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今天看了一篇情感类的文章,叫做“做人要有边界感”,刚开始阿飞不懂什么叫做“边界感”,是要站在人群之外吗?还是说做什么都要自己的保护圈,不能让人靠近?感觉这个词很新鲜,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仔细阅读才知道,原来边界感就是你从小长大的环境,就是你的家人,你的父母他们留给你的私人空间。
其实我就是一个边界感很强的人,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小我一个人就很独立,他们每天都忙着工作,我就自己照顾自己,所以我的私人空间从小就很多,小时候学习很好,从来没让他们担心过,他们也就很少干涉我的一些私生活,除非是做错事要打我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没有自己的空间了。
其实我的父母对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尊重,也时常鼓励我勇敢的去做,不要怕失败,失败了又能怎样,那只能说你做的还不够好,等你做的足够好了的时候就会成功。他们也很支持我,从小到大我想学的想做的他们都很支持,我觉得我很幸福。大学毕业我说我想去成都闯一闯,他们也没拦着我,觉得男孩就应该走南闯北,看看这个世界才会长大,这就是一个充满边界感,有很多私人空间的我。
然而有一些朋友从小就缺乏“边界感”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没有一点私人的空间,你出点什么事马上家里所有人都会知道,没有什么自己隐私,大家都会理所应当的介入彼此的生活,“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而我的事也是你的事”。小时候有时会发脾气,会和家长吵架,好像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不让父母过来打扰自己,但这样的要求在一个缺乏边界感的家中是一种奢望,有时还会被父母理解为无理取闹,这样长久以往我们就会压抑自己,尽量避让,不和其他人发生冲突,觉得完事忍一忍就好了。
这样的人会慢慢变的怕被孤立,和人相处的时候会焦虑,当别人想有自己的一点私人空间而远离他的时候他就会想这个人是不是讨厌我,还是我做错了什么?又或者是我不够努力没有讨到你的欢心,这样的人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讨好别人,讨好也就意味着你会一味地接受对方的要求,不会拒绝对方,即使这件事你并不喜欢做,但你还是会答应他,反过头来又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拒绝他,经常这样的循环久而久之就会忘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会忘记当初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要怎么改变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说不,其实说“不”对于没有边界感的人来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就要勇敢的和别人说不,和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说再见。
其次你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再从知道做变成已经在做,这样的你会越来越好。
活出真实的自己,活出快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