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0年不到,老家这5种传统的生活习惯消失不见

乡土大小别山 2024-06-24 11:58:43

有句老话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恰恰说明了事实变化,盛衰无常,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甚至不需要30年的光景,就能彻底从我们身边消失不见,作为一个山区农村人,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我们国家一些农村地区消失的6种传统的生活习惯。

喝插秧酒

过去的中国盛行的是传统的农耕文化,在我们大别山区的农村,上个世纪末,种田依然是山里人最重要的生活习惯。

印象里,每年到了桐子树开花的时候,山里人家家户户就会把挂在房梁上的稻种取下来,用清水浸泡,装进竹制的簸箕里,放在大铁锅上,盖上透气的盖子,给水稻种子催芽。我们山里人大多数选择旱地育秧,做法很简单,整理出一块旱地,然后把里面的石子等杂物挑选出来,在铺上一层细沙土,等到水稻种子发芽了以后,就均匀的撒在这种苗床上,最后在盖上一层细沙土,这样还不算完。

因为我们山区三四月份的时候气温依然很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石始盛开,三月桃花雪,四月瓦上霜)早晚温差大,所以需要给苗床建造一个矮小的塑料大棚。这期间要不间断的给秧苗浇水,施肥,透气(防止高温烧坏秧苗),等到气温升高,秧苗长到20厘米高度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了。

小时候,每当到了插秧时节农村最为热闹,因为插秧的时候要喝插秧酒。虽说是插秧酒,但是过去的农村条件很差,喝的都是散称的白酒。那时候的农村互帮互助,一家要插秧了,家家户户过来帮忙,插秧的人家还会提前泡好糯米,等到插秧这一天打糍粑吃。

男女老幼齐上阵,一户人家3亩薄田,一个村民组来上十几二十几个人帮忙,有拔秧苗的,有打糍粑的,有插秧的,还有烧火做饭的,热闹非凡,不到一天的功夫,水稻田里就被插满了秧苗。中午和晚上就是劳动人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享受一顿丰富的午餐(晚餐),虽然菜肴不是很丰盛,但是地道的农家菜,也能让每个人饥肠辘辘的肚子感到一种满足。整个插秧时节,家家户户如此,好不热闹。

如今,我已经十几年没插过秧了,在我老家这一块,除了少数地方还能见到水稻田,绝大多数曾经的水稻田都已经变成了茶园,农村过去那种喝插秧酒的传统生活习惯早已经消失不见了。

抬嫁妆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比如说我吧,5岁以前的事情几乎记不清楚了,但是有些事情却又能印象深刻。比如说我至今仍然记得清楚,我们老家第一位去世的老人,当时出殡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但是这以后的很多事情我反而记不清楚了。有人说,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3岁以前的记忆几乎都会被封存,也不知道真假。

好了言归正传吧,上个世纪的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娶媳妇其实奉行的更多的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结婚,只要父母同意了,几乎没有不成的。关于结婚,很多事情我记不清楚了,但是唯独能够记得一件事,那就是抬嫁妆。

我们家邻居,我一个远房堂哥结婚的时候,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是我二婶去迎亲的,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就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这些人都在干嘛?都是我们村的壮劳力,他们或者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抬着各种各样的家具(大衣柜,高低橱等等日用家具)。用我们山里人的话来说,他们抬的是嫁妆。

过去传统的婚姻和今天的婚姻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过去女方一定会给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有些需要提前好几个月才能准备好。就比如我堂哥家,他们结婚后婚房里的所有家具都是我嫂子家准备好的,是我们村的劳动力从我这个嫂子家抬回来的。甚至洗脚洗澡的木盆,小板凳都是从她们家抬回来的,整个新郎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以外,其它的家具都是女方准备好的。

总之,在上个世纪的山区农村,结婚肯定要抬嫁妆,如今,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山区农村几乎见不到了。甚至很多人结婚,女方什么嫁妆也不给,直接给点现金就打发了。

打稻

我是一个对农村非常眷恋的人,大概是因为小时候深受农村的传统文化影响所致的吧!

