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成为村里,最靓的老太太,一个农村妇女,16岁“悔婚”

老实的老王 2022-11-15 20:10:06

她16岁跟地主家的傻儿子退了婚,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男人;

她一辈子任性,被好几个男人宠爱着;

她有一颗悲悯的心,虽有洁癖,却常常收留乞讨的人回家吃饭;

她思想超前,即便80岁,还想着给自己做个拉皮手术。

她就是我的奶奶,一个略带传奇又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

与地主家的傻儿子退婚,嫁给大14岁的男人

奶奶出生于1919年大西北的一个农村,那时的农民受“三座大山”压迫,生活苦不堪言。奶奶家里有四个男孩,她是唯一的女孩,这么多孩子,她的父亲给村上的地主干活,一家人能吃饱饭已经很不错了。

在奶奶16岁时,被村里的一家地主看上,托人给他儿子说媒,那时候结婚属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女孩子哪能由自己做主,况且能攀上地主家这样的亲家,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奶奶的父亲很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并收下了不菲的聘礼。

奶奶娘家收到聘礼的同时也得到一个坏消息,地主家的儿子有点儿傻,但奶奶的父亲没当回事,他觉得结了婚和谁过还不是一样,只要有钱,女儿不受苦,一辈子能享受荣华富贵就够了。可奶奶知道后不干了,无论怎么也不答应,并以死相逼,那个地主看没办法,虽然极不情愿,但也做了让步,只要奶奶在一个月之内找到婆家,那就退了这门婚事,如果没找下,就和他儿子完婚。

奶奶的父亲赶忙答应,这算是地主格外开恩了,以人家的实力,那个年代强娶得多了去。于是奶奶的父亲四处找人给奶奶说媒,正好一个朋友在附近村子里有个亲戚的儿子没结婚,就是年纪大一些,奶奶的父亲和她商量,奶奶马上答应了,虽然说年龄有点大,那也没办法,怎么也比找地主家的傻儿子强。

就这样,奶奶拿她的婚姻赌了一把,事实证明,她赌赢了,奶奶和地主家的傻儿子退了婚,和邻村的男子结了婚,这个男子便是我的爷爷,他们婚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很是幸福。

奶奶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抗婚”女性,她把自己的命运紧紧抓在自己的手里,时至今日,也值得我们晚辈学习。

奶奶老家现在的样子

一生洁癖却把乞丐请进家

奶奶一直爱干净,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东西放得整整齐齐,就连屋子外面也是一样,用现代人的说法,奶奶有“洁癖”,每次我们把屋里弄脏了,总会挨一顿训。

小时候,家家都穷,好多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时乞讨的人特别多,有时一天来好几个,当时物资匮乏,看到乞讨的人来了,有的人家早早关了院门,把他们拒之门外,有的对这些人恶语相向。而奶奶却不然,每次看到他们,总不让他们空手而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午后,总会有乞讨的人来家,这些人常年在外,大都衣衫破旧,脏兮兮的,那时奶奶总会把那些乞丐请到家里,中午吃剩的饭菜盛在他们碗里(当时乞讨的人大都带着碗筷),奶奶看他们吃完,然后再给倒一碗热水。小时候不理解,奶奶那么爱干净的人,难道不嫌他们脏吗?奶奶说:他们每天没吃没喝,每天绕村转,很可怜,能帮就帮帮吧!

遇到有难的人,帮一下,遇到摔倒的人,扶一把,这是奶奶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任性的奶奶背后有好几个宠她的男人

奶奶家中兄妹5人,奶奶是唯一的女儿,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除了父亲宠,哥哥、弟弟们都宠着、让着她。

奶奶从小得宠,性格自然任性一些,那个时候的小女孩几岁时就开始裹脚,每次奶奶都疼得不让裹,奶奶的父亲实在听不得女儿哭,就让奶奶的妈妈给缠得松一些,以致她的脚明显比别的女孩子的大一些,虽然在那个看脚的年代,大脚的人不吃香,但奶奶走起路来比别的女孩更稳一些。

