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探祖地,文化传承访珠玑

柳州柳城 2025-03-10 21:46:49

2025年3月6日,作为安定堂梁氏迁徙柳州宗支的后裔,本人怀着向往与期待,踏上了承载着无数家族记忆与历史传承的祖居地--珠玑古巷。

珠玑古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南雄市城北,在古代是中原人南下岭南、从江西跨越大庾岭进入南粤疆土的唯一交通要道。在秦朝以前,南雄珠玑巷一带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唐朝开通梅关古道后,这里就成为翻越梅岭的必经之地,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水系最短的陆上交通要道,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

中原氏族向南迁徙,除了官员迁任、生活所迫等因素外,主要因为唐代末年中原战乱频繁以及北宋末年、南宋初年金人入侵致使中原战火不息等原因,为避战乱而大举南迁。

南雄盆地南北长18公里、东西宽40公里,唐代时期每平方公里仅25人,地广人稀可容纳大量移民繁衍生息。因此,大量南迁的中原氏族,到达南雄珠玑巷一带后停留居住数年甚至数十年,在逐渐适应了岭南地区气候和生活习惯之后,才逐步南迁;在宋末元兵侵入后,珠玑巷居民为避战乱又大量南迁。据不完全统计,从南雄珠玑巷走出的姓氏多达183个,后裔繁衍8000余万人,大多播居在粤东与粤西(古粤东即广东,古粤西即广西)以及东南亚各地。我梁氏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百家姓宗祠

珠玑古巷,是全国三大寻根地之一。是广府人的祖居之地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可谓是:“黄花满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

珠玑巷原名敬宗巷。有说是为避讳唐敬宗谥号而改名珠玑巷;也有说是沿用中原移民始迁地--北宋东京城珠玑巷以示纪念而名。

已有1100多年历史的南雄珠玑巷,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全长1500米,宽三至四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梅关古驿道南北穿巷而过。古巷共有三街四巷,即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及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

到达珠玑古巷后,沿着古老的街巷前行,脚下历经岁月打磨的鹅卵石路,仿佛在向到访者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文化;两旁及周边的古居、古塔、古桥、古祠、古榕相互映衬,仿佛在讲述着往昔的繁华。

梁氏大祠堂

来到梁氏大宗祠,这座2004年奠基、2006年竣工、总投资600余万元的仿古建筑,气势恢宏令人震撼不已。宗祠采用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高昂气派:“三进、两天井”格局规整有序;“三雕、两塑”精美绝伦;六条高大圆粗的波萝格木整木大柱彰显宗祠的庄重与坚固;宗祠内“安定堂”“千乘家风”等匾额高悬无声地传递着梁氏家族的家风与理念;大门门联“夏阳望族源流远,安定家声奕叶长”彰显了梁氏宗族的历史底蕴。

梁氏大祠堂内

进入祠堂,只见香烟袅袅、祭品丰盛。本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点烛、上香、祈祷、鞠躬,向先祖表达深深的感恩与追思,并向宗祠捐款以达孝敬之意。

随后,在祠堂里与祖居地的几位宗长进行了亲切交流。本人介绍了柳州梁氏后裔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对先辈的缅怀之情;宗长们则介绍了珠玑巷梁氏的历史渊源、迁徙脉络、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情况以及保护和修缮宗祠、整理族谱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等。

本次对珠玑古巷的宗族根源探访,不仅让本人得到了一次与祖居地宗长交流的机会,更让本人对梁氏先祖的南迁历程、对“安定堂”和“夏阳世家”等宗族符号以及对宗族历史源流脉络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可谓是收获满满。

0 阅读:2

柳州柳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