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
东北群山中有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位名为碧玉婷的娇美少妇,她从小善良勤快,清纯动人,早早就嫁给同村的商人聂子山。
据说,聂子山从小在道观中长大,是一位道法正宗的上清传人,熟练各种道家法术。
后来他遇到了碧玉婷,对她一见钟情,才选择下山,还俗过起了经商的生活,与碧玉婷共同经营一个小家。
家里的角落里,还保留着当年他走江湖时用的桃木剑,以及一条祖上传承下来的金珠,据说是用来辟邪的。
然而,在一个开春,聂子山准备南下进行一次重要的商业谈判,可能需要大半年才能回来。
在离开之前,聂子山叮嘱妻子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随便帮助陌生人,碧玉婷乖乖地点头答应。
然而,聂子山离开几个月后,意外发生了。
一个清晨,碧玉婷提着水桶到后山脚下打水。山脚下的泉眼是全村人生活用水的来源,村民们还在山脚修建了一个蓄水池,方便大家打水。
就在碧玉婷打完水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嘶嘶哀鸣,她顺着声音来到一棵高大的槐树下,发现了一条受伤的大蛇。
那条大蛇的样子非常奇特,它的头部是青色的,身体却是黑色的,瞎了一只眼睛,牙齿尖锐锋利,而它的尾巴又粗又壮,来回摆动。
那条大蛇仿佛也注意到了碧玉婷,情绪变得十分激动,哀嚎得也越来越大声。它挣扎着想往回收,碧玉婷慢慢靠近它,过了很久,大蛇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
碧玉婷为大蛇检查了一下伤口后,起身在附近寻找了一些草药,嚼碎后敷在了大蛇的伤口上,并扯下腰间的布条为大蛇包扎。
做完这一切后,碧玉婷本想将大蛇带回村子照顾,结果那条大蛇非常抗拒,侧身爬进了林子深处。
碧玉婷看着蛇的背影有些无奈,便提着水桶回了家。
当天夜里,碧玉婷做了一个梦,梦中那条大蛇口吐人言,向碧玉婷白天的救助表示了感谢。它说自己是天庭的神龙,由于受伤无法回到天庭,碧玉婷听后大吃一惊,急忙询问有什么能帮助它的。
在梦境中,神龙说:“你丈夫有一颗金色的珠子,你帮我带来便是!”
第二天一早醒来后,碧玉婷有些半信半疑。但仍然决定按照约定找到那条大蛇。神奇的是,仅仅过了一晚上的时间,大蛇身上就完全好了,这使得碧玉婷决定相信它。
大蛇向她游来,并在她面前温柔地低下头,示意她把金珠放在它面前。
碧玉婷会意,她向前走去。突然,大蛇和金珠都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使得碧玉婷不得不闭上眼睛。
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她看到大蛇的身体突然挣扎,在她面前褪去了皮,那金珠也渐渐融入了大蛇瞎掉的眼睛中,只见那大蛇恢复了双眼,变得越来越高大,仿佛能够触摸到天空。
大蛇嘶嘶地大笑着,声音响亮而深沉,它爬到旁边的草丛中,瞬间,草丛中的一切都迅速枯萎。大蛇欣喜若狂,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太好了,我的力量终于回来了,哈哈哈哈!”
说完,它没有理睬一旁的碧玉婷,而是变成一团黑烟消失了。碧玉婷看着消失的黑烟和枯萎的草丛,心里充满了不安,她捡起大蛇蜕下的蛇皮,匆忙返回家中。
正如她所担心的那样,第二天怪事发生了。
山上的泉水突然干涸了,甚至蓄水池里的水也在一夜间蒸发殆尽。
接着,第三天,农田里的所有庄稼全部干枯发黑,山林里的树木也渐渐开始枯萎,村民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看着眼前的一切,碧玉婷回想起大蛇周围的枯草,她意识到自己可能闯下了大祸。无法承受这种结果的她,只能在家中哭泣,并立刻写信给她的丈夫,告诉他发生的一切。
面对没有水和粮食的困境,村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甚至有些老人和孩子都开始卧病在床。
就在此时,收到消息的聂子山赶回了家中。在了解了事情的全过程后,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一切明了。
聂子山告诉妻子,她救的那条大蛇并不是什么神龙,而是一条被古代的封印困在太山中的妖怪巴蛇。可能封印地太久了,结界已经松动,巴蛇这才挣扎着受伤逃出。
巴蛇非常贪婪,为了修炼会吸收天地间的精气,一旦它进入水中,水就会干涸,进入森林,树木就会枯死。
当年巴蛇为祸人间,被聂子山的道观先祖封印在太山之中。而那根金珠,实际上是先祖们夺取的巴蛇眼珠,那金珠里封印巴蛇的大部分法力,由道观的上清传人代代相传。
那金珠的力量庇佑了碧玉婷,巴蛇无法直接对她下手,只能由她亲手转赠才行,而碧玉婷太过纯善,被巴蛇所欺骗,这才被它解开了封印夺回法力。
以巴蛇贪婪的性子,不过多日,甚至可能拥有吞天蹈海之能,足以将东北群山夷为平地,决不能让它肆意妄为。
幸运的是,碧玉婷带回的蛇皮,带有巴蛇褪去的部分力量,巴蛇必定要取回的,于是聂子山很快便有了应对之策。
聂子山回到道观,请他的师兄弟们下山,他们在山脚下设立了祭坛,开始做法,利用那蛇皮引出了藏在深山中的巴蛇。
在巴蛇还没反应过来时,聂子山立刻施法抽出桃木剑斩向巴蛇的后背。
过于轻敌的巴蛇瞬间被击中,并被祭坛中发射出的白光紧紧束缚住。
它大声求饶,但道士们并未停下手中的法术,一炷香之后,巴蛇的筋脉再次被抽出并化为金珠,它的神力再次被封印。
随后,被击败的巴蛇再次被封印在深山中,没有再出现在村民们的视线中。
枯死的庄稼和干涸的泉水也都逐渐恢复了生机。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