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红,我只服芒果台。
在整个综艺环境都普遍往“真人秀”押注的趋势下,一款音综能成为爆品,多少算是意外。
意料之中的是,《歌手》作为一档top级综艺,人家也确实舍得花钱。
花钱请外国明星的话题性让《歌手》享受了足够大的关注度,也令其在一众同款综艺里一骑绝尘。
同时,节目外的造梗热度更是恐怖。
《歌手》顺利打破“一季不如一季”的综艺魔咒,泼天的流量真让它第一波接住了。
可,《歌手》就真凭梗就洗掉“糊”的命运了嘛?
前路漫漫,它除了运气也有底气。
攀比很多人说这届《歌手》赢在嘉宾上,但这不完全对。
《歌手》诞生之初的确是以找重量级歌星来竞演为核心,甚至在还有每一季都请不同的大碗的噱头。
但无人可请也是节目组的窘境,不然也不会出现“回流歌手”的当打之年。
所以,隔了三年开始发力外国歌星来竞演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无奈之选。
综艺请外国艺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涉猎的领域还不少。
但你要是拿外国艺人跟咱们艺人对比,还是受众热门的歌唱类,这赛道不仅小众,还很有话题。
重磅综艺的嘉宾名单向来是宣发重头,不管是烟雾弹还是预热名单,总能在各种“非官方阶段”就引发争议。
至于节目组是无心栽柳,还是早有预谋,反正“格莱美vs优乐美”的化学反应在《歌手》演绎的淋漓尽致。
摇身一变,竞技也成了宏大的民族自信的延伸,一边是对差距的津津乐道,一边是“寻人复仇”创作盛宴。
攀比总能挑逗观众的表达欲。
尤其是借“指桑骂槐”的机会背景下,节目组顺着风口,直接享受了一波舆论红利。
近年关于文化冲突、民族意识的内容创作不在少数,这是基于整个大的社会现实的延伸,同时它也潜移默化促进了大众对于这些方面的表达和浏览。
如果说攀比是引线,那内外差异是助燃的火,直接将那英塑造成了“守国门”的华语英雄。
这大概率不是节目组本来希望呈现的效果,毕竟同类节目里,“音乐镜头”才是主流。
但“音乐镜头”的传播在这片互联网的辐射能力实在太低了,尤其每个竞争者都在疯狂加码情况下。
其次,音综的“竞技赛制”几乎是差评重灾区。
很多节目都逃离内卷,往「主演唱、弱竞技」方向发力,甚至出现不少只请明星唱歌聊天的节目。
如此背景下,既然内娱歌王歌后竞技伤感情,那睁眼看世界的洋人来比较反而促成了新卖点。
差异明显,制造压力不也是综艺效果的变种吗?
节目组白捡热点,观众喜闻乐见,自然酿造出这谁都不想戳破的流量气球。
家底《歌手》打出生就是往顶流走的,不管是投入还是产出也一直如此。
歌手、赛制、舞美、宣发等更是堪称豪华,标杆也曾是其有别于其它音综的优势。
作为综艺界的中产阶层,其在讨论度、知名度、甚至对娱乐圈影响力都可见一斑。
也是这份“信心”,令节目拥有了足够的被期待感。
毕竟在大家的共识里,这么一档「有名又多金」的节目,确实有机会请到不同咖位的歌星上节目。
很多人觉得新导演会影响《歌手》的发展,但这多少有点过度担忧了;
先不说新旧导演的关系,就单说作为芒果台头部综艺的标签,有人脉不愁赞助这点就是其底气的象征。
品牌效应摆在那,对大部分受众观感里换导演可能还不如换赞助商影响大。
家底厚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可能性,“下一期请谁”总能成为吊胃口的流量秘笈。
音综也有潜规则,像常用名场面制造四部曲:经典再现、黑马选手、旧歌新演、歌王翻车。都是行业百用不厌的手段。
所以说,只要节目组请得起大碗、花钱搞编排,起码就避免了“扑”的状态。
弦外之音是,一旦节目组兜不住“嘉宾换话题”的设定,那再造爆款的火焰就会被快速扑灭。
痛点说到底《歌手》还是一档音乐综艺,一个画面70%都是唱歌相关的节目。
想通过安排人物冲突提升综艺效果多少有点难,核心还要在“唱”上面发力。
热曲新歌、技术人文、蒙面猜星等这些方式整个同行都用烂了,甚至芒果台自己都尝试好几档音综,想用老办法盘活老综艺属实费力不讨好。
音综,需要点新卖点。
“不修音,搞直播”的噱头不仅是革新,还为观众埋了个心理暗示:“能来的才是真歌手。”
明星的职业素养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演艺圈到歌手圈,假唱风波也此起彼伏;
即使真唱也会时不时流出“现场原版”的对比视频,内娱高收入还职业能力弱的质疑也是受众们的痛点,解决痛点就成了卖点。
很显然节目组有意制造“打假”风气,强化了《歌手》专业的标签,为的是在新《歌手》营销和品牌的双铺路。
直播就是在这个前提的一种辅助功能,直播技术并无难度,晚会和新闻上更是见怪不怪了。
难的是勇气。
综艺需要在台本上的跳脱,直播综艺就加大了现场把控的难度,还要预防“打破第四堵墙”对节目进行的影响,以及艺人档期、突发事件等等因素的风险。
起码在第一期的表现来说,这份尝试的收益是可观的,充足的收视率和可怕的话题延伸度,让《歌手》似乎又活了一遍。
也像前面说的,现在它拥有的每个优势都像把双刃剑。
被高度关注的第一集之后,后续安排承的压力是明显的,不管是之后的选人、赛制、直播变化等等,都有败笔的风险。
泼天的富贵已来,就看它接不接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