着一茬,很难做到完全杜绝。而很多警惕性高的网友常常会在对方要求转账或者借钱的时候,让对方发一段语音证明的确是本人而非诈骗分子发的消息。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曾经是有效的,也能很好地规避这种被诈骗的风险,而随着市面上各种第三方伪造声音的软件横行以后,这样的方式就显得没那么保险了。
另外,很多人或许也知道,语音消息是可以收藏和转发的,如果习惯性地在陌生人多的微信群里发语音,一旦被有心人转发和收藏的话,那么危险系数也会跟着增加。
总结:微信聊天时尽量不要发语音,吃过亏的人告诉你:小心麻烦找上门。
大家对“微信聊天时尽量不要发语音,吃过亏的人告诉你:小心麻烦找上门 ”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区评论留言。
关注我,带你一起了解更多闲闻趣事。
那要语音功能干嘛?有方便的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