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一桌饭菜,看似寻常,但在古人的智慧里,却藏着深远的讲究与规矩。
“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一句古老俗语,道出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深意。
这些数字看似随意,却并非简单的生活经验,而是蕴含着礼仪、风俗甚至社会等级的密码。
为何菜不能摆三?筷子为何定为双数?宴席的布置又为何忌讳六?这些细微之处,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更折射出一套精妙的处世哲学。
这不仅是一桌饭的规矩,更是一段文化的传承。
究竟这些禁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答案将在故事中逐一揭晓。
一、数字背后有乾坤: 双数吉祥,单数无味相信许多人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过年过节摆饭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菜品碗数,通常都是偶数,比如四菜一汤、八菜一汤之类的,而很少见奇数的搭配。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讲究呢?
原来,在我们古人的观念里,偶数象征着团圆美满,是吉祥如意的征兆,而奇数则总给人一种孤单、缺憾的感觉。
所以在重要的日子里,人们总是习惯用双数来彰显喜庆,寄托美好的祝愿。
像婚礼现场,新人要跨火盆、碰杯喝交杯酒,都讲究偶数,因为谐音"好事成双"。
待客时,主人备的见面礼也多是成双成对,粽子、月饼,讲究都是双数,寓意阖家欢乐,夫妻恩爱。
反观单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向有着不太吉利的意味。
比如"三"谐音散,"五"谐音无,"七"谐音欺,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古人把单数视为破坏团圆的异类,往往下意识地回避。
借菜品之力,扫除晦气之说相比现在,古时候的物质生活其实是比较匮乏的,人们不能像今天这样随时去超市采购、网上下单,很多食材都得靠自己种植、采摘,一顿丰盛的饭菜来之不易。
即便是名门望族,在宴请宾客的时候,也要斟酌菜品的多寡,以免铺张浪费、招人非议。
所以,一般来说,上三道菜已经算是比较体面的待遇了。
可是,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三"上!
不知从何时起,民间就流传着"菜不摆三"的说法。
一种解释是,当时戏班子、乐师等下九流的从业者,都属于社会底层,地位低下。
主人设宴时为了区别对待,常会专门给他们上三个菜,以示与其他宾客有别。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三道菜的偏见。
还有一种说法则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在古代,人们祭祀先祖,或者做道场超度,往往要摆三牲、三果。
若是餐桌上也出现这种搭配,无疑让人联想到亡魂乱舞,晦气得很!所以,饶是只有三两个人吃饭,宁可多做一个菜,也要避免单独上三个。
筷子悬念重重:为何成双还能成仇?要说筷子,那可是每天与我们朝夕相伴的餐具,在中国的饮食文化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承载了中华儿女的温饱冷暖,寄托了无数人的生活情趣。
然而,筷子背后还有一个扑朔迷离的谜题,那就是"筷不成五"。
乍一听,五根筷子好像没什么不妥。
要知道,古人讲究用筷的礼仪,讲究筷子的摆放和入味。
吃饭时要将筷子搁置在筷架上,不碰到桌面;使用时要将两只筷子一齐拿起,不能只单拿一只;夹菜时要一横一竖。
种种繁文缛节的背后,是将进餐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
但偏偏摆五双筷子却成了忌讳。
一方面,"五"谐音"无",有"无欲无求"之意,并不吉利。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筷子要一长一短才好拿捏。
若是五根长短不一,便有了"三长两短"的意味,预示着灾祸临头。
这种说法在民间引起了极大恐慌。
人们可不想因为一时疏忽,就无端惹上什么霉运。
据说,元朝时期,甚至就曾发生过一起因筷子长短而引发的命案。
一个叫范孟瑞的穷苦百姓,在衙门里当杂役,被长官克扣了薪饷不说,吃饭时还故意给了一双参差不齐的筷子,令其倍感耻辱。
愤怒之下的范孟瑞竟然当场行凶,杀死了那个长官,由此引发叛乱,最后酿成大祸。
可见,一双筷子虽然细小,却也能牵动人心,影响气运,绝非儿戏。
古人绝不会小觑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从这些细枝末节之处,透视出他们对生活的敬畏和虔诚。
莫让"龟"字扫兴,却为"六"让位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过,在正式的公务宴请,或是隆重的喜庆场合,一桌能坐满八个人,却几乎见不到六个人的圆桌?这其实也与讲究有关。
在中国传统家居中,有一种方形的桌子叫做"八仙桌",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招待客人的。
它造型方正,四面等宽,刚好可以围坐八人,显得整齐美观。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倘若恰好有六位宾客赴宴,那可就让人犯了难!
想想看,六个人若是在方桌四周就座,势必要两人并排,或独自霸占一面,整个格局看起来歪七扭八,煞是不雅。
更要命的是,连同桌子的四个直角,再加上坐在两侧的人,怎么看都有点像乌龟的形状。
众所周知,"龟"在我国是一个谐音梗,意同"傀儡",带有贬义。
宴会上让宾客冷不丁"变成"一只王八,本身就够倒胃口的了,何况还被戳着脊梁骨取笑,那脸面往哪儿搁?所以,为了避免尴尬,主人一般会让客人换一种入座方式,或者干脆增减人数,绕开这个忌讳的数字。
其实,这些看似有些无厘头的禁忌,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情世故和处世哲学。
一个看似寻常的饭局,背后却蕴藏着主客之间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审时度势的睿智。
恰如《论语》所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无论是设宴还是赴宴,都要拿捏分寸,把握语言,在交往中传递善意。
饮水思源,智慧永传"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这句俗语虽然看似有些迷信,却透过一个个具体的事物,生动再现了古人在漫长岁月中对生活的感悟。
从偶数的偏好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团圆的向往;从菜品的忌讳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死的敬畏;从筷子的考究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礼仪的重视;从座次的变通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待人处世的灵活。
今天,当我们翻阅古籍,回顾先贤的智慧时,或许已经很难完全理解当时的情景和心境了。
毕竟,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很多东西都已经今非昔比。
但是,蕴藏在这些习俗背后的人文精神,却值得我们认真去体味、去传承。
比如珍惜当下、感恩生活的情怀,待人谦恭、举止得体的修养,随机应变、通权达变的智慧,这些都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用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是一笔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代代相传。
当然,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已经远超古人,许多在当年看来匪夷所思的事物,现在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婚丧嫁娶、生日聚会,不再为菜数筷数而纠结。
但日常生活中对细节的重视,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这些朴素真挚的情感依然不能丢。
古语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每每回望前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点点星光,我们都应该用发自肺腑的敬意去缅怀,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去传承。
愿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结晶,能够一如古人期许的那样,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在未来的路上引领我们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