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王劲松:傅彪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才有了我如今的成就

依瑶看娱乐 2023-06-11 00:40:17

每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都会有贵人的相助。

对于王劲松来说,傅彪就是他一生的贵人。

王劲松曾经说过:“我的生活原本很安逸,也很舒适,是傅彪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也是他一路赶着、踹着,把我‘踹’到了北京。”

如今,傅彪已经去世18年了,每每提起当年的事情,王劲松总会想起傅彪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可以说,如果没有傅彪,也许王劲松至今仍生活在原有的“舒适区”中,那他的命运也将是另一幅样子。

如果傅彪还活着,看着当年自己提携的小兄弟早已今非昔比,也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01

1967年,王劲松出生于江苏无锡。

在1岁的时候,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全家迁往江苏徐州。

王劲松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这让他从小就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音乐和电影。

那时候,家里的条件比不是很好,而王劲松的爱好又过于“缥缈”,

因此,父母并没有给予太大的支持。

即便如此,王劲松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执着,一步一步接近梦想。

小时候,王劲松家的附近有个小剧场,平日里总有演出,唱歌跳舞、戏曲话剧样样都有。

这里也就成了王劲松童年时期的“圣地”。

只要放学或是周末,王劲松就会独自一人来到剧场,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进去。

其实,门口的老大爷早就注意到他了。

只是看他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而且一待就是半天,小小年纪就这么喜欢来剧场,也确实难得。

于是,老大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追究他逃票的责任。

时间长了,两人自然就熟识了,只要王劲松来,打个招呼就进去了。

这一次,王劲松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剧场。

刚到门口,就听老大爷说:

“劲松来了,今天没有演出,不过有一场电影,刚刚开始,赶紧进去看看。”

王劲松道了声谢,赶紧进去了。

其实,他是非常喜欢看电影的。

但是那个时候,放映队一般隔好几个月才会来一次,确实有点“隔靴搔痒”。

没想到这么个小剧场里还能放电影,王劲松高兴极了。

进去之后,他看到屏幕上正演着一部战争片《英雄儿女》,顿时激动起来。

他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苦于一直没有机会看,没想到竟然在这看到了。

他找了个角落,悄悄坐下,静静地观看着。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让他的内心始终处于亢奋之中。

紧张刺激的情节,残酷悲壮的战场,都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热爱。

在文艺的世界里边走边看,不知不觉间,王劲松来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拐点。

面对高考,原本父母是想让他考理工类院校的,他们觉得,传统的教育方式才更有前途。

但是王劲松不以为然,他执拗地要报考艺术类院校,而首选就是音乐方面。

那个时候,他虽然对表演比较热爱,但是对唱歌还是情有独钟。

在他的“死缠烂打”下,父母终究还是妥协了。

就这样,王劲松报考了音乐学院。

却不想,招生老师说他缺乏音乐天赋,在音乐这条路上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建议他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

就在他气馁失落之际,那个老师再次说:

“我觉得你形象气质非常不错,可以尝试走演员这条路,去戏剧学院。”

老师的话就像是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原本就对表演有一份热爱的他,毫不犹豫地就采纳了老师的建议,兴奋之余还不忘给老师道了声谢。

于是,王劲松选择了报考江苏省戏剧学校。

正是这个选择,为他开辟了一条充满荆棘却又满是骄傲的寻梦之旅。

02

1984年,王劲松顺利通过了考核,拿到了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他才知道,之所以能被录取,完全是因为他符合招生简章上的要求:

身高一米七五以上,形象好,肢体协调。

本以为是凭本事上的学,没想到还是托了“形象”的福。这让他多少有些不痛快。

不管怎样,总算解决了学业的问题,他也能放下心来努力奔赴未来。

于是,他收拾行囊,独自一人来到了南京,走进了戏剧学院。

在学校里,王劲松的成绩很差,不论是文化课还是表演课,他都是垫底的存在。

老师对此也只能是摇头叹息。

再加上王劲松的家庭条件比较差,日常生活非常拮据,轻易不和同学们一起聚会。

久而久之,他和同学们的关系也日渐疏远,最后甚至成为了被同学们“孤立的边缘人”。

不过,王劲松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

他正好利用了那些没有意义的交际聚会时间,拼命地学习。

在那段日子里,他的生活是枯燥的,除了上课,他几乎完全把自己关在了图书馆里。

即使是晚上熄灯就寝时,他还在背着第二天要表演的剧本台词。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让他看到了希望,也让一位老师看到了他的勤勉。

