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肖永庆:羌年在生命里缓缓流淌

方志四川 2024-09-02 14:38:22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肖永庆

羌年在生命里缓缓流淌

肖永庆

羌族释比,四川省茂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代表性传承人。他从小耳濡目染释比文化,于38岁正式拜父亲肖德生释比为师,正式学习释比技艺,42岁出师开始单独进行释比文化活动,是目前羌族释比唱经国家级传承人中仅存的一位。

拜师学艺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左右,是肖永庆最忙的日子。一大早,他就得起来开始准备当天的祭祀活动,一直到深夜才结束。在这个羌族人民欢聚庆祝的隆重节日里,肖永庆作为资深老释比,是毋庸置疑的主角。他会带领着羌寨的乡亲们一起祭祀还愿,载歌载舞,以庆祝丰收的喜悦,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肖永庆是土生土长的羌族人。1940年,他出生于四川省茂县沟口乡二里寨。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羌族聚居区,岷江从寨子旁缓缓流过,滋养出一片灿烂的羌族文明。

羌年是羌族人的新年,通常由释比主持。肖永庆出生在释比世家,父亲肖德生是远近有名的释比。因此,他从小便对释比文化耳濡目染,即使没有专门学习过,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唱一些请神的经,其他的唱词他也能来那么一两句。

似乎冥冥中早有注定。36岁那年,他偶然听到父亲在家里给别人扯索卦,早已听过无数次的内容,以前没什么感觉,但这一次他听入了耳,也入了心,让他萌发了学习释比的念头。

虽已人近中年,但这个想法仍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父亲郑重地告诉他,释比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经典,须用来行善积德。他对此谨记在心。

受当时环境影响,肖永庆起初只能在家偷偷跟着父亲学习释比技艺,就这样持续了2年。2年后,政策有了松动。于是,父亲挑了一个好日子,在一众老释比、村干部与亲属的见证下,肖永庆正式拜父亲为师,公开学习释比技艺,包括唱经、扯索卦、踩红锅、舔铧头及炭火洗脸等技艺。

这种父传子的释比传承方式属于内堂师。拜师宴上,肖永庆为父亲准备了拜师礼:一张羌族头帕,一件衣服,两条裤子,一双鞋,这些都是通常的释比拜师礼。此外,房顶的神塔、神龛、仓房、大门将军神位上还要点上香蜡,这叫“全满堂”。

彼时,肖永庆跪在神龛前,父亲将一件豹皮褂子披到他身上,口中念念有词:“上去红顶子,你做不做?下去讨口子,你做不做?要走正路,不准走邪路。手脚干净,做好人办好事。”边念经,边丢卦卜算,最后得出的是圣卦,这预示着肖永庆得到了祖宗的认可。肖永庆高兴极了,当着众人的面再磕了一个头,发誓要一辈子走正路,做好人办好事。自此后,他每天都跟在父亲身边,开始了他的学艺之路。

释比学成

茂县,位于岷江上游,放眼望去到处崇山峻岭,岷江水系从这里磅礴奔涌而过,在这高山峡谷之上,便是羌族人聚居的地方。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源自西北地区,古称西羌。羌族人历来信奉神灵,他们坚信万物有灵。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疾病、家庭不顺等问题,他们往往会寻求神灵的庇护,邀请释比来帮忙驱邪治病。释比被他们视为神灵的使者,能够直接与神灵沟通,连接生死界,是神圣不可冒犯的职业。

在过去,释比被认为是羌族中最具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近代释比通常以师授徒的形式完成传承。老释比授徒要经过严格的挑选,且传男不传女。羌族没有文字,所有经典全凭口耳相传,且只能在不劳作时和阴雨天进行,所以要求记忆力强,能吃苦,心无恶念之人方可拜师授业。在释比技艺中,最经典和最难的就是唱经,它贯穿了释比文化的所有活动。

羌族释比唱经,隶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羌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父亲在做法事前每每都会唱经,肖永庆就跟着学习帮腔唱。唱经内容丰富,包括羌族起源、民族迁徙史、敬神、信仰、祭祀、天文历法及科技工艺、医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堪称羌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羌族的口述史书。如今的肖永庆可以连续唱三天三夜而不重复,足见其内容之丰富。

在学习了6年释比技艺后,肖永庆已基本掌握了释比精髓,可以出师独自进行释比文化活动了。多年经验的积累,让他对释比技艺理解更加深刻,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

肖永庆的名气渐渐提升,很多人都来请他行释比手艺,除了茂县当地的,还有成都市、都江堰市、北川县、安县(今绵阳市安州区)及汶川县等临近地区的。当然,请肖永庆最多的还是茂县的羌寨,作为当地有名的释比,各大村寨经常邀请他来主持羌年祭祀活动。

