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故事|俄罗斯苏霍多尔Sukhodol煤炭出运码头介绍

劲益看看世界 2025-02-06 14:12:38

作为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苏霍多尔湾地区打造的多功能港口产业综合体(MIPC)的一部分,俄罗斯滨在该地区建设有一座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的专业化煤炭港口,用于接收、储存煤炭,并将煤炭从铁路运输转载至海运船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发展以及货物周转量增加的背景下,为保障滨海边疆区煤炭的安全转运以及保护环境,该港口综合设施十分必要。

该综合设施位于捷利亚科夫斯基湾区域,该湾位于乌苏里湾北部,而乌苏里湾是日本海彼得大帝湾的内湾。捷利亚科夫斯基湾位于捷利亚科夫斯基角和阿扎里耶夫角之间。

港口区位优势明显,距符拉迪沃斯托克100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克涅维奇”机场57公里;距大卡缅48公里;距纳霍德卡115公里。该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其通往亚太国家(如中国、日本)的交通区位优势,并且还能进一步连通北美、阿拉斯加、巴西以及欧洲的港口。其根本原则是利用预留土地进行开发,同时利用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优惠政策。

港口地理位置远离居民区,使得各项活动得以开展,且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威胁,不会出现相邻居民区遭受粉尘及煤尘污染的情况;得益于新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公路,与滨海边疆区的其他港口(如东方港、渔港、扎鲁比诺港)相比,该港口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拥有最短的运输“路程”;自有火车站及铁路基础设施,使其能够独立接收、发送列车以及装卸货物。此外,由于所处海湾的位置,“苏霍多尔”港具备全年通航的条件。

该码头是俄罗斯“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项目的一部分,主要目标是改善中小型煤矿企业的港口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依据2008年10月20日滨海边疆区第324-KZ号法律批准的《滨海边疆区2025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俄罗斯联邦联邦交通及联邦公路领域的国土规划方案》(“海运”部分,第46段,“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码头”)。按照规划,第一阶段(2017年)该海港码头的煤炭年转运量600万吨;第二阶段(2019年)1200万吨;第三阶段(2021年)2000万吨(满负荷运转)。目前其已实现1200万吨/年的转运能力目标,并有可能扩大到2000万吨/年。

港区总面积170公顷,煤炭总储存量超过120万吨,作业水域面积18.9公顷,码头2个,船舶最大载货量12万吨。装船转运速率每小时3500吨。主要包含以下设施:煤炭码头;仓储设施;陆域通用设施;安保及通信系统;进港航道、船舶交通管制系统、地面保障设备;边境管制检查站、行政办公楼等。

环境保护方面的关键技术及工艺解决方案有:港口陆域距水域500米,距最近居民区6公里,借助天然地形地貌进行防护;使用封闭式输送机廊道;在所有转运及运输地点对煤炭进行喷淋;使用吸尘装置及其他额外的工艺设备来控制煤尘;广泛使用防尘网;利用移动式气动设备清理港区及运煤敞车;收集港区内的雨水,并就地处理。

0 阅读:28

劲益看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