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是国民党军统高官,在军统的地位仅次于戴笠和毛人凤,他在戴笠手下任职多年,深得其信任。然而,戴笠死后,沈醉卷入了军统内部的斗争,之后却阴差阳错被卢汉扶持起义,走上了特务改造的生活。
沈醉
当他被特赦之后,来到南京中山陵时,不忘老长官的他偷偷来到了戴笠的坟墓前。可没想到当他看到戴笠的坟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说道:他也该悔恨了。那么,沈醉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戴笠的“恶”说到戴笠的发迹史,就不得不提到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时,戴笠反对武力解决,还跟随宋美龄和宋子文赶赴西安。戴笠认为,如果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的话,一定会危及到蒋介石的安全,所以戴笠再三劝说宋美龄和宋子文去到西安。
张学良和宋美龄
在这里,戴笠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知道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很好,如果蒋介石在西安遭遇不测,那么他的未来也算是结束了,可如果能把蒋介石救回来,那他就是第一大功臣,所以他已经将这件事作为一个政治豪赌。
事实是,戴笠果然赌成功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戴笠也及时地抓住了他的机会,不仅获得了宋美龄的信赖,还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从这件事中,蒋介石认为戴笠是一个非常有胆识,也是一个能经得起考验的人。
因此,从那以后,蒋介石对戴笠就更加放心了,也给了他不少的权利。西安事变之后,不管是从经费还是人员,甚至在权力上,戴笠和之前的发展大不相同。
戴笠
当然,后来戴笠能成为特务头子,少不了他自己的努力。
他是一个非常会表现自己的人,他在担任蒋介石的保镖时,就会时不时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吸引蒋介石的注意。如果没有引起蒋介石的注意,他就会继续表现,一直到蒋介石发现为止。
直到1930年,戴笠成立了一个通讯组,才成了一名真正的特务。就这样,国民党的特务系统,在戴笠的引导下发展起来了。
蒋介石的情报网络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由陈立夫和陈果夫创立的中统,是属于国民党调查局内部的控制系统。一个是由戴笠负责的军统,主要搜集军事情报,也收集警察、海关等各个领域的情报。
蒋介石
虽然戴笠的官职不大,但权力可不小。按照蒋介石的用人方法,给大官就不会给很大的权力,给小官就会有很大的权力,所以他给戴笠的权力是很高的。
戴笠在执行蒋介石对共产党追杀时,他是知道蒋介石的反共策略的,所以在抗日战争中,也在不断追捕共产党。
基于对蒋介石的忠诚,戴笠开始了对共产党无休止地追杀。
绑架、刑讯只是他的基本操作。在狱中他还会用一种灭绝人性的方法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他们为了强迫革命人士招供出新的线索,总是在想尽办法折磨他们的身体。他一般使用“老虎凳”和“踩杠子”,这两种刑罚会使受害者残废。他们追求践踏和摧残人体的欲望,也追求着科学效率。
沈醉
当然沈醉也总是在提供着更有效的刑罚,新的刑具发明一两天之后,就会在犯人的身上进行试验。有些刑讯者被他们折磨地越来越残忍,兽性大发。
很多受害者经常被折磨至死,南京方面命令都是只要被绑架来的犯人拒绝招供的话,就要将其杀害,然后将尸体掩埋或者毁掉。
抗战前,戴笠的人也不愿意让租借的警察发现死者的尸体,所以也会用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肢解尸体,或者制造出情杀或者奸杀的错觉,甚至直接将尸体装入麻袋扔进黄浦江。
沈醉记忆中的戴笠谈及戴笠,沈醉还是很客观的。很多人都认为戴笠是一个没有政治思想的特工头子,但实际上他认为抗日才是戴笠政治思想的唯一体现。
戴笠并非没有政治头脑,由于忠于蒋介石,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蒋介石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唯独在抗日这方面,他有着明确的思想。
在淞沪抗战之前,国民党在南京开会讨论,当大家议论纷纷无法作出决定的时候,戴笠很坚定地对大家说道:“这次我们一定要打了。”吴稚晖问他,我们和日本人相比,什么都差得很多,用什么打呢?没想到戴笠的一句话直接让在场的所有人震动很大,直接决定要打。
戴笠说道:“哀兵必胜,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独立平等的。”
后来,在戴笠的带领下,军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抗战。他们在抗战中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在战争中,军统人员牺牲就达到了18000人以上,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为45000余人。
沈醉
当时的沈醉担任虹口地区的对日情报搜集工作,后来还带领特工潜伏到浏河、大场、甚至在日占地区,亲自担任战场调查工作,为中国炮兵部队指示目标。
他们每天在生死线上徘徊,一日三餐就算是奢求,但沈醉和其他的特工也并不感觉到苦,一直在前线待了好几个月。实际上这段时间是他在军统最快乐的日子,他特别感激戴笠能给他这样为国效力的机会。
要知道当时的沈醉已经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将自己的心腹放在前线,可见戴笠对抗战的重视。
根据沈醉回忆,当时国民党在抗战前期,确实进行了非常艰苦的抵抗,当时他们的军队是军阀的私人武装,和日军交战是第一次和现代化装备的对手进行战斗,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杀伤力,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和日军进行了战斗。
戴笠本人从抗日战争初期开始,就是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的情报枢纽。沈醉至今还记得,那段时间戴笠是从来没有过的精力充沛。
