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范进中举后的官职放到现代,可能你比他还疯

建梁 2023-11-05 18:55:46

中国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其实还有两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一部是以鬼寓人的《聊斋志异》,另一部是批判社会人情的《儒林外史》。

从公元1736年算起,也即中国的乾隆元年开始,到此时的1749年,处在贫寒潦倒中的吴敬梓终于用了近13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能与曹雪芹《红楼梦》相媲美的鸿篇巨制。

从安徽到江苏,从全椒到南京,这短短的48公里距离,吴敬梓仍然没能摆脱贫困的交加与束缚。虽然秦淮河畔的晓风残月暂时抚慰了生活对他的磨难,虽然十三年的呕心沥血还换不来家小期盼中的缸有储粟、酒有盈罇,但也总算出了一口痛贬中国科举制度的恶气。

乾隆爷不好惹,乾隆爷也惹不起。其正在兴起文字狱之风,不得不让吴敬梓极尽曲笔之能,费尽心机之工,才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鼻祖地位。尽管这本书目前只能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地下”流行。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正在杨州与友人痛饮时,吴敬梓反复念叨唐人张祜的这首《纵游淮南》,而后便撒手人寰。时年为公元1754年12月11日,终年53岁。而此时的他,依然一贫如洗,诚如友人程晋芳在《哭吴敏轩》所言:可怜犹剩典衣钱。

四十九年后,也就是公元1803年,此时已是嘉庆皇帝当政,《儒林外史》正式刻印发行。

《儒林外史》的成就不仅在艺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带动了一个派别的诞生,以至于后来的《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官场现形记》等,形成了一种反封建的潮流,并直接影响了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学。这是吴敬梓对中国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

截断的经典篇章引来的遗憾

《儒林外史》确实好看。其白描手法构成的人物形象,讽刺艺术形成的美学风格,至今都让人在捧腹一笑的同时,也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其中的“范进中举”一节,作为《儒林外史》的经典篇章,还选入了现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那个老儒生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让人津津乐道。

但遗憾的是,入选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只是《儒林外史》第三回的部分内容。大多数人也只是知道了范进中举之后的发疯情节与中举后的人生境况对比,就如钓出水面的一尾鱼,只见它的鱼尾一摆,便戛然而止了。

但是,如果把范进中举后的故事再整体连续,就能更深一层理解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突然发疯的根本原因。如果再知道范进日后又当上了朝廷的高官,也许你也会疯!

中国科举制度的溯源

从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西风烈马,到清王朝日薄西山、割地求和的暮雨落花,中国最混乱的时期,非属南北朝不可。短短的170多年间,物换星移,战火连年,以至于期间连换五个朝代。如此奇葩的情景,就连整个世界也屈指可数,并叹为观止。

唯一让我们稍感欣慰的是,从魏晋时期的曹丕开始推行九品官人法,到南北朝时期成为国家用人制度的主流,可以说科举制度已经在中国魏晋南北朝开始萌芽。

无需一味指责隋炀帝的昏庸残暴,正是他,中国才正式设置了进士科,并最终确立了决定此后中国读书人命运归宿的科举制度。以至于在明清时期,此制度已非常成熟,并达到了全盛时期。

科举制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期的中国唯一能采取的用人措施,虽然弊端诸多,但在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相对的公平性,是此制度能延续千年的主要原因。当然,它的科学性也不可否认,因为它拓展了国家的人才引进层面,为社会各阶层进入国家统一治理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而所谓的科举,从字面上理解,科就是科目(如在唐代分为秀才、进士、明经、明书、明法、明算等),而举则是选拔。联在一起的解释,就是通过文化知识的分级考试来为国家选拔官员。

以明清时代为例,这种考试一般又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也叫童试,是秀才资格的一种考试。由各县、府、州主考。考试时间为三年两次。这一级的考生,不分老幼,都称为童生,所以也是参考人员最多的一级。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八股文、诗赋、策论等。取得了秀才的资格,才能参加下一阶段的乡试。

那时国家有规定,考中秀才后,可免除两个家人的赋税。并可向地方官员提建议,有功名的秀才,还可以使用奴婢。

而第二级的乡试,是举人身份的取得。由京城和各省主持,并在各省的贡院进行。朝廷派员为主考官。参考人员为秀才。考生的第一名称为解元,榜名为桂榜。这种考试的时间为三年一次,且在8月份进行,因为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秋闱”,。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策问和八股文。取得了举人的资格,才能参加下一阶段的会试。但是它的录取比例仅为千分之一。

对于这一类人,国家就认可了其入仕的资格,不仅免除了全家的赋税,而且犯了大罪,也不能动刑,我们常听说的刑不上大夫,就是来自于此。同时,还可以与地方官员平起平坐,百姓见了也得向其行礼。

除此之外,国家还会向其发放生活费和各种补贴,清朝时期,甚至还为其配备专用马车。可见当时的待遇是何其之好。我们这篇文章中说到的范进,考的就是这一级。对于他这种如吴敬梓一样贫困的人,中了举人后,你说他会不会疯!更疯的还在后面。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是贡士资格的取得。这是国家礼部主持的考试。主考官为朝廷的钦差。考试地点也在礼部,参考人员为举人。考生的第一名称会元,榜名为杏榜。考试的时间为乡试的次年的三月,所以也叫“春闱”。考试的内容也是四书五经、策问和八股文,但程文的形式更加标准化。所以,录取的人数仅有三至四百人左右。取得了贡士的资格,就可以参加由皇帝本人或委命的大臣主持的殿试,进而成为金榜题名的进士和状元。不仅可享受到比举人更优越的生活待遇,而且加授官职,其或参加翰林院的考试和学习,三年再授官职,并正式成为治理国家的一级官员。