羌年失落

羌年,是羌族人民的新年,也叫日麦节、过小年、丰收节,是羌族的隆重节日。羌年因羌族平阳历而得名,一般以农历十月初一为节日,为期三至五天,主要流行于茂县23个乡镇的广大羌族聚居区,此外在汶川县、松潘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也有流传。

每当羌年来临,茂县的各个羌寨都会在释比的主持下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仪式主要有“还愿敬神”和“吃宴席”。释比吟唱经诗,祭天神、祭牛神,以祝祭降幅、禳灾庆吉。寨子里的人们也要各自祭祀礼拜,男女老少载歌载舞,俗称跳喜庆沙朗,继而开饮咂酒,彼此互赠美食,共祝新年,纵情狂欢,直到十月初一下午封山后方告结束。没有释比的村寨,羌年庆祝活动也要推迟。有的村寨要等到十月初四、初五才能请到释比安排年节活动。

羌年是羌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它集信仰、历史、歌舞、饮食于一体,节庆活动中展现了羌人崇拜自然和先祖的民族个性,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2008年,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正式批准列为世界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如今,肖永庆已经做过大大小小数百场法事,其中就包括主持羌年的整个祭祀活动。他常常从农历九月三十早上九点开始唱诗祭祀,直到十月初一下午五点左右才结束,又接着准备第二天的活动。

受外来文化影响,如今年轻一代的羌族人已经不兴这一套了。整个村寨在神林举行“还愿敬神”的昔日胜景也只停留在记忆里。此后的羌年多在庙中举行,也不兴原来的唱诗了,只照着佛经念一些经文,如果谁家要还愿就自己到神林、坪神坝,献上猪头、一只公鸡或一只羊,以表虔诚。

不管是释比技艺还是羌年节日,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失。在现代工业文明与科技发展的冲击下,羌族文化正在没落,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守艺传承

肖永庆一共收过10多位徒弟,但唯一出师的仅有他的亲外孙刘正傲。刘正傲是个合格的好徒弟,从13岁开始跟外公学习释比技艺,10年方才学成,经常在一些仪式中熟练地充当肖永庆的助手。

学艺时,他表现得非常积极,一句唱词要反复向外公请教十几遍,只为能够准确复述出来。另外,他还将经文和唱谱仔细记录下来,每一段经文用在什么场合,有何意义,都做了详细注解。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刘正傲来说,这是一项十分不易的工作,而这些笔记也成为释比技艺传承的珍贵资料。

在肖永庆的一众徒弟中,还有他的三儿子和四儿子。其中三儿子学了8年也没学会,而四儿子学了4年勉强可以跟着帮唱腔了,但为了谋生,最后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释比唱经早已忘得干干净净。释比技艺学习耗时且收入微薄,肖永庆的大部分弟子都跟他的儿子们一样,要么没学会,要么中途放弃,选择外出务工。但肖永庆不放弃,他近两年还新收了3个徒弟,外孙刘正傲也收了名下第一个徒弟,他们仍然坚守在释比文化的传承之路上。

事实上,释比技艺传承和保护存在相当多的困难。首先,释比手艺是靠口耳相传,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学习起来不仅费时还费力;其次,这门技艺本身特别复杂,史诗内容深奥、仪式繁复、舞蹈繁多,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最后,由于外界环境变化,特别是受到经济环境影响,许多手艺人为了生存,纷纷选择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人才缺乏。

时至今日,释比这一珍贵的手艺还能否传承下去,肖永庆没有太多的信心。确实,随着羌族地区一些非常有名的大释比相继去世,世代相传的释比技艺也随之而去,大量丰富优美的史诗诗篇渐渐失传,很多老释比甚至连一个徒弟都没有带出来。

释比技艺与羌年相辅相成,释比艺人的流失也折射出羌年的衰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经济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不少羌族人选择远离山区迁入城镇。这种大面积的人口外迁,使羌族的村寨传统文化岌岌可危,而羌年也逐渐随之远离了羌族人民。

不过好在羌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而新媒体的传播推广,也让非遗的传承出现了新的希望。

如今,肖永庆已经80多岁高龄了,但他仍然在传承释比与羌年文化的路上。他与外孙刘正傲一起拍摄释比文化小视频,试图让羌族文化走出羌寨,进入更广阔的视野,为羌年文化传承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刘正傲的短视频账号上有许多羌族人留言,他们说刘正傲的视频,让他们似乎重回儿时参与羌年的热闹场景,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肖永庆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