那他的精力有多充沛呢?白天在上海前线,一边组织对日情报站,一边建立军统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协助正规军作战。
而到了晚上,他每天晚上都亲自坐车从上海回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情况。当时南京到上海的铁路是不通的,汽车也只能摸黑进行,日军飞机也在不断地轰炸扫射,但戴笠却夜夜准时回到南京。
沈醉还说,戴笠有一个奇怪的休息方法,众所周知他是非常好色的,没想到这却能帮助他保持充沛的精力。
那个时候,他白天奔波了一天,坐车去南京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两个女特务一左一右地和他坐在后排说笑,给他解闷,或者给他做按摩。见完蒋介石之后,一起回到上海,一路上也说说笑笑,第二天精力充沛。
这些女特务大多数都是青浦几个训练班招收的青年学生,经过各种训练之后从事军统文书到暗杀的工作,其中有一些就被派到军事机构,一般从事译电和秘书等工作。
沈醉这些国民党将领虽然是特务,但在抗日的事情上也是尽心尽力,非常爱国的。
有一次,杜公在看沈醉整理的日记,发现有一段提到在贵池一带,沈醉曾亲自带着人到日战区侦察海军的部内情况。
却和日军遭遇,当时只有沈醉一个带枪,掩护了两个调查员脱险,后来他才知道只有两个日本兵,这让他后悔不已,白丢了三辆自行车,应该抓个活口回来的。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沈醉并肩作战,所以即便是戴笠去世后,当沈醉踏上改造的道路时,也总是惦记着戴笠。
沈醉偷看戴笠坟墓:他应该悔恨了1964年3月,全国政协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决定让他们在京的特设人员,从北京出发,到江南一带参观,有家属的可以带,没有家属需要照顾的也可以带着亲戚去,每个人还会发给200元零用钱。
他们组成了“文史专员参观团”,有人却戏称为“帝王将相参观团”,主要还是因为里面有溥仪、溥杰还有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以及国民党的一些人。
在同去的二十多个家属中,也有几个尤为引人注目的,有溥杰的妻子嵯峨浩子,杨振宁的岳母,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以及杜建时的新婚夫人李念淑等人。
对于这次参加,沈醉也非常开心,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之后,他们就一起登上了从北京直达南京的特快卧车。下了火车,江苏省政协的同志早已来到车站迎接,当他们乘坐小火轮渡江时,就看到了第三座长江大桥的巨大桥墩。
特赦人员
上岸之后,沈醉和宋希濂这些老南京人,便向溥仪和溥杰介绍起了南京。过去国民党海军部、铁道部的驻地还能认得出来,但当他们到了鼓楼附近,看到新开辟的广场和马路,以及新盖的高楼大厦,这些人顿时目瞪口呆了,身边的朋友只好为他们做了介绍。
当他们到达南京的第二天,正好是孙中山先生逝世39周年纪念日,江苏省政协安排他们去了中山陵。
这个时候的中山陵比过去装饰得还要庄严,墙壁上保留着蒋介石等人的题词。
他们在堆满花圈的中山先生坐像前行礼后,便绕灵一周,这个时候,他想到过去半生中追随蒋介石、戴笠干的那些反共反人民的罪行,不禁愧疚不已。他觉得自己是无颜面对中山先生的。
沈醉
从中山陵下来之后,大家一起去了灵谷寺,沈醉却有一个想法,因为灵谷寺旁边的志公殿就是戴笠的坟墓。溥仪也不想爬山,要和他一起去看看志公殿。两人一起来到了志公殿,溥仪在参观的时候,沈醉一个人跑到了志公殿右侧安葬戴笠的地方。
他想到戴笠的坟墓肯定被毁得面目全非了,可当他快走进去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戴笠的坟墓除了吴稚晖写的墓碑不在了,剩余的竟然全部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看着墓地,沈醉回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事。戴笠去世之后,蒋介石亲自选定了坟墓,也是沈醉亲自建造的,当时毛人凤担心戴笠的棺材会被人打开鞭尸,叫他弄得结实一点。
于是,沈醉特意让人用水泥渣搅拌灌进墓穴,使得棺木和整个墓穴凝结成一块,这样棺木也根本打不开了。
戴笠坟墓
1949年,毛人凤还准备戴笠的尸体搬出来火化,带到台湾,以免落到共产党的手中。可因为修建得太坚固,只能用炸药将水泥炸开,可如果把坟墓炸开了,尸骨也会被炸毁。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不动。最后,毛人凤带着沈醉等几个特务向戴笠作了告别。
当时,大家都觉得南京解放之后,戴笠的坟墓一定会被共产党炸毁。可没想到,坟墓居然纹丝不动能保留得这么完整。
沈醉站在戴笠的墓前,思绪万千。他想着过去的种种,以及他跟随戴笠干下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懊悔不已。但对于戴笠的私情,还是有些难以忘怀。
戴笠坟墓
可当他再想到共产党人如此不念旧恶,想到戴笠仍然安稳地长眠在地下,他就激动不已。他心里想道:“戴笠死后有知,也当感激共产党的宽大,也当悔恨自己生前的罪恶了。”
离开中山陵之后,他们又去参观了南京汽车制造厂,这里过去是国民党的一座小型修械所,只有三十多个职工,可如今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座汽车制造厂,还能生产卡车。
对此,沈醉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过去,修理汽车的时候许多零件都得靠外国进口,如果不是他们亲眼所见,是很难相信的。
沈醉
后来他们还来到了南京雨花台烈士公园,在纪念碑前,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沈醉的心情尤为难受,因为同行的大都是带兵打仗的,只有他是屠杀革命烈士的参与者和策划者之一。
这让他感觉愧对先烈、愧对人民。在烈士碑前致敬之后,沈醉专门挑了一些红色的小石子揣在怀里,带回去留作纪念。
虽然沈醉在过去做过一点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所幸他在后半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恶从善,是为大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