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皇太极娶了孝庄的亲姐姐海兰珠,并对她宠爱有加。一天,海兰珠哭着对皇太极说,“皇上,你快把孝庄的儿子福临处死吧。”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就开始与蒙古不断联姻,使得蒙古各部归顺于他,以便有对抗明朝的力量。
皇太极作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在还是贝勒时,就迎娶了蒙古最强部科尔沁部的女儿哲哲,11年后,又将哲哲的亲侄女13岁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收入后宫。
要知道,那时候的女人要想在后宫站稳脚跟,就要有儿子。可是,哲哲和孝庄生的都是女儿。
为了稳定家族地位,家族决定再嫁一个女儿给皇太极。
一天,科尔沁家族举办宴会,邀请皇太极参加,家族将所有漂亮的女儿都叫了过来。
可谁都没想到,皇太极竟对海兰珠一见钟情,“这姑娘温柔大方,进退有度。”
要知道,当时海兰珠已经26岁。蒙古女孩10几岁就要嫁人,26岁已经是老姑娘了。而且,海兰珠比孝庄大4岁,那么当年为什么不是海兰珠先嫁给皇太极呢?
这方面,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中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吴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这是海兰珠出现得最早记录。)
但有民间传说,海兰珠在此之前已经嫁人,但因丈夫去世。也就是说,海兰珠是个二婚。
但谁又能想到,二婚的海兰珠魅力如此之大。
1634年,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后,便享独宠。先是获封“宸妃”,再是入住“关雎宫”。
这2个方面究竟有什么特殊呢?
“宸”字原意是指北极星,《论语·为政篇》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也即是说,这个字与至高无上的天子,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这个字的意味,太过尊贵,所以历代很少启用。
就连唐高宗也想过,封武则天为“宸妃”,但被大臣直接怼回去了。
但皇太极可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儿,不仅将这个尊贵的称号给了海兰珠,还直接让她入住东 宫,并将宫殿的名字,命名为“关雎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海兰珠就是皇太极心中的“窈窕淑女”。
更重要的是,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是夫妻之间的美好且理想的相处模式。可见,海兰珠就是皇太极心中理想的妻子。
皇太极和海兰珠幸福地过着二人世界,很快,他们就有了爱情的结晶,而且还是个儿子。
皇太极欣喜异常,大赦制文中记载,皇太极 高喊,“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意思是说,今天承蒙上天眷顾,关雎宫的宸妃生下了皇太子。
金口玉言,这个刚出生的孩子,一下就成了皇太极的继承人。
不仅如此,皇太极还为了这个孩子,大赦天下。
此时的皇太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 幸福的男人了,可他却没想到,厄运正悄悄而来。
这个孩子出生仅6个月,就不幸夭折了,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起名字。
痛失爱子的海兰珠,陷入疯狂,甚至指着孝庄怒吼,“就是你的儿子,克死了我的儿子。”
她甚至还撺掇皇太极,处死孝庄的儿子福临。
面对这莫名的指责,刚生完福临的孝庄,淡定不语。因为任谁都可以看出来,这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皇太极对海兰珠确实是真爱,都说出这样的话了,他非但没有怪罪海兰珠,反而体谅她的丧子之痛,依旧对她非常宠爱。
可海兰珠却并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反而郁结于心。
1641年,皇太极亲率部队与明朝洪承畴对战,史称“松锦之战”。
恰逢此时,宫中传来消息,宸妃生病,皇太极一听,心急如焚,竟然丢下大部队,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回宫。
但可惜的是,皇太极还是没能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
皇太极抱着海兰珠的尸体,哭得撕心裂肺,甚至几度晕厥,之后的几天更是滴米未进。
这下可把后宫嫔妃和大臣们吓坏了,他们纷纷劝皇太极节哀。
皇太极也劝自己,“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大意是,太祖驾崩时,我都不曾这样,现在我贵为天子,怎么能为一个女人如此哀伤。
但说归说,有的时候,情到深处,无法自拔,身不由己。
海兰珠去世2年后,皇太极竟因伤心过度,追随而去。
海兰珠是幸运的,在丧夫之后,还能得到一份好姻缘,得到一个将她捧在手心里的男人。
海兰珠也是不幸的,纵然有深爱着自己的皇太极,常伴左右,可依旧无法抹平丧子之痛。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丧子之痛,如同剜肉,怎能不痛。
心痛到深处,便是绝望。海兰珠无法接受孩子的离去,终于也随孩子去了。
人生在世,当爱人、家人还在身边时,就好好珍惜吧。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