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不是感觉生活少了点激情?
性欲和消费降级,让日子变得寡淡。
想买的东西不敢买,对很多事也没了兴致。
别担心,
今天带来 10 本书,堪称生活的 “秘密武器”。
它们能直击这些难题,帮你找回对生活的渴望。
想知道这 10 本书有什么神奇魔力吗?
马上为你揭秘!
1、《虫子间》
作者:朱赢椿 豆瓣评分:9.3

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朱赢椿,
也想对这个 “争分夺秒的时代” 进行反抗。
当代人好像觉得,哪怕只有一刻闲暇,都是罪过。
可朱赢椿却把这些所谓 “非必要” 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
在工作室周边五十米的地面、树上、墙壁,观察虫子。
他曾给撞窗的苍蝇办葬礼。
为迷路的屎壳郎准备丰盛食物。
还为出走的甲虫张贴寻虫启事……
朱赢椿说:
“我对这些看似平凡的虫子深深着迷,它们有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
我常常想,它们是否也像人一样思考,
像人一样能感知痛苦,像人一样表达感情,表达爱。”
他从不去界定虫子是 “益虫” 还是 “害虫”。
只是带着纯粹的好奇心,毫无偏见地去观察它们。
有些读者会把这本书放在办公桌上。
当作在繁重压力下得以喘息、休憩的依靠 。
2、《春天终将来临》
作者:马丁·盖福德、大卫•霍克尼 豆瓣评分:9.1

八十岁时 ,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渴望寻得乡村的宁静 。
他找到了一处绝佳之地 ,能观赏日落 ,见证四季更迭 ,还远离尘世的喧嚣 。
那便是霍克尼在诺曼底的 (拉格兰德庭院) ,他在此设立了工作室 。
当疫情暴发 ,封锁措施实施 ,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 。
这本书源自霍克尼与他的老友兼合作伙伴马丁・盖福德(艺术评论家) 。
他们之间进行了大量对话 ,还有诸多通信往来 ,经整理后成书 。
透过霍克尼在诺曼底创作的素描和油画作品 。
我们得以窥见 ,一位艺术家如何在热情与好奇心的驱使下 ,持续不断地进行创作 。
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 ,“春天终将来临” 宛如一句有力的鼓励 ,更是一份坚定的宣言 。
它意味着冬天必将过去 ,生活依旧会继续前行。
3、《食物与厨艺》
作者:哈洛德·马基 豆瓣评分:9.1

《食物与厨艺》是一本获奖无数的经典厨房读物,
1984 年出版。
《时代》杂志称赞它为 “a minor masterpiece(小杰作)”,
它堪称全世界美食爱好者和专业厨师的 “圣经”。
这本书能帮助大家了解食物从哪里来,
知道食物具体由哪些成分构成,
还能教会大家怎么把食材烹饪得新鲜又美味。
要是你自认为对美食感知特别敏锐,
却讲不清楚食物好吃或难吃的原因,
那这本书就会成为你的得力 “翻译器”。
作者哈洛德能从理性角度,
系统梳理那些通常只能用感性、模糊语言表达的观点。
正因如此,
有人评价这本书是 “文科生写食评必备”。
4、《酒吧圣经》
作者:费多·迪夫思吉 豆瓣评分:9.1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 “BARMAN'S BIBLE(调酒师圣经)” 。
可它并非只适合调酒师 ,
普通大众若想了解、研究酒类饮料知识 ,
也能从这本书中受益 。
不管你是想在酒吧里显得专业 ,装装样子 ,
还是不想被酒吧里那些故作高深的人蒙骗 。
这本书都能给你提供帮助 ,
正宗的新加坡司令里都有哪些成分 ?
马天尼酒问世有多长时间了 ?
Fix 和 Fizz(不同的调酒风格)有什么不一样 ?
下次要是再有人问起调酒的起源 。
你就可以故作神秘地说:
“没有人确切知道 ,世界上最早的鸡尾酒是在何时何地出现的 。
不过 ,关于鸡尾酒的起源 ,至少存在三种说法......”
5、《森林之花》
作者:玛格丽特·米 豆瓣评分:9.0

作者玛格丽特・米,是 20 世纪极为杰出的女性之一 。
她是勇敢闯荡巴西雨林的探险家 ,
也是一位成就非凡的植物艺术家 。
从 1956 年起 ,她先后 15 次深入雨林 。
游历过亚马逊最荒僻的区域 。
在那里,她学会了与森林及其植物、动物还有当地人类和谐共存 。
还从土著人那儿学到了许多有关树木和植物的知识 。
直到 1988 年 ,年已 79 岁高龄的她 ,依旧奔波在 “远征” 途中 。
为了精心绘制那些植物画 ,她得在森林里当场勾勒植物轮廓 。
这就得忍受成群的螫蚁和黑色的蜉蝣苍蝇的侵扰 。
她还是一名环保主义者 。
目睹热带雨林急剧消失后 ,多次发表看法 ,倾诉自己的忧虑 。
她就如同她眼中的雨林一般 ,既凶猛又美丽 。
6、《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
作者:赤濑川原平 豆瓣评分:8.9

