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半年修剪,专业指导,高原冷凉区,樱桃早产高产**
在水果的世界里,樱桃一直是备受喜爱的佳果。它那娇艳欲滴的色泽,酸甜可口的滋味,无论是作为日常水果享用,还是在节日里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都备受青睐。对于种植樱桃的果农来说,尤其是身处高原冷凉区的果农,要实现樱桃的早产高产却并非易事。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一、提出问题**
在高原冷凉区种植樱桃,面临着诸多独特的挑战。气候条件就是一个大问题。这里气温较低,热量相对不足。与那些温暖湿润的樱桃产区相比,高原冷凉区的樱桃生长周期明显不同。比如说,在山东烟台等传统樱桃产区,樱桃树在春季较早的时候就能开始萌动、开花结果,而高原冷凉区的樱桃树可能要晚上一到两个月。这就导致果农们心里没底,不知道该怎么安排种植管理才能让樱桃尽早成熟并且保证产量。
土壤条件也有差异。高原冷凉区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肥力较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我曾经去过一个位于高原冷凉区的小村庄考察樱桃种植情况。那里的果农们告诉我,他们的樱桃树长得总是比不上其他地方的,枝叶稀疏,果实也小。经过土壤检测发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远远低于适宜樱桃生长的标准数值。像在一些樱桃优质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能达到百分之五以上,而在高原冷凉区的这个村庄,土壤有机质含量还不到百分之二。
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气候寒冷,这里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与其他地区不同。一些在温暖地区常见的病虫害在这里很少见,但同时又会滋生一些适应低温环境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往往因为果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经验,给樱桃树带来不小的损害。
**二、分析问题**
(一)气候因素的影响
高原冷凉区气温低,热量不足,这使得樱桃树的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从物候期来看,樱桃树的休眠期相对较长。我们知道,樱桃树正常的休眠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养分,为来年的生长和结果做准备。但是在高原冷凉区,过长的休眠期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就会变成一种劣势。樱桃树在休眠期需要一定的低温积累,也就是所谓的需冷量。如果需冷量不足,在春季樱桃树萌芽、开花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紊乱现象。据研究,在高原冷凉区,樱桃树的需冷量可能比温暖地区要多出几十个小时。这就要求果农们要准确掌握樱桃树的需冷量情况,合理安排解除休眠的措施。
(二)土壤条件的制约
土壤肥力低是影响樱桃早产高产的重要因素。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樱桃树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来进行生长发育和生殖生长。就像一个人缺乏营养,身体就会虚弱一样。在高原冷凉区,由于植被生长相对缓慢,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来源有限。而且,这里的土壤结构比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差。一场小雨过后,土壤中的养分很容易被冲走。对比那些土壤肥沃的地区,果农们不需要频繁施肥就能保证樱桃树的生长需求,而在高原冷凉区,施肥量和施肥频率都要相应增加。
(三)病虫害防治的难点
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给果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高原冷凉区,一些适应低温环境的病虫害,如樱桃缩叶病菌,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这种病菌会侵害樱桃树的叶片,使叶片卷曲、变形,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而果农们往往因为缺乏对这些病虫害的了解,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温暖地区的病虫害防治相比,这里不能简单地套用常规的方法。在温暖地区常用的某些生物防治手段,在高原冷凉区可能因为温度过低而效果不佳。
**三、解决问题**
(一)科学修剪
1. 修剪时间
在高原冷凉区,樱桃树的修剪时间要格外讲究。一般来说,冬季修剪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修剪,樱桃树还没有完全进入休眠期,容易剪掉过多的芽眼,影响来年的生长和结果;过晚修剪,会消耗树体过多的养分,不利于树体的越冬。最佳的修剪时间应该是在樱桃树休眠期的中期,这个时候树体的生理活动相对较弱,修剪对树体的伤害最小。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实践经验,在我们研究的这个高原冷凉区,12月下旬到1月中旬是比较合适的修剪时间。
2. 修剪方法
半年修剪需要采用多种修剪方法相结合。首先是疏枝,要把樱桃树上过密的枝条疏除掉。比如,对于那些相互交叉、重叠的枝条,以及生长在树冠内部的细弱枝条,都要及时疏除。这样可以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让树体能够更好地接受光照和空气流通。据实验数据显示,经过疏枝处理的樱桃树,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左右。
其次是短截,对于一些生长过长的枝条,要进行短截。这样可以刺激樱桃树萌发更多的侧枝,增加结果枝的数量。一般来说,短截的长度要根据枝条的生长势来确定。对于生长势较强的枝条,可以适当长留,保留三分之二左右的长度;对于生长势较弱的枝条,则要短留,保留三分之一左右的长度。
还有回缩修剪,对于一些衰老枝或者结果能力下降的枝条,要进行回缩修剪。将枝条的一部分剪去,促使其在基部萌发新的枝条。这样可以更新树冠,恢复树体的活力。
(二)土壤改良
1. 增施有机肥
提高土壤肥力是关键的一步。增施有机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高原冷凉区,果农们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有机物料,如牛羊粪、秸秆等进行堆肥处理后施入土壤。据研究,每亩地每年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 - 5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经过连续三年的施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从原来的不到百分之二提高到百分之三左右。
2. 合理施肥
除了有机肥,还需要合理施用化肥。根据樱桃树的生长需求,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施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化肥。在萌芽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樱桃树的萌芽和新梢生长;在开花期,增施磷钾肥,提高坐果率;在果实膨大期,继续增施钾肥,促进果实的膨大。要注意施肥的方法,采用环状施肥、条沟施肥等方式,使肥料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樱桃树的根系周围。
(三)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
针对高原冷凉区的病虫害特点,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加强果园的管理,保持果园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和病枝,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源。在樱桃树落叶后,要及时清扫果园,将落叶集中烧毁或者深埋。
2.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樱桃蚜虫,可以利用瓢虫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要及时采用化学防治。但是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且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比如,在防治樱桃缩叶病菌时,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施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每隔7 - 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 - 3次。
在高原冷凉区实现樱桃的早产高产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地修剪、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就一定能够让樱桃树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不僅需要果农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也需要农业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和指导。希望每一位在高原冷凉区种植樱桃的果农都能够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