说起来,王劲松也是幸运的,能遇到程俊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好老师。

那时候,程俊老师看王劲松每天如此拼命学习,但是成绩却迟迟上不来,早就替他着急了。

于是,那年临近暑假,程俊找到王劲松,对他说:

“劲松,暑假能不能不要回家了,我帮你补习一下,争取开学的时候能把成绩赶上去。”

王劲松正想着该怎么利用一下暑假的世间去提升自己,没想到程老师就为他想好了。

对此,王劲松真是求之不得,千恩万谢下,他留在了南京。

平时的时候,他都是在程老师的家里,由程老师对他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到了晚上,他才会回到学校宿舍睡觉。

也是在这个时候,程老师才发现王劲松的生活是多么的清贫。

每天馒头就咸菜,一日三餐就这么过来了。

程老师实在不忍,就让他以后都在自己家里吃饭,还隔三差五的让他吃顿肉。

这让王劲松感动不已,从小到大,除了家人,他还没有感受到如此的情谊。

就这样,在程老师的帮助下,王劲松的成绩在开学后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不仅如此,王劲松还找到了久违的自信。

这也是为什么,王劲松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

“程俊老师不仅在学业和生活上帮助了我,他还是我的人生导师。”

最终,王劲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不仅摆脱了“边缘人”的窘境,还成为了全班的荣耀。

03

1988年,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突出,王劲松被学校推荐到了南京市话剧团工作。

在话剧团里,初来乍到的王劲松并没有什么机会。

那个时候,他的工作就是装台卸车,偶尔会被安排跑龙套。

王劲松原本以为,只要参加了工作,今后就无需再为吃喝发愁了。

可是现实还是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由于他是新人,工资本来就少。

再加上时代的影响,话剧在那个年代已经开始慢慢衰落,团里的效益并不是很好。

这就更无法保证一个新人的工资了。

那个时候,王劲松拿到的工资就连吃饱都困难,就别提住宿了。

为了住宿的事情,他硬着头皮找到了团里的领导,看能不能解决一下。

领导看他实在是有些可怜,就让人给他收拾出来一间资料室,在里面勉强支了一张床。

就这样,这个临时的宿舍成了他今后多年的住所。

除此之外,领导还破例给了他每月30元的伙食费补助。

虽说条件依然艰苦,但最起码基本的食宿问题解决了,这也让王劲松感到了些许温暖。

之后,王劲松开始全心投入到工作中。

为了尽快的摆脱现状,早日获得机会,他继续保持着大学时勤勉的习惯,一步一个脚印地磨练着自己。

那个时候,他唯一的乐趣就是晚上躺在到处都堆满了书籍的资料室里,随手拿起一本书,读着文字,想着未来。

很快,他就迎来了一次机会。

1988年,王劲松出演了话剧《秦淮人家》,这是他出演的第一个有台词的角色。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也让他激动的久久无法平息。

此后,王劲松在话剧团逐渐找到了位置,开始出演一些比较重要的角色。

在话剧界崭露头角后,王劲松在同事的带领下,也开始涉足影视界。

1990年,王劲松出演了电影《想入非非》,由此打响了进军影视界的第一枪。

随后,他再接再厉,连续出演了《江南风云》、《四十八个日日夜夜》、《芒砀忠魂》等多部优质作品。

虽然在剧中都是饰演的无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他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导演的认可。

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一边在话剧团里继续磨练自己的演技,一边在外拍戏。

尽管大部分都是群众演员的角色,但是王劲松乐得轻松自在,也终于赚到了一些钱。

随后,王劲松从话剧团的资料室搬了出来,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

这样看似安逸的生活过了几年,仿佛也在慢慢磨平王劲松内心的抱负。

就在此时,命运给他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04

1999年,一部电视剧《等你归来》,让王劲松结识了傅彪。

在戏中,王劲松和傅彪有不少对手戏。

王劲松的表演非常出色,让傅彪眼前一亮,不禁对这个文质彬彬,看似弱不禁风的小伙子刮目相看。

拍完戏后,傅彪对王劲松赞赏有加,有意要提携他,就找了个机会,把他约到了一个茶楼。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畅谈,没想到两人还挺对脾气,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就在两人的谈话渐入佳境之时,傅彪突然问到:

“劲松,你有没有想过要去更大的地方发展,比如北京。”

王劲松听后微微额首,说:

“以前也想过,不过现在挺好的,感觉已经适应这里了,就没再想出去了。”

傅彪有点惋惜地说:

“你有这么好的底子,不去北京闯闯,真是可惜了,这边虽然舒适,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你说呢?”

