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最纯粹的侗族风情,柳州程阳八寨。

鲁荣的视界 2025-03-17 18:28:37

程阳八寨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地处在桂、湘、黔三省坡“百里侗乡长廊”核心地段。

程阳八寨景区总面积7.6平方公里,拥有2000余座吊脚楼、13座鼓楼、11座风雨桥,拥有中国最大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的“程阳永济桥”就坐落于此。

相传大约在700年前,程姓和阳姓两家人最早来到这里居住,随后杨、吴、陈、李、石、黄等姓氏陆续迁来。400年前,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落群。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5 - 1521年),普济桥始建。1814年,连接岩寨和平寨之间的合龙桥始建。1821年,平寨老鼓楼建成。1912年,永济桥开始建造,并于1924年建成。1920年,万寿桥始建。清末道光年间,频安桥建成。

程阳八寨由马鞍(安)寨、平寨、岩寨、东寨、大寨、平坦寨、平埔寨、吉昌寨八个自然村寨组成。

- 马鞍寨:位于平岩村南部,传说程阳的祖先程初来时坐着红鬃骏马,后休息时化为程阳八寨最靠南边的一座凹形土坡,形似马鞍,故而得名,是电影《绝地逃亡》《夜莺》等的主要拍摄地之一。 

- 平寨:因地势平坦而得名,侗语名称为“仙戊”,是为纪念先祖戊时进寨居住而取此名。寨里有清代老鼓楼、百年风雨桥、木构民居连片等,历史遗存的木雕、石刻、石磨、古驿道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 岩寨:位于平岩村中心位置,是明代晚期兴建起来的侗寨,地处林溪河西岸,因建寨时地势不平坦且多岩石而得名。全寨有80多位木匠师,杨似玉、杨求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传承人。

- 东寨:是程阳八寨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特的侗族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其东寨鼓楼建于2005年,呈四角形,二楼四面均设有瞭望台。

- 大寨:建有高18米的大寨鼓楼,位于程阳大寨十字街西入口处的大寨寨门也于2009年建造完成。

- 平坦寨:程阳八寨中的一个自然村寨,这里的侗族建筑和民俗风情同样保存完好,展现着侗族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 平埔寨和吉昌寨:两个寨子位置会稍远一些,寨子较为安静,也有古老的鼓楼民居和舞台, 是程阳八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程阳八寨的整体文化景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 核心游览区:主要包括岩寨、平寨、马鞍寨。这里集中了众多重要景点,如程阳永济桥、岩寨鼓楼、平寨新老鼓楼、马鞍鼓楼等,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

- 程阳永济桥:中国侗族地区风雨桥代表,始建于1912年,1924年建成。桥长77.76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梁桥并称世界四大历史名桥。 

- 鼓楼:如马鞍鼓楼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公共场所。岩寨鼓楼建于2005年,楼高近三十米,檐层十五层。 

- 吊脚楼:程阳侗族民居保留着古代越人的“干栏”式木楼结构,一般分为三层,楼下置放农具、饲养禽畜,二楼设火塘,三楼为卧室及谷仓。

程阳八寨有丰富的节日,如祭萨节,每年祭萨,妇女会到“萨坛”祭祀,带来黄豆、米花等煮油茶,并日夜唱耶歌。

侗族大歌、耶歌、芦笙踩堂等歌舞表演丰富多彩,村民们用歌声和舞蹈展示着侗族的历史与文化。侗族木构建筑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是重要展示平台。

特色美食有酸鱼、酸肉、油茶、侗家糯米酒等,其中油茶是特色饮品,口感独特。油茶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由茶叶、糯米、花生、芝麻等原料炒制后煮制而成,香气浓郁。

1993年2月,村寨的防火饮水工程思源亭建造完成。2002年10月,建成高18米的大寨鼓楼。2005年,东寨鼓楼、岩寨鼓楼、平懂鼓楼建成,三江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挂牌开放。

2009年7月,大寨寨门建造完成。2014年,马安寨寨门、平寨新鼓楼相继建造完成。2015年11月,大寨水井的井亭修建完成。2024年,程阳八寨景区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