嫁给爷爷,奶奶是名副其实的“小媳妇”,比爷爷小十四岁,爷爷性格温和,什么都由着奶奶!奶奶那个年代的人,在农村,几乎人人都干过农活,尤其在生产队,挣工分,人人都下地,而奶奶是个例外。

结婚后,小媳妇们相约去地里干活,第一天去锄麦田,别人顺着地垅锄,奶奶不按常理出牌,转着圈锄,人家一个个到了地头,奶奶还在原地打转,小队长哭笑不得,让奶奶直接回家,说从来没见过这样锄地的。

爷爷对奶奶说:“你不用去地里,我多干点,多挣点工分就行!”自此,奶奶再也没下过地。

后来每每听奶奶说起,我们总会被逗得哈哈大笑,绿油油的麦田中一个不停打转的妇女,画面感实在太强了!奶奶说,其实多干两次也就学会了,但爷爷不让她出去了,现在想想奶奶是多么凡尔赛。

后来奶奶有了我大伯和父亲,他们也都孝顺,奶奶发起脾气,谁都害怕,记得奶奶去世前几年,大伯和父亲不管谁说了奶奶不爱吃的话,都会挨训,奶奶训了别人自己还生气,那怎么办!就一个字“哄”,奶奶一辈子都是被父亲、老公、儿子们宠爱着!

每个任性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宠她的男人,这个男人要么是他的老爸,要么是他的老公,而奶奶是被好几个男人宠着,能不任性吗?

作者和奶奶的合影

有一种爱叫隔代亲

奶奶的孙辈有9人,除姑姑家的两个孩子,大伯家最小的弟弟,剩余6人都是奶奶拉扯大的。

由于大伯、伯母都上班,所以四个孩子几个月时就送回奶奶家,到四、五岁时再接回去,我大姐住的时间最长,上了小学才回去,我们姐弟仨和奶奶一直生活在一起。

从我记事以来,奶奶家就有一个碗柜,小时候,我们几个都爱吃奶奶烙的一种饼,和面时放胡麻油、茴香和盐,吃起来咸咸的、酥酥的。

为什么好吃?因为奶奶放的油多,在物资比较紧缺的年代,吃上那样的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们几个孙儿、孙女都爱吃奶奶烙的饼,奶奶也乐此不疲,不管谁回去,她一听说就事先烙好放在碗柜里,回去就拿出来,乐呵呵地看着孩子们吃,满脸的满足。

时代在变,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虽然奶奶的烙饼味道没有变,但经常吃还是会腻的,而奶奶依旧会烙好饼放在碗柜等孩子们回家,虽然奶奶已去世多年,但每每想起奶奶,也总会想起她老人家烙的饼。其实奶奶也是“一根筋”!

村里那个最靓的老太太

老人的思想大都是保守的,尤其是奶奶那个年代的老人,而奶奶又是个例外,无论你说什么,她都能接受,是因为爱,还是奶奶的思想本前卫,应该是两者都有,所以从未感觉和奶奶有代沟!

记得刚上班时,听人们说起为了去皱做拉皮手术,回家和奶奶说起,奶奶笑着说:现在的时代真好,我要年轻十岁也做个拉皮,把脸上的褶子拉平了!

听了奶奶的话,我差点惊掉下巴,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奶奶已快80岁了。

奶奶爱美,我上班后,给奶奶买各式衣服,花衬衫、瘦腿裤,只要我拿回去,无论款式多新颖,奶奶都会穿,穿上新衣服,到大街上和老人们坐一起,总有人打趣:“香港老太太又出来了!”当时说香港便是时尚的象征,而奶奶总会骄傲地说“我孙女给买的”!

不管多大年纪,不管在什么环境都要活得精致,这是我的奶奶,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太太对待生活的态度,直到今天,仍然适用。

奶奶80岁时照片

2000年3月18日晚,奶奶走完了她的一生,离开了我们,一切的美好,在那一晚被打得支离破碎,好好陪陪奶奶的愿望成为泡影,独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它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