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初次赴美考察,看到满街高楼大厦,回国后说了句极心酸的话

文客殿堂 2024-12-06 11:39:17

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1896年,李鸿章初次赴美进行考察,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国,当看到那满大街的高楼大厦时,李鸿章心情复杂思绪万千,回国之后,李鸿章忍不住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的辛酸!

那么李鸿章究竟在美国看到了哪些令他震撼的场景?他又说出了哪句辛酸的话语呢?

清末,自鸦片战争以来,那震慑天朝之国的炮声,将封闭的中国人给打醒了。千年以来的农耕文明,与已是西方浪潮的工业文明成为了鲜明的对比。

李鸿章是最早一批用审视眼光,看待西方的先行者,于是他发起了洋务运动,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让李鸿章知道自己学了个皮毛。

1896年,已经73岁高龄的李鸿章,拖着年迈的身体,开始了赴美考察。这是李鸿章第二次出国。第一次是在1895年,那一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这第二次,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李鸿章是接受沙俄的邀请,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的加冕典礼。

当时清政府本打算由王之春去祝贺,但俄方却认为,其位卑言轻,最终只能由德高望重的李鸿章,作为头等专使前往祝贺,这也是晚清重臣前所未有的首次出访。

虽说彼时的李鸿章,经历了战败的羞辱,但骨子里的那种傲气依旧是在的,还将其当成是天朝之国的重臣。

此行,李鸿章纯粹是抱着考察的想法而去。就这样在参加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之礼后,李鸿章就顺势到欧美去进行了另一番的考察。

六个月的时间,李鸿章拖着年迈的身子奔波着,在行驶了九万多公里之后,终于到达了美国的纽约港。

虽说晚晴时,中国被列强欺负的很惨,但来自东方大国的神秘威严,依旧还是在的。美国人们对这位来自东方之国的大臣,也很是感兴趣。

于是那一天,在纽约港,到处都挤满了乌泱泱的人群。美国的媒体们,也是实时跟踪报道李鸿章的到来。

当时《纽约时报》发表了好几篇场长篇报道,都能看出李鸿章到来时的欢迎盛况,几乎有50万人在港口观看,欢迎这位清国总督。

只不过李鸿章却依旧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在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跟其讲的第一件事,就是美国的排华法案,当时华人在美国比其他劳动阶级要更勤俭。

导致其他族裔的劳工是很仇视华工的,李鸿章的一字一句都仍旧带着他身为清政府高官的威严。可他似乎忘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来考察的。

1896年,李鸿章在高龄之际,最后一次出访外国,那一天纽约万人空巷,李鸿章受到了热烈欢迎,就连在外度假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也连夜回国,只为亲自迎接李鸿章!

50万人齐聚纽约港,这样的壮观场面,几乎很少能见到,而1896年,为了迎接并亲眼见一见清朝总督李鸿章,大家都挤破了脑袋。

李鸿章自身带有着非凡的气度,虽然已是老态龙钟,但身高足足有一米八的他,不怒自威的气势,还是能震慑人的。

尤其他的装扮在美国非常特别,穿着清朝王公贵族的官服领带,还有皇家御赐的黄马褂,显得尤为别具一格。

除了李鸿章本人之外,他从东方神秘大国所带的那些奇珍异宝,也是美国人好奇的地方。比如,美国人没怎么见过的,那会说话的鹦鹉,李鸿章就足足带了八只。

而且李鸿章为了解除旅途的疲惫,还让随行侍从带着专门用来泡茶的天山雪水,这也怪不得,李鸿章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旅途奔波,到达美国时依旧很有精气神。

后来,在美国官员的陪同之下,李鸿章参观了美国的高楼大厦,以及那从未听说过的摩天大楼,那从视觉上产生的压迫感,让李鸿章心里为之一惊。

因为在中国,大多数百姓都是住在绿瓦红墙中的,甚至有些人住在破败的茅草屋中,这高楼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更让李鸿章惊奇的是,他站在了一个如茅房一般的小屋子里,竟然就能直接从地面升向高楼。李鸿章对此感到很好奇,为何在一瞬之间,人就能被带飞呢?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这个小屋子,名字叫电梯。

