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外相上任,一通电话打到中国,连提两要求,中方回应引发关注。日本外交官新上任,为什么第一时间与中国通话?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中方的回应又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日本新外相岩屋毅刚上任不久,便拨通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电话。这场通话持续了约45分钟,主要围绕两件事展开。首先,岩屋毅提到日本学生在深圳遭遇袭击的事件,要求中国政府保障在华日本公民的安全。其次,他希望中国能够尽快解除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禁令。
这两件事其实并不新鲜。深圳袭击事件自发生以来,已经引发了不少关注。中方早在前几次的外交会谈中就明确表示,将依法处理这起事件,并会继续确保在华的外国公民安全不受威胁。至于水产品进口禁令,涉及到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问题,这更是中方早已明确表示立场的问题:中国不会在日本继续排放核污染水的情况下解除禁令。岩屋毅的这两个要求在中国看来,并不具有任何新意。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王毅在这次通话中的回应。首先,他对日本新内阁上任后的表态表示了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对中日关系改善的努力表示认可。这表明,中方对日本新政府释放的信号抱有一定的期望,认为双方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
但紧接着,王毅话锋一转,特别强调了台湾问题。这并非偶然,因为就在通话的前一天,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公开将台湾地区称为“国家”,并使用“中华民国”这个称谓。此举无疑严重挑衅了中国的主权立场,直接干涉了中国内政。因此,王毅在通话中重申了台湾问题的红线,警告日方必须在这一问题上保持政治承诺,不得逾越。
这次通话的背景十分特殊:首先,日本刚刚完成政府换届,外交领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石破茂新内阁急于向中国表达态度,以期在亚太地区维持一定的外交空间。同时,随着中日关系处于关键转折点,日本政府希望在中美博弈中找到平衡点。其次,石破茂新内阁的外交政策尚未完全明朗,而中国方面则十分关注日本未来的外交走向。
另一方面,石破茂作为新首相,还未真正展现其在外交领域的能力。在参加东盟峰会前,印尼媒体《雅加达邮报》点名警告他不要发表不当言论,避免引发尴尬局面。印尼媒体的这一表态,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日本在亚太地区角色的高度关注,也显示出日本新政府在处理外交事务时,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尽管石破茂内阁对中日关系表达了改善意愿,但日本历届政府在面对美国压力时,往往很难独立作出决策。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的“印太战略”对中方形成明显的压力,而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经常与其保持步调一致。此次,石破茂提出建立“亚洲版北约”的构想,显示出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仍然与美方高度协调。
总的来看,王毅的回应无疑是对日方施压的一次反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中方的态度显得格外坚决。无论日本如何寻求外交空间,台湾问题始终是中日关系的一道红线。日本若试图在这一问题上踩线,只会让中日关系更加紧张。
同时,中方对日方提出的两项要求也保持了既定立场。深圳袭击事件中,中国政府已经展开调查,并明确表示会依法处理。而对日本水产品的禁令,中方态度更为坚决,要求日本停止核污染水排海,否则无从谈及解除禁令。这种强硬的立场,表明中国在涉及主权和环境安全的问题上,绝不会让步。
总体来说,这次通话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从中可以看出中日双方在多个问题上的分歧。尽管日本新政府希望改善中日关系,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双方的立场仍然难以调和。未来,中日关系如何发展,取决于日本是否能够在中美博弈中找到平衡点,同时在关键议题上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