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到中印国力差距后,印度的“清醒派”:绕开和中国的直接竞争

虾兵械将 2024-12-21 14:45:08

2024年12月,有个印度的“清醒派”发表了一个“暴论”,那就是印度不应该搞工业。

说这句话的人是印度前央行行长拉古拉姆.G.拉詹。此人认为发展制造业并不是不好,但是印度的确是没有发展制造业的条件。

并且过去10年时间里,印度的制造业发展本就乏善可陈,没什么效果。

印度前央行行长拉古拉姆.G.拉詹

所以在他看来,印度与其发展制造业,不如努力发展服务业。

工业国才算是强国

拉古拉姆.G.拉詹的这番话在很多人看来是反常识的,毕竟不管是从战争还是从经济的角度上讲,只有工业国家才能算作是的强国。

你要发展军事就必须要有重工业,这需要一个国家本身有很庞大且完善的工业体系。

你要发展经济,那国家失业人口不能高吧?那你也必须发展工业。

制造业才能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

因为只有规模庞大且产业链完善的工业,才能容纳这么多的就业人口。

相比较之下,服务业以及其它第三产业,对于就业人口的吸纳是非常小的,远不如工业。

对中国和印度这种人口大国来说,发展工业或许是国家最好的出路。

对韩国、日本这种资源匮乏、人口密集度高的国家也是如此。这些国家要想在国际上站得住脚,就必须努力发展工业。

工业生产

现在有个人跳出来说“印度不该发展工业”,的确是很反常识。

印度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

其实拉古拉姆.G.拉詹会说出这番话也不难理解,因为对比印度现在和中国的情况,印度的确是没有发展工业的条件。

第一,要知道工业这东西,你要把产品卖出去才能维持。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工业产出基本卖不出去,只能靠国内这几亿人的内部市场进行消化。

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

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条件比较一般,国民生活水平较低。

但是在中国加入WTO,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产品可以卖到美国、欧洲、南美、澳大利亚、非洲这些地区了,中国的经济马上保持了高度的增长速度,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

现在问题来了,印度要想扶持制造业,它要把产品卖给谁?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中国被认为是“世界工厂”,原因是中国生产的工业产品足以满足全世界的消耗。

印度要想发展制造业,首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制造业领域和中国竞争。

印度制造业

要知道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深耕多年,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好,价格还低。在中下游产业链,中国已经将西方打得丢盔弃甲了。

并且当前中国还在产业升级,在冲击上游产业链,假以时日就将掌握全产业链。

印度要和这样一个“怪物”竞争,可以说是毫无胜算可言。

第二,印度要发展制造业,的确是非常艰难。

中国在发展制造业之前,内部是进行了很多的改革的。

其中包括土地改革、破四旧、男女平权等等。

宣传破四旧的小人书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些改革对中国工业发展起到的作用。

在土地改革方面,新中国在1949年之后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进行工农业剪刀差。

而中国能进行工农业剪刀差,核心原因是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保证了全国所有土地的国有化。

但是印度绝大多数的农业用地都是私人的,这也就意味着印度就算想进行工农业剪刀差都做不到。

破四旧方面,破除很多落后思想的愚昧,对于工业生产大有益处。

这一点最典型的就是中东的宗教问题,中东的那些工厂工人每天要进行5次礼拜,5次礼拜花的时间加起来需要1~2个小时,这样工厂的效率就大幅度降低了。

中东人因为宗教原因 不能长时间工作

印度没有破除那些愚昧落后的思想,在工业生产中自然会遇到很多的阻碍。

在男女平权方面,中国进行了男女平权,硬生生的将劳动力数量增加了一半。

印度没有进行男女平权,女人要想进工厂会非常艰难。

所以印度发展工业注定了会千难万难,它也几乎没法和中国竞争。

像拉古拉姆.G.拉詹这样的“清醒派”在见识过中印的国力差距,以及印度和中国在制造业上的巨大鸿沟后,必然对中国有一个新的认知,并选择绕开和中国的直接竞争。

印度制造业和中国的差距巨大

发展工业对印度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并且对于印度发展工业这件事,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那就是发展工业对印度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在中国人看来,发展工业是国家的唯一出路,但是对印度来说,发展工业却有着非常多的隐患。

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发展工业可能导致国家分裂。

首先印度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就没有统一过,是英国殖民者在殖民南亚次大陆的过程中,帮助印度完成了第一次统一。

印度工业实力差 军备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由此对于印度政府,他们就必须解释一个问题,那就是印度统一的合法性在哪里?