科中国旧时文人痴迷于科举

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回到公元796年,也即唐贞元十二年。那一年,是为我们写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及弟之年。出身卑微又屡试不中的孟郊,终于进士及第。而那一年,他已四十六岁了。于是,他给我们又留下了一首经典的唐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综观上述,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范进。在《儒林外史》中,范进也是一个贫困潦倒的读书人,对于这样一个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且不知道为家里生计着想出力,尽靠老婆回娘家借钱度日的书呆子,老丈人胡屠户打心眼里就瞧不起他。

在原著中,吴敬梓对他的形象描写更是出神入化:朽烂的麻布衣,号里还扯破了几块。家里除了门外的茅草棚,就只有草屋一间,披子一扇。老母亲也因为饿得两眼发黑,无奈之下让范进去把那只生蛋的母鸡卖了。

就此状况来看,范进确是一个生活在最低层的贫苦人,生存的压力,早已令他苦不堪言。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不顾旁人的侮辱、轻蔑和嘲笑,终于考上了秀才。即便如此,老丈人胡屠户仍然视他如粪土。因此在范进向他借钱再次参加乡试时,老丈人的一口老痰奔他而去,几句粗语更如狗血淋头。

但范进没有选择,科举就是龙门,一跃而过才能诺黄腾达。在范进看来,梦想还是终归要有,万一实现了呢?于是,我们又看到了那个长着花白胡子的老头向贡院走去的苍凉背影。

到底,转机还是来了,皇天终于不负范进。就如同我们当今的人中了彩票头等奖一样,范进中了举人。这个54岁的老男人,用读书人简洁的话语说了句“噫!好了!我中了!”然后,那个把“头发都跌散了”的范进,那个“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范进,疯了!

他能不疯吗?这种由地下到天上的刺激,这种由穷光蛋到百万富翁的身份转变,这种深藏了三十五年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这种巨大又磅礴的心理冲击能量,让范进终于喜极而疯。

要不是老丈人胡屠户的一巴掌把他拉回现实,可能就没有后来再中进士的范进了。

范进中举带来的生活环境改变

中举之后,一切都变了。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喜悦,范进有理由在心里对自己再大喊一次“噫!好了!我中了!”

此时的范进,在老丈人胡屠户的眼里成了神,让他高山仰止,顶礼膜拜;此时的范进,就连原本与他风马牛不相及的张乡绅,也与他称兄道弟,并拿出了50两银子,与范进成了莫逆之交;此时的范进,还住进了张乡绅送给他的豪宅,拥有了田产铺面,拥有了奴仆家人,就连他的老婆——那个胡屠户的女儿,也成了穿金戴银范家“奶奶”。

而跟着此时的范进,他的那个穷苦的母亲,也因为这样巨大的转变和刺激,乐极生悲的向西而去。这个隆重的葬礼上,县太爷来了,全城的乡绅士族也来了,道士唱符,和尚念经,整整三百两银子的账单,张乡绅如数报销。

范进的飞黄腾达,让他居现实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有充分的理由再为自己疯一次。到此,我们在课本上熟知的范进已戛然而止。

但《儒林外史》中的第七回和第十八回中,吴敬梓还告诉我们说,范进不仅从一介布衣学子变成了读书人向往的士大夫,而且他最后竟然还鱼跃龙门、进士及弟并成了国家统治大军中的一员。换成是你会怎样?

换成是你,你疯不疯?

按照朝廷规矩,范进为母亲守孝三年后,再次参加了进士的考试。通过在家三年的埋头苦读,笔耕不缀,居然在金鸾殿上,成为了当今天子的得意门生。并由御史升为了山东学道,再由学道升为了通政。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范进先是考取了言官,负责对官员的督查审计,然后又升职当了山东的教育厅厅长,再后来就又当了中央机构负责全国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收受、检查官员,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四品大员。真正成了当时读书人的励志榜样,也成了读书人的膜拜的偶像。

到了这一步的范进,如果换作是你,你疯不疯?

原本唯唯诺诺、点头哈腰,到得后来的虚与委蛇,世故圆滑,所以,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的写作当中,根本也就没有把范进当作一个正面形象来塑造。因为他在三十五年的心理煎熬过程中,内心已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与扭曲,那种报复性的被补偿,注定范进要疯,因为八股文,因为科举制度,还因为当时在中国官僚阶层流行的程朱理学。

纵观范进在《儒林外史》中的一生,其实也是旧时中国文人在科举仕途上的浓烈缩影。那种坎坷与艰辛,那种得意与张狂,甚至最后的那种荣耀与辉煌,都给我们形象地展示出了一幅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社会习气。至今读来,都不负比肩《红楼梦》的美名。

由此,不由得想起了左宗棠,想起他61岁的高龄,还要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参加进士的考试。出将入相,对于读书人,竟是这般的重要。如果说,真的把我换成是范进,我肯定也会疯。

10 阅读:666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