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教养:细微之处见教育的力量

是玥宝吖 2024-10-11 10:50:28

看到网上流传着这么一段视频,看了让人心里暖洋洋的。画面里,一位爷爷和他活泼可爱的小孙子在餐厅里用餐。爷爷年纪一大把了,拿起筷子时,手不由自主地哆嗦。小孙子见状,二话不说,就把饭菜往爷爷跟前一送,然后自己半蹲着,小心翼翼地一勺勺喂爷爷吃东西,那副认真劲儿,一看就是在家里训练有素的。

这事儿让我心头一震,想想啊,能养出这么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绝对是家里的福气。教育学家尹建莉曾经说过:“爸妈是天生的老师,餐桌是最好的讲台,家庭就是最棒的学堂。”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就像是放大镜,能把家庭教育的效果看得一清二楚。

记得有一次参加婚礼,一桌陌生人在那儿互相寒暄。上菜了,一盘金灿灿的大闸蟹摆在中间,大家相互推让,最后尊老让贤,一位老人家先动了筷子。这时,同桌有个大概十一二岁的小男生两眼发光,盯着那盘蟹。眼瞅着老爷爷先夹了一只,小家伙脸涨红了,一把将筷子甩到桌子上,冲着众人嚷嚷:“为啥不让我先吃啊?”他妈妈赶紧把他拉走,边走边安抚:“爷爷不对,回头妈妈给你买,全是你的好不好。”可想而知,这小子在家一定是被惯坏了,啥好吃的都得他先尝,妥妥的小霸王一枚。

这就是现在很多父母的通病,把自家宝贝供奉得跟小皇帝一样,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可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最重要,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感恩。卢勤老师曾经说过:“家里饭桌上的座次,要是搞错,孩子长大了你在哪儿都没你的位置。”

要想孩子不变成自私鬼,爸妈们得注意了:

别让孩子先吃独食,饿了让他帮忙,早点开饭。

如果有人不能及时回来吃饭,记得给他们留一份,热乎乎的那种。

最好的饭菜别都堆在孩子眼前,家里头最好的菜要先敬老,大人动了筷子,小孩才能吃。

对爸爸妈妈做的饭菜不要挑肥拣瘦,要知道每粒米每片菜叶都是辛勤换来的。

记住,当你老了,你会发现,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这个世界温柔善良。

前不久,我参加了个家庭聚会,场面挺热闹的。亲戚家有个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穿得花枝招展的,但是到了饭桌上,哎哟,那个没礼貌哦!够不到菜,她居然直接站起来,踩在椅子上,筷子在盘子里翻江倒海,弄得满桌子乱糟糟的。吃饭时,一会儿敲碗,一会儿催大人,还把自己的剩菜丢回盘子里。我们这桌大人全都皱起了眉头。

别看这些小动作不起眼,其实餐桌礼仪很重要,一筷一勺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饭桌上的举动,不仅仅是规矩的问题,更是对别人的尊重。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就算成绩再好,才华横溢,也可能让人避之不及。

反过来说,一个懂规矩、守纪律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就像相声演员郭麒麟,有一次在节目中不小心打翻了一杯茶,他马上道歉,说:“这杯我喝了,洒出来是不礼貌的。”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能看出他的良好家教。

郭麒麟的教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郭德纲从小的严格要求。比如,吃饭不能发出声响;全家吃饭,大人不动筷子,小孩也不能动;如果有客人,最好吃的要留给客人先尝;给人添饭时,要说“给您再添点儿”,而不是“要不要再来点”。

餐桌,就是孩子学习礼仪的现场教学。要想让孩子成为有礼貌、受欢迎的人,就得早早立规矩。

有个好朋友,老跟我说她儿子上了中学,俩人说话越来越少。后来我上门拜访,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晚餐时,她一开口就跟儿子念叨:“作业写得太马虎了,吃完饭还得重写。”接着又是:“你看看人家谁谁谁,才小学五年级,成绩名列前茅,你呢?”一顿饭吃得乌烟瘴气,儿子一声不吭,吃完立马闪人。

很多家长以为饭桌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段,希望孩子能看到自身的缺点,努力改正。但事实是,饭桌上灌输的往往是负面情绪,不但孩子没听进去,连胃口都被破坏了,更别说改善亲子关系了。

餐桌应该是一家人传递爱的地方,而不是批评大会。饭桌上的氛围,就像是检验家庭关系的晴雨表。如果饭桌上全是教训和指责,孩子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怎么可能开心?

所以啊,咱们不妨换个思路,把饭桌变成加深了解的机会,聊聊天,听听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或者聊聊他的朋友、兴趣爱好。一顿美味佳肴配上温馨笑容和轻柔话语,这才是家庭情感的润滑剂。

《少年说》里有这么一幕,一个小伙子抱怨妈妈总让他干家务。“我每天都得洗碗、扫地、摘菜,我可是个小屁孩啊!”妈妈却语重心长地说:“家务活是生活的一部分,能锻炼你,让你学会感激,培养耐心和爱心。如果你将来能扛得起责任,你会过得更幸福,和你在一起的人也会幸福。”

说实话,在大多数家庭里,孩子都是被伺候着长大的,除了上学就是玩耍。就连我自己家闺女也不例外,放学回家就是看书看电视,等着吃饭。啥都不干,更别提啥重活累活了。直到有一天,我身体不适,爸爸又不在家,让她烧壶开水,煮个面条,她居然一脸茫然:“你又没教过我嘛!”我当时真是百味杂陈,感觉自己的教育太失败了。

于是,我下决心改变。每次做饭时,我会喊她来搭把手,教她做一些简单的菜肴。吃完饭,她也开始帮忙收拾碗筷,不再袖手旁观。慢慢地,闺女变得更独立了,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强。

所以说,做父母的,别什么都一手包办,得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义务做家务。这样,他们才能学到独立、吃苦耐劳,更能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

别把孩子养成只会死记硬背的学习机器,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担当,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越走越远,收获真正的幸福。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演讲中提到:“家庭的核心,不是沙发或电视机,而是餐桌。当孩子坐在餐桌旁,他就开始融入家庭,我们要给他建立团队的概念。”换句话说,餐桌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家庭的一名普通成员。

不给予特殊待遇,教他们应有的规矩,让他们承担责任,和他们平等沟通,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心灵的成长,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成为一个有担当、受人喜爱的人。

总之,每个家庭的餐桌都是一个独特的小世界,是我们精心培育下一代的温床。只要我们用心浇灌,这里将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最温馨、最有营养的加油站。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