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微享校园 2024-11-06 10:27:4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解决靠教育。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智力资源聚集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在育人过程中不仅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积极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劳动教育长效机制,也要秉持服务社会的宗旨,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工作创新,通过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劳动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协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引领青年人才为助力乡村振兴担当作为、拼搏奋斗。

第一,弘扬劳动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汇聚引领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价值引力。弘扬劳动精神,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既包含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又承载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曾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为学生强化劳动认知、培养劳动情感提供了有效参照,能有效引导学生培育乡土情怀、规划职业方向,树立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因此,可以通过邀请驻村书记、脱贫攻坚楷模等先进典型进入校园宣讲劳动精神,增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责任感。

第二,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协同助力体系,凝聚乡村振兴的系统合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切实参与到乡村建设中,走向田间地头,参加生产劳动。高校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关键要加强校地协作,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强化“校内”与“校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互补,促进大学生课堂劳动素养教育与劳动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一方面,高校要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增设涉农专业,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乡村振兴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次、差异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分类设置,形成实践性、针对性、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劳动实践,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校地协作,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在乡村地区积极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将第一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助推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等相结合,使大学生在乡村一线的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助力乡村建设。

第三,完善机制建设,建立科学的激励评价体系,打造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持久恒力。首先,要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容的关键导向,完善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互动模式,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在乡村地区建立劳动教育研究院,通过劳动教育对农业人口开展专业知识、职业教育培训,利用寒暑假开展驻村劳动项目。其次,建立政府、社会、学校等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强化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建立健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最后,要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要立足学生发展视角、乡村振兴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构建公众评价、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等多方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对乡村人才在安居、激励和创业资助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鼓励引导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作者:梁志莹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