“Citywalk” 这个词如今都快被说滥了 。
但来自日本的芥川文学奖得主、跨界漫画家赤濑川原平 ,
却推出了一本与之相关的实践指南 。
作者发起了一场观察街头、认识周边的运动 。
试图通过漫无目的的闲逛来 “捍卫无聊” 。
书名里的 “托马森” ,
指的是日本职业棒球巨人队的第四棒运动员加里・托马森 。
他总是难以避免地三振出局 ,可巨人队却依旧将他 “保留” 。
作者把他比作附着在土地或建筑上 ,
虽无用却被完好保存的美好事物 。
在作者眼中 ,这绝非负面的讽刺 。
而是代表着在追求效率之外 ,
从每天走过的熟悉街道里 ,探寻独特趣味的奇妙探索 。
7、《怎样观察一棵树》
作者:南茜·罗斯·胡格、罗伯特·卢埃林 豆瓣评分:8.9

你曾认真观察过身边的树吗?
这问题乍一听,或许有点傻 。
可对于一棵树而言 ,值得留意之处远不止初看时的模样 。
两位作者邀你 ,
用观鸟者观察鸟类时的那份细心与敏锐 ,去观察树木 。
比如 ,好多人会惊奇地发现 ,原来橡树和枫树也是会开花的 。
作者凭借对有趣树木结构的描述 ,
像叶子、花朵、芽、叶痕、树枝和树皮这些 。
深入介绍了 10 种常见树种 ,
包括白橡树、南方木兰、白松和鹅掌楸等等 。
向读者展示如何识别和解读它们那些常被忽略的植物特征 。
梭罗曾说 ,“大自然经得起最细致的观察” 。
而《怎样观察一棵树》这本书想传达给你的是 ,
大自然不仅经得起观察 ,还能回馈给观察者无尽的乐趣 。
8、《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作者:津端英子、津端修一 豆瓣评分:8.7

不管是《明天也是小春日和》这本书 ,
还是纪录片《人生果实》 ,
只要是以津端英子、津端修一为主角的内容 ,都值得反复观看 。
这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远离都市的喧嚣 ,归隐到乡间 。
他们花费几十年时间 ,精心打理自家的木屋和菜园 。
调配泥土 ,种植蔬菜 ,研究食谱 ,腌制食物……
任由窗外的风景随着四季变换 。
而更让人感动不已的 ,是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和深厚感情 。
修一曾在采访中说 :“英子对我来说 ,是最棒的女朋友 。”
之所以觉得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
是因为有彼此陪伴的每一天 ,都如同晴朗好天气 。
9、《一个人去跑步》
作者:高木直子 豆瓣评分:8.6

漫画家高木直子 ,最开始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慢跑 。
后来,她怀揣着去参加美国檀香山马拉松大赛的梦想 。
在这本书里 ,她记录了许多自己跑步时的内心想法 :
“气温超过 25 度,就一定要补充水分 ;
超过 30 度,就该停止跑步,千万别贸然勉强自己继续练习 。”
“跑完后喝上一口啤酒,那满足感简直了!
当跑不下去的时候 ,沿路传来的加油声显得格外响亮 !”
“我不想半途而废 ,我一心想到达终点 。”
原本跑步成绩不佳 、自认为运动能力不行的高木直子 。
借助漫画与文字 ,给了和她一样的普通人极大的鼓励 。
跑起来吧 ,
在生活中 ,运动真的是为数不多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情 。
10、《手工咖啡:咖啡爱好者的完美指南》
作者:杰茜卡·伊斯托、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 豆瓣评分:8.3

这是一本实用手册,全面且系统地讲解咖啡知识。
杰茜卡是一名图书编辑,
但她拥有近十年在家冲煮咖啡的经验。
为保证内容专业,杰茜卡特意邀请咖啡师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来指导。
他们聚焦家庭场景,专门讲解手冲咖啡的制作。
从基础术语、冲煮器具、咖啡豆原产地、
购买咖啡的技巧、品鉴风味以及冲煮方法这六个角度,
探讨不同设备,以及手冲、浸泡、冷萃等方法中的十种技术。
即便你是个手冲咖啡新手,
也能借助这本干货满满的书,了解自己喜欢的咖啡口味,
还能学会怎样日复一日地制作出一杯完美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