像中国这个国家,历史上几千年都是统一的,一句“历史传承”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印度这个国家却很难进行“历史叙事”。

对于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莫迪想出了一个看起来非常反动落后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宗教的力量聚合国家。

印度几乎所有的人都信仰印度教,那倒是能通过宗教手段保持国家的统一。

但现在问题来了。正如我们上边所说的那样,中国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进行了“破四旧”。

如果印度也这样来一次,那采用“宗教叙事”保持国家统一的手段就失效了,国家就可能面临分裂的问题。

莫迪选择了靠宗教团结国民

并且印度本身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那么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地方势力是一定会坐大的,到时候印度也会因为这一点出现严重的分离主义问题。

所以对当前的印度来说,印度对中国的发展过程以及自己未来的道路,都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要合理的选择自己的道路。

信息来源:

【1】观察者网·《王海霞: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制造业大国?》

【2】华尔街见闻·《进入“莫迪3.0”时代:印度经济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3】中国经济网·《印度“制造雄心”力有不逮》

【4】参考消息·《英媒称“下一个中国不可能是印度”:印经济高速增长挑战多》

7 阅读:3820
评论列表
  • 2025-01-02 11:07

    印度越烂越好,我们不要为他出主意。

    O乔老爷O 回复:
    放心,印度的将来只有两个结果。一,永远贫穷落后;二,按照宗教存在区域把印度分裂成无数个小国[吃瓜][吃瓜]
    微笑的命运 回复:
    种姓制度,这是印度一切问题的根源,这个制度不解决,印度永远没有希望。印度1亿左右高种姓,其他13亿都是低种姓,这导致印度不仅无法整合国家资源,还要花费很多的国家预算用于管制13亿低种姓不闹事,就这个样子,如何和其他大国竞争?
  • 2024-12-21 16:25

    看来莫迪是印度的神棍之王

  • 2024-12-21 17:46

    印度军事万国牌的后勤保障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战时能持续多久?很疑惑

  • 2024-12-31 21:31

    中国刚帮印度建了炼钢厂。

    不曾许诺 回复:
    那是一个高炉,起不了多大作用。
  • 2025-01-09 23:13

    印度想要崛起,工业并不是最重要的,印度要了解自己的问题根本所在,是思想哲学,思想哲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魂魄。中国汉朝开始的时候,就发现国家思想信仰的不一,因为思想哲学的不统一,导致国家一直在分裂的危险趋势中,所以才要确定国家唯一的思想哲学。目前印度的思想哲学是印度教,但是很显然这种思想哲学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了,思想哲学必须要革命革新。国民有着统一的思想信仰,才能够形成合力,使国家崛起。新中国的崛起,其根本的思想哲学,来自于马克思共产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哲学的结合体。去其糟糠,取其精华。由伟大的毛主席进行整理,指导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计划。正是因为有统一的思想哲学进行精神支持,无数的华夏儿女才会前赴后继的为此拼命。印度要觉醒,必须要从思想哲学革命开始。

  • 2025-02-01 15:47

    莫老仙党政这些年,看起来好像干得有声有色,掰着手指头细数,除了和北边大国抬杠好像真没啥拿得出手的政绩。

  • 2025-01-30 06:23

    印度人就是发展服务行业也发展不好,脏乱差,大肠杆菌超标,手都沾屎的怎么搞服务行业。

  • 2024-12-21 17:15

    作为佛教的发源地,三哥家还是有明白人的,千万不能轻敌,否则吃亏的就是我们。

    縌風飛翔╱ 、 回复:
    文章说的还不够明白吗?为什么中国和美国都从没有把印度当做竞争对手,就是把印度这个国家看透了。可以说他们不经历一场壮士断腕的大革命,是不可能有未来的。
    不曾许诺 回复:
    张冠李戴
  • 2025-01-28 16:21

    太热了,纬度不好,不适合高精尖生产!

  • 2025-02-02 17:55

    印度应该大力去工业化,大力发展印度宗教信仰,只要信仰之力足够强大,以牛粪之矛打败美国之软蛋都不是问题

虾兵械将

简介:武器装备,军事小百科,尽在虾兵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