小时候在我们老家农村,每年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像我们家有件事情就很重要,那就是快到了国庆节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把门前的空地给修整一番。那个时候我们山区农村门前的空地多是泥巴地,但是也不是普通的泥巴,是黄泥。为什么要用黄泥呢?因为黄泥养分少,上面不容易长草。

那时候的山区农村,每个村民组都有面积很大的平整空地,这样的空地是干嘛的?我们叫做“粮点”,顾名思义就是秋收时节用来堆放粮食的。这块空地要求非常的平整,因为水稻收割以后,要在上面“打稻”。

我们大别山区给水稻脱粒可能和别的地方不同,我们采用的方式是这样的:先将水稻收割回来,然后等待天气晴好,平铺在干净的空地上晒一两天,最后牵来一条大水牛,挂上石磙,在水稻秸秆上来回不停的压,直到所有的稻谷都从秸秆上掉落下来为止。有些人家,甚至会把收集下来的稻草,再次暴晒,再次碾压脱谷(那时候粮食产量低,多一粒米也是好的)。

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躺在稻草上睡大觉,或者在稻草上奔跑,因为即便摔倒了,也不会疼。如今我们早已经不种水稻了,而且即便种水稻,也不像从前那样打稻了,而是使用打稻机。

缝衣裳

有句话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80后)小时候那会农村生活条件已经好多了,那个时候农村每个地方都有一种独立的商店存在——裁缝铺子。印象里一直到读初中以后,我才基本不去裁缝铺子,在那以前,我穿的所有的衣服都是家门口的裁缝铺子里的裁缝亲手缝制的。

上个世纪,在我们这样的山区农村,90%的人穿的都是裁缝缝制的衣服,那个年代,镇上卖成品的服装非常少,商店里卖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布匹。到了下半年(腊月)的时候,父亲就会带着我去镇上买布,你只需要挑选喜欢的样式即可,然后买布的就会帮你测量需要多少布匹。

布买好了以后,就可以送去家门口的裁缝铺子,告诉她要缝制一条裤子,然后一件上衣(颜色基本都是一样的),那个年代,裁缝的手艺很棒,一两天的功夫,你需要的衣服她们就能缝好。

不过到了年底的时候,也是她们最忙的时候,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去缝衣服,所以那个年代很多女孩子都会学习缝制衣服,争当做一个好裁缝。如今老家的裁缝铺子早已经消失不见,在我们农村,也已经几乎见不到缝衣裳的人了。

赶集

说起过年,其实还有一件事是我们小时候最开心的,那就是跟着大人去赶集。过去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完全不同,过去的集镇和今天的集镇也不一样,以前的人总是很忙,所以不会每天都去集镇买东西,为了节约时间,大家都是挑一个日子集中去采购。比如说我们老家,小时候只有到了周六周天,镇上才会非常热闹,因为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人都会去镇上赶集,去卖山货,去吃油条,去看马戏团的表演。

记得有一次,我爷爷带着我和我姐姐弟弟们一起去赶集,早晨很早就起床了,先去镇上吃了早点,那个时候感觉镇上的早点特别好吃,我们一人吃了一个烧饼,吃了一根油条,还吃了一碗白米粥。吃过早餐以后,爷爷带我们去看了马戏表演(好像是一块钱还是两块钱的门票),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马戏团里的猴子骑车(独轮车),感觉它骑的贼溜。

后来爷爷还给我们买了氢气球,结果快到家的时候,我不小心松了手,手里的氢气球立马就飞上了天,害的我哭了大半天才好。总之,在上个世纪末的农村,赶集也是农村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山里人没什么钱,赶集的时候大多数是去卖山货(药材,鸡蛋,特产等等),然后去百货商店买点盐,酱油啥的。

如今30年过去了,在我们老家农村,再也见不到以前的那些生活习惯了。今天的农村虽然生活很便捷,但是同过去相比,总感觉少了些许的烟火气,少了些许的热闹。

小伙伴们,在你们老家,又有哪些生活习惯消失不见了呢?你小时候又体验过那些传统的农村生活习惯?对于农村那些传统的生活习惯,你会怀念吗?

0 阅读:0

乡土大小别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