王劲松知道傅彪的好意,但还是无法放弃现在已经获得的一切。

他觉得目前这种惬意的舒适区挺好,并不想跑到北京,再从头开始。

还得低三下四地求人拍戏,他不想再次经历那样没有面子、没有尊严的生活。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傅彪时,傅彪勃然大怒,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大声说:

“那你觉得你现在很有面子吗?”

正是这句话,点醒了王劲松那脆弱的自尊。

最后,傅彪并没有给他过多考虑的机会,直接说:

“收拾收拾,准备去北京,到了之后联系我。”

说着就给王劲松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对于傅彪的古道热肠,王劲松甚是感激,但他还是没有考虑好,是否要远赴北京发展。

几天后,就在他还是犹豫不决之时,傅彪的电话打来了,刚接通,就听傅彪说:“买车票了吗?”

王劲松只得唯唯诺诺地答应了。

就这样,32岁的王劲松收拾行囊,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到了北京后,傅彪亲自来接的他,先带着他简单吃了顿饭。

吃完饭后,傅彪迫不及待地问他:“累不累?不累的话就跟我走,跑剧组。”

这让王劲松既感激又觉得好笑,仿佛傅彪才是那个急着要为前途而奔波的人。

就这样,王劲松在傅彪的带领下走街串巷,开始了正儿八经的“北漂”生活。

凭借着傅彪的人脉,王劲松认识了很多知名的导演和纸片人。

在傅彪的极力推荐下,王劲松逐渐在北京趟出了一条路。

对王劲松来说,傅彪真的是他一生的贵人。

不仅苦口婆心地把他劝到了北京,还把自己的资源毫无保留的介绍给了他。

这其中有很多次,傅彪在向剧组推荐王劲松时,总会说:

“这是我兄弟,戏好片酬低,有活儿了想着点,只要让他演,我免费客串。”

这样的一个人,任谁都会为之而感动,王劲松更是如此。

也难怪当提及傅彪时,王劲松总是心怀敬意。

慢慢的,王劲松在北京混出了名堂。

突然有一天,噩耗传来,让王劲松猝不及防。

05

2005年,傅彪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医生说已经时日不多了。

当王劲松听到这一消息时,内心无法抑制的悲痛,连忙放下工作,赶去了医院。

当看到病床上的傅彪骨瘦嶙峋,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时,王劲松五味杂陈,心想:

“老天不公啊,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要受到如此的折磨。”

王劲松走到病床前,无语凝噎,傅彪拉着他的手,说:“劲松啊,把老生演好,你就有饭吃。”

王劲松怎么也想不到,如此时刻,傅彪还惦记着自己的前途。

他的眼泪瞬间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

这句话也成为了两人最后的道别。

但在王劲松的心里,傅彪永远是那个令人敬仰的老大哥。

怀揣着傅彪的期盼,王劲松更加发愤图强,他发誓,此生绝不辜负傅彪的期望。

2006年,王劲松出演《锦衣卫》,他在剧中饰演皇子朱由检。

剧中一场喝酒的戏,让他拿捏的出神入化,当酒杯被他端起又放下时,全场的人都在给他默默鼓掌。

2007年,王劲松与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等联合出演的古装剧《大明王朝1566》播出。

他在剧中饰演心机深重、杀伐果断的太监杨金水,这个角色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王劲松轻松写意的表演让大家不禁拍手称赞。

这部剧也让他在业内名声大噪。

此后,王劲松的片约不断,虽然大部分都是饰演配角,但是他始终记得傅彪的叮嘱:演好老生。

之后的几年,王劲松乘胜追击。

接连出演《我是特种兵》、《我的燃情岁月》、《北平无战事》、《琅琊榜》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并且有着不俗的表现,渐渐也成为了各大导演眼中的“黄金配角”。

2019年,一部《破冰行动》,让始终缺少人气,在观众心中默默无闻的王劲松迅速火遍了全国。

在剧中,王劲松饰演塔寨村村支书林耀东一角。

他将一个外表儒雅斯文,实则贪婪阴鸷的大毒枭演绎的入木三分。

这一角色简直无法用语言去描述,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是戏。

真正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凭借该角色,王劲松还获得了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男配角奖。

也终于由此跻身“黄金戏骨”的行列。

结语:

一生坎坷的过往,给了他砥砺前行的勇气;

一生知遇之恩,给了他一颗感怀而沧桑的心。

0 阅读:2

依瑶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