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人的亲身感悟:你连朋友圈都不发,一定过得很不好吧

第壹心理 2024-12-02 11:16:53

随着手机、网络以及媒体等手段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开始愈发依赖这些“线上”的方式进行社交,

甚至对于许多人而言,当今几乎“社交”就意味着用手机聊天。与此同时,各种社交媒体所具备的其他功能也成为了衡量个体社交状态的一种标准。比如说QQ空间、微信朋友圈甚至是短视频平台上的个人资料,都可以成为个体近期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

然而,也就是随着这样的趋势,人们开始愈发注重个体在社交平台上的状态,尤其是在2017年的时候,微信开始推出了一个功能,即将自己的朋友圈状态设置成少到三天、多到半年的“仅一段时间可见”状态,这对于许多有社交边界感的人而言,无疑是一棵“救命稻草”。

将自己从前的状态隐藏起来,似乎就像是将自己隐藏在角落一样,能够不被他人窥见自己的想法。然而,尽管现在微信有了这样的功能,但是也就是在差不多同时期,人们发朋友圈的动力也愈发微弱,甚至几年也发不了一条。前段时间一个和中年朋友沟通过程中,聊到大学班长,大学期间叱咤风云的他,现在几乎销声匿迹,连朋友圈都看不到了,这位朋友发出感叹:“连朋友圈都不发,一定过得很不好吧。”其实生活中,不发朋友圈的人还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交往当中的象征性与标签化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联想与比较成为了人们突出的能力,也为各种文化增添了别样的内涵。法国著名社会科学家、结构主义大师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认为:

在人类的深层意识当中,分类与比较是一种共同的能力。

无论是意义还是象征,都是所有文化当中共有的。也就是在二十世纪中期,各种关于人类语言、文化的研究,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象征性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性。

比如说网络上各个时期的流行语言,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人们愈发倾向于运用各种英文字母简写来代指一些中文词汇的意思,就像最近比较流行的“YYDS(永远的神)”、“YYSY(有一说一)”、以及诸如“栓Q(thank you)”这样中英文混合的词汇,这些现象体现出了一种十分强烈的象征意味。我们可以从中得知:某些事物的意义是人为赋予的,并且这种意义可能只有在某些群体和某个时代才具有这种特殊的含义。在社交过程当中也是一样的,当个体在初次与他人交往,甚至是从另外的人口中听说某人时,就会下意识的为对方“贴标签”。

听说对方学历高,那么就会将对方标记为“知识分子”,隐含一种有知识但是可能古板的信息;听说对方经商,就会标记为“富人”,隐含一种物质生活水平突出,但是可能没有内涵的信息。针对外貌出众的人,就会以“颜值”进行区分,隐含一种“花瓶”的看法……当社交媒体成为人们交往的主要手段之后,诸如头像、签名/状态、空间/朋友圈这样的资料更是成为人们“贴标签”的主要依据。人们自然受到这样现象的显著影响,证据便是许多人不再发朋友圈,或者是将之设置为一段时间可见,这其实是对于外界了解自己、给自己做出定义行为的一种抗拒。

作为宣泄场域的社交媒体

那么究竟不再频繁发朋友圈,甚至不发朋友圈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社交媒体平台存在的初衷来看,其实是鼓励用户发布自己的平时状态,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但是一方面是“贴标签”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各种“炫富”、“晒”和“凡尔赛”行为,导致社交媒体平台有些变味了,似乎其已经出现了一种“门槛”,就是只有开心的事情能够公开、只有令人羡慕的事情才能公开,只有值得他人赞叹的事情才能公开。

现如今,假如某个人在结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或者是不太幸福的遭遇之后,发布一条朋友圈,并且在其中表达自己的牢骚或者是愤懑,势必会被人评论“灌毒鸡汤”、“散播负能量”等等,并且也许还会有人会因为其不太好的现状而感到开心。其实我们应该反思:社交媒体平台的存在,不就是让用户畅所欲言吗?为什么切身的感受明明存在,却不敢在委屈的时候发布出去,让自己的内心获取哪怕是一点点的安宁呢?也许社交媒体存在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其实也是当今人们生活方式变得浮躁、焦虑、流于形式的一种映射。

社交媒体平台,本身就应该作为一种宣泄情感的场域而存在。以微信为例,这一APP推出已经超过十年,其用户年龄大多数可能都已经超过了三十岁,对于这个年纪的人们而言,平时的社会生活其实是充满压力的:来自繁忙工作的压力、来自社会关系的压力、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如果这些感受只是憋在自己心里,而不进行宣泄,其实对于个体的精神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看来,

个体的精神状态在遭遇一些来自外界的消极影响之时,其实应该通过某些方式去进行疏导,其中主动宣泄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宣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喜欢通过运动、大汗淋漓来让自己更加畅快;有的人则倾向于以静坐、独处的方式让自己沉静下来;还有的人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同饮食,通过交流来宣泄。但是总而言之,把内心的消极情绪排除体内才是根本。作为社交媒体,公共平台其实本身应该具备这样的一种功能,当个体遭遇不利情绪的侵袭、生活工作的不顺,或者是想要抒发一些负面情绪,其实完全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而不必顾及来自外界的声音。

0 阅读:0

第壹心理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