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则,否则便会乱套。在古代社会中,规则更是多,比如吃饭的基本礼仪、穿衣的基本礼仪,甚至有一定的身份,而且还是在朝廷做官的话,出行都有一定的礼仪。这些礼仪一般来说,可大可小。严重的情况,就会受到惩罚,不严重顶多招致一些闲言碎语。
但有些“礼仪”已经上升到基本的关乎自己的生死问题了。而在古代关乎个人生死的,基本除了天灾和打仗之外,就是皇权威严。因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皇帝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则,比如避讳。但有些可以避免,有些则不可避免。比如明朝皇帝的“朱”姓就和百姓日常的“猪”冲突了。而朱元璋只改了一个字,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
避讳与避讳对象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一个封建皇权社会,而皇权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等级分明。“士农工商”是所有朝代心照不宣的规则。不过,虽然说的是这四个等级,但最终决定很多人命运的,依旧是“士”,而士所服务的对象则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听从的人。
这个站在所有人之上的人就是封建皇权,即谁是皇帝,谁就有决定一切的权力。而皇权象征着一切,所以必须至高无上、与众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们就规定出了避讳制度,即自己的姓氏等一切跟皇帝有关的东西,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总之要避免触犯忌讳。
而避讳制度的起源很早,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是起源于夏商时期,因为夏朝的天子启,全名为夏后启。当时的人们为了避免触犯他名字的忌讳,在一般的文字资料中都以“夏后开”称呼。第二种说法是起源于西周。因为西周时期的人们十分忌讳神的名字,所以一般跟神相关的字都会避用,当然这个时候有不同的就是生者的名字,即便是帝王,也可以称呼之。
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一些名人因为自己名字的原因,连带着当时的一些官名都改了,比如晋僖侯名司徒,所以就有晋废司徒的官职的事情发生。此外,也有其他的一些诸侯国为了避讳,直接用其他的官职名代替原来的官职名称。
当然,除了帝王等上层阶级需要避讳之外,还有一些避讳原则需要遵守。比如古代想要在朝廷任职,就得清楚自己长官的名讳,同时长官祖父等人的名讳也需要知道,以此避讳。其次,还要避圣贤的讳,比如孔夫子,在北宋的时候,为了避讳“孔丘”,朝廷就专门下令,凡是有“丘”的,都得以“某”来代替。
最后,就是要避家中长辈的讳。比如杜甫的父亲名“杜闲”。大诗人杜甫为了避“闲”字,虽然一辈子不停地写诗创作,但他的诗中从来没有“闲”字。因为在过去不避长辈的讳,视为不孝。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它涉及的群体不大,就算是帝王的讳名,也可以避免,毕竟帝王的讳就那么多,跟人们的生活相关性不大。当然,有时候也会发生让所有人都尴尬的事情,那就是明朝的朱元璋之姓,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事物产生了冲突。
“朱”与“豕”这个事物就是“猪”。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有驯养猪的记载了,因此猪这种生物在古代是人们的生活资料,可以说没有朱元璋的时候,人们就要以它为食。因此,不可能半路上出来一个朱元璋,所有人都不能再养猪或者杀猪了,毕竟这是关系民生的事情。
要说现在,可能人们不吃猪肉,还有其他的食物可以代替,比如牛、羊等。但在明朝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不是游牧民族,所以不怎么吃羊。而牛更是不可能成为食物了,因为古代的牛跟农耕息息相关,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关系国家的稳定,所以古代有杀牛犯法的法令。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能依靠吃猪肉来补充肉食了。
但问题是“猪”跟“朱”犯冲突,朱元璋作为一个帝王,不可能改姓,但也不能让百姓说“猪”,不然百姓杀猪,谐音“杀朱”,是否是想造反呢?所以朱元璋思来想去,开始翻阅古籍,寻找应对之法。
最后,他真的找到了方法,那就是用“豕”字代替。这个字读“shi”,三声,本义为猪。此字在商代时期就有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为象形字。因此仔细看这个字就会发现,其形状就是一个立着的“猪”,有长吻、大腹、四蹄、尾,跟猪的整体平面样貌一样。
因此这么看来,“豕”字就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法。而从这以后,明朝的百姓也就专门以“豕”字做“猪”称呼。其实,关于“猪”的其他称呼,还有很多,比如“豚”。而这类称呼不止明朝有,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里面就专门写了“丰年留客足鸡豚”,这里的“豚”就是猪肉的意思。当然,不管怎样,都是一种称呼而已,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讲究了,不过该学的知识还是要学。
结语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统治,避讳是无可避免的。但无论是姓氏,又或者其他,这种不威胁人们的生存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毕竟百姓也知道天家威严不可侵犯。但像朱元璋这种姓氏问题,一旦发生了冲突,百姓也不可能不吃猪肉,毕竟牛肉、马肉这类食物,更是不能吃,关系到农业与战略资源。
所以朱元璋势必要让步。但他不可能改姓,也不可能做出很大的让步,否则就不利于皇家统治,所以“豕”豕最好的代替字。不得不说,汉字的文化总是博大精深,一般的文字或许除去“猪”字,就没有其他字代替,但汉字依旧可以用其他看起来完全不相关,但意思完全一样的字进行替代。由此可见,汉字的文化绝对不止于现在了解的表面内容,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