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6直升机,北约代号“光环”,在这个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8月11日下午,寿光境内弥合分流下游与张僧河交汇处河堤出现决口时,山东便动用了两架米-26重型直升机进行救灾。这也是第一次我国动用米-26进行地面抗洪抢险。

米-26在为决口处吊运砂石
由于全国目前仅引进了4架米-26,因此在调动上也花了不少功夫,一架自莱芜靠飞行员经验直接前往潍坊,另一架则是自武汉到徐州转场后抵达距决口11公里的临时停车场。直升机一个架次可以直接向目标处运输4到6袋两吨左右的砂石。相比传统的卡车,一个是快速,另一个是安全,因为堤坝以及长期被水浸泡,别说重挂,连普通车辆都寸步难行。而且直升机由于速度快,往返迅速,两架米-26在14日下午便飞行了18个架次,运输了上百吨的砂石到决口一线。

B-70FW,这个编号就是16年山东省政府购买的那架
而且说来也巧,这时候必须说山东省政府的高瞻远瞩,据民航资源网2016年7月3日消息,山东省政府购买的中国第四架米-26入境,主要用来负责山东地区的森林防火灭火工作。而此次从莱芜调往灾区的那架恰恰就是16年山东省政府所购买的。

这样的情况虽然精神上极度感人,但是也是当年机械设备不足的写照
但同时,此次也暴露出我国的重型直升机缺乏带来的尴尬和危险局面。首先从民用上来说,全国仅有四架的情况下,不但每次使用要先调动,不能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其次是只能一个方向上使用,倘若出现大范围的洪灾,比如长江夏季洪峰时,就会有很多地方陷入无机可用而不得不采用人力和陆地工程机械冒险救援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诸如米-26这类超重型直升机的需求。

重型直升机在平时也有巨大的作用,不需要漫长的等待吊车到位,直接带着电塔飞过来安装
也许有人会觉得,米-26不过就是一架直升机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而且的确米-26存在着昂贵(售价单价千万美元起步,使用费用几年前的价格是每小时成本13万人民币),极度耗油,这个耗油,不是大家平时开汽车的拿着百公里几点几个油的那种,你3.7我2.5所以我省油那种。他是怎么说呢,每小时耗油,2.5吨/ 3000升那种(当然,与气候和工况有关)。

经典的尺寸对比图,常见的商务直升机相比之下过于袖珍
数字大了后,2.5吨很多人没啥概念,2.5吨的话大概是坐满了人的宝马5系重量。而我们路边常见的小油罐车,也就是3吨载油,刚刚一小时。毕竟要知道,米26这玩意长40米,螺旋桨直径32米,高8米多,停足球场都不会觉得太空旷的主,空重28.2吨,最大起飞重量可达56吨!耗油量大也是难免的,再考虑到米-26差不多260的时速,与这个吨位的坦克烧油速度相比起来,也不算太难以接受。

59式坦克,还没米26一个直升机重。。。烧油200公里也要600升
而且米-26也可以凭借巨大的货舱客串加油机,米-26TZ可载油14000升燃油和1040升润滑油,战时直接强降一线为突入敌人后方没有补给线的装甲部队实施火线补给。而我军由于只有引进的MI-171这种中型运输机,只能通过多架次空投软质油囊的方式进行补给,无论从速度还是出动架次上,米-26可以真正的说一个打十个。

我军的直升机为地面补给油料方式,空投油囊

俄军米-26直接带着加油管给装甲车和坦克加油
过去由于经济能力,我军没能力引进也养不起这样的大型设备,但是随着现在的经济发展和强军建设,我军陆航应当迫切的需要一部分的这种超重型直升机,虽然他们很贵,没有性价比,但是需要的时候,只有他们能解决这些,比如紧急救灾调动重型机械,比如紧急救援(云南救灾时两架次就可转移230名群众),再比如对前线复杂地形情况下的紧急部署和补给。虽然垂直起降的直升机存在着这些或那些的效费比问题,但是就凭借着他不需要担心机场到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可以悬停充当空中起重机,就注定了这种巨型怪兽有着他不可取代的价值。毕竟,大家都希望我们的救援人员,能开着直升机直接一小时内将工程机械放到决口处还能顺带放下一大堆物资,而不是大家冒着泥水艰难的人挑肩抗大半天精疲力竭才到。

而且很多地方,能少去点人就少去点,这时候才是重型装备发挥的地方
毕竟,有条件了,为啥不用好的东西?而我国也在2010年7月,与俄罗斯签署了共同开发了33吨的重型直升机项目。期待着等新的重型直升机研制成功后,中华大地上将四处可见这些直升机投入到那些道路险阻的地方进行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