当美国随行工作人员,向李鸿章讲解这其中的原理之后,他不由得点点头,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并未说出口。

李鸿章对美国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然美国人对东方神秘大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在场便有人向李鸿章提问中国人的教育问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是建国只一百多年的美国所没有的历史厚度,当聊到在中国,只有男孩子才能读书,做官之后。

轮到美国人惊讶了,他们不可置信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竟然是不给女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为那时美国都已经是全民教育,并且无论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后来,李鸿章也解释并非是女子不接受教育,因为大部分王公贵族家庭的孩子们,无论男女都是有专门的先生教导他们。

更多上不了学的,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们。言及此处,李鸿章也感到清王朝与美国的差距,似乎在各个方面都很大,但作为天朝之国的大臣,他不能当着外国人的面,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但同时,李鸿章也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时候,拉开了两国之间的差距了呢?

1896年,李鸿章到美国去视察,当看见美国遍大街的高楼大厦,还有电梯直接能将人“带飞”,他意识到了清王朝已经落后很多了,回国之后,再跟慈禧汇报视察情况时,李鸿章说了一句令人听起来,感到十分心酸的话语,他究竟说了什么呢?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当李鸿章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之后。他的所见、所感,都打破了其原有的认知。

那时的李鸿章意识到,中国已经跟美国等西方国家拉开了差距,不管是从教育、军事、实业等等方面,都是如此。

可造成这一切的差距,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李鸿章不是没有思考过,要不然也不会想着要变法自强,发动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设备,进行现代化运动。可早在清王朝统治全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弯道超车了。

尤其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工业化的进程更是飞快加速,当清朝百姓还不知汽车是何物的时候,铁路网几乎遍布了全美国,更别说钢铁、石油等新兴产业。

在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时候,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还是以农耕为主,手工业为辅的传统国家。

虽然,在一些先驱者的带领下,有了近代工业萌芽的发展,但在现代科技文明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

李鸿章的想法太过于直线了,他看到了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所以企图用坚船利炮来守住大门。

可事实结果证明,他输得一败涂地。因为根本的原因,不在这里,而在中国的社会制度与美国相差甚远。

就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李鸿章永远成为不了造时势的英雄。李鸿章的欧美之旅,与德国著名铁血宰相俾斯麦也有过短暂的交流。

虽然那时二人都已经年迈,但交流起来,依旧是滔滔不绝。期间,俾斯麦曾对李鸿章说过这样一句话:“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女子共事,则无如何矣。”

意思就是告诉李鸿章,跟女人女子做事很难成大事的,而后来这句话直接被隐去了,并未记载下来, 还是后来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起来的。

为什么要讲这句话隐去呢?自然是犯了慈禧太后的忌讳,可中国都到了存亡之际,还要被封建制度所束缚着,该如何发展呢?

所以当李鸿章回去之后,再跟慈禧汇报视察情况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很辛酸但又真实的话,大概意思就是:中国地大物博,但却从来没有建造过高楼大厦。

至于个中原因,李鸿章能不知道为什么吗?可他又能做什么,因为他自己还要靠着腐朽的统治,维护手中的权利,又何来改变之说。

新中国的未来,必须交给带有新思想的群体,所以共产党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才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赶上了美国的步伐。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李鸿章欧美考察记(上)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ufuULlVWCsNki4TUvOb-gpCG9IIvCk0tI1ZLAg1Ez2blCGZ44VyR6hfp4T-jqejZzaSUWisrEvFkGWWlvpC789O7O7LzcSRn7P1GU7Q4KibJHcgFXCqHoRskda8dsq6o9QW8EAP4cAbWjAEu_Wc9XE2c-RsuBY-7fpy_FXpruTzyiEolpfzq25ENZ1vJZwvL&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中国知网:李鸿章欧美考察记(下)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ufuULlVWCsNoadyaMs-W9Z860aJHjs0AUYu77MSITgsvpMP1iTTDnmqd1ZldWXysiIlwJZgxQape3FgCm0wGHOILcI4e8J_uduRZTd3IwsFBeMZ0LmFX1fOeLBI-I8jE8sid3l5eBZ2Jar43IhLDKITP8E5f4KX1puPIkpiTk-N2eCJ_QyI3xmZNXqWVMmD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