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降生育率低不会改变!

笔笔的世界 2025-02-19 05:59:29

房价与人口困局:资本短视下的民族未来之殇

在当下中国,有一个问题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令每一个关心国家长远发展的人忧心忡忡:到底是保房价重要,还是保人口增长重要?这绝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选择题,而是关乎国家根基、民族未来的深度命题。

当我们审视现实,会惊觉人口危机已如汹涌潮水,滚滚而来。2023年,新生儿数量降至902万这一历史低点,相较2022年减少54万,部分城市出生人口降幅更是触目惊心。河南信阳2020年出生人口同比减少53.2%,厦门、银川等地降幅超20%。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短暂推动出生人口反弹至1883万后,仅仅5年,2021年便跌至1062万,减少了854万之多。与此同时,老龄化进程加速,202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3.5%,逼近深度老龄化标准(14%),若生育率持续低迷,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攀升至31.3%。劳动力短缺、养老金压力、医疗负担等问题将如脱缰野马,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而在这人口危机的背后,高房价犹如一只无形且凶狠的黑手,对生育率展开“三重绞杀”。从直接层面看,房价与生育率数据紧密关联,房价每上涨10%,25 - 29岁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便下降1.5%。以深圳为例,房价收入比高达48.1,家庭需48年收入才能买房,其生育率从2018年的21.58‰骤降至2020年的不足94‰(每万人产妇数)。高房价严重挤压家庭可支配收入,房贷占收入比超50%的家庭,育儿支出被迫大幅压缩,“房奴不敢生”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间接方面,高房价极大推高了婚育成本。76.6%的人不接受租房结婚,购房成为婚育前置条件。在一线城市,购房首付需20年以上储蓄(以平均收入计算),这使得年轻人不得不推迟婚育甚至选择不婚。

心理与代际压力传导也不容忽视。高房价加剧阶层固化,“无房即无家”的社会观念让年轻人生育信心受挫。同时,父母为子女购房耗尽积蓄,进一步削弱家庭对多孩养育的支持能力。

那么,高房价为何能如此肆虐?背后是资本逻辑在作祟。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地价占房价比达50% - 68%,推高地价并传导至房价。房地产资本借助金融杠杆,放大投机需求,形成“房价—地价”螺旋上涨态势。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房价城市虽吸引人口流入,却因住房成本过高难以留住人才,2020年北京净迁出28.7万人。资本驱动的“大城市化”加剧区域发展失衡,中小城市人口流失与低生育率并存。此外,房产占中国家庭总资产比重超70%,房价上涨拉大贫富差距,低收入群体被迫退出婚育竞争。

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走在大街上,曾经充满活力的孩童身影越来越少,小区里孩子的欢声笑语也渐成奢望。一个村庄里,新生儿数量寥寥无几,妇产科医院因缺乏客源面临关门危机。年轻人不生孩子、不结婚、不买房,这是何等的悲哀。

破局刻不容缓。在平衡资本与社会福利的“人口保卫战”中,我们需多管齐下。落实“房住不炒”,通过房产税、限购政策抑制投机需求,对多孩家庭实施购房优惠,直接降低生育成本。扩大普惠托育服务覆盖率,解决双职工家庭“带娃难”,推行生育津贴、教育补贴、男性陪产假等配套政策,缓解经济压力。打破“唯GDP”发展模式,将人口增长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通过公共宣传重塑生育文化,强调“适度生育”的社会责任。

高房价本质是资本短期逐利与社会长期发展的冲突体现。若放任其挤压生育空间,人口结构失衡、创新动力衰竭等不可逆后果将接踵而至。唯有通过政策干预,使房价回归居住属性,珍视每一个“人”,中华民族的未来才有光明前景。总的来看,只有房价下跌。房价跌成白菜价才能拯救中华民族的未来,才能拯救年轻一代才能拯救人口生育率下降。还期望房价上涨的都是手上有房都是一些资本少数既得利益者。你现在看看还有多少孩子出生再这样下去国家都没有了,人都没有了。还要在乎你的身外之物吗?

0 阅读:42

笔笔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