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需要“洋”裁判!

九楼西侃足球 2025-04-28 10:09:27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关于裁判的问题最是外界球迷讨论的焦点。

尤其是在本赛季中,裁判的判罚以及VAR的使用在过去的9轮比赛中成为了绝对的主角。

每一场比赛的结束必定伴随着外界球迷对于裁判的吐槽和指责以及质疑。

无独有偶,在中国篮球界同样如此。

而近日,在杭州奥体中心进行的一场CBA比赛中,篮协邀请到了保加利亚的裁判前来执法。

这场比赛,这位洋裁判直接打脸了整个中国篮球,包括球员,教练,官员和球迷。

在这场比赛中,洋裁判霍罗佐夫吹响了25次哨子,但是却做到了0失误。

赛后的评分更是达到了9.6的高分。

比赛中,更是吹罚果断,不惯着球员和教练员,直接体现出了高水平的吹罚能力。

外界球迷也开始从裁判的问题上转变为聚焦球员,曾经以为自己喜欢球队中球员的实力很强,但是换了裁判过后,没有了滤镜,这些球员才展现出了自己的坏毛病与真实力。

这样情况的出现,也杜绝了赛后各方面寻找理由借口的声音,外界的球迷也减少了对于争议。

这正是给中国足球提供了一种思路。

其实,中国足球并非没有启用外籍裁判的案例。

最早在2019年时,中超联赛就已经实施了邀请外籍裁判执法的事情。

并且,随后在2020年时,中超再一次邀请了外籍裁判执法,这两次邀请外界裁判执法的情况显而易见的获得了外界球迷的认同。

但是,在上赛季中,中超联赛再一次做出邀请外籍裁判的决定,但很可惜,仅仅一轮过后,外籍裁判便离开了中国,这也令外界球迷产生了疑惑。

根据经验来看,外籍裁判的介入,其实可以有效的掌控球场之上的吹罚节奏,也可以很好的缓解赛后外界球迷对于比赛争议的讨论和质疑。

唯一梅总不足的是,我们邀请的外籍裁判大部时间都在吹罚关键的保级和争冠战斗。

按照本赛季联赛进程的情况而言,我们应该全面的启动外籍裁判介入吹罚比赛,在主裁和VAR的任用上应该大力的使用外籍裁判。

这样才能够短时间内使中超联赛回归到相对无争议和公平的环境中。

不过,利用外籍裁判执法毕竟是短时间的手段,因为不论从金钱还是中国裁判的发展来看,这样的操作都不应该得到持续。

最根本的改变其实应该是在提高我们本土裁判的执法能力后,树立裁判的威严,引导外界球迷正确认识裁判判罚的标准。

事实上,当前作为我们本土的裁判,马宁在过去一直都是争议与荣誉并存的典范。

在执法过程中,马宁并不是一个机器人,不可能做到毫无瑕疵,这样的执法结果,在长年累日之下与外界球迷的宣扬下直接成为了中国足球臭名昭著的裁判。

然而,马宁在国际社会中的执法地位却很突出。

他不仅仅成为了中国裁判的代表人物,被亚足联委以重任,更是代表着中国足球站在了上一届世界杯的赛场上。

在未来,马宁可能再一次代表中国足球出现在美加墨的世界杯舞台上。

此外,就在近期,亚冠的1/4决赛中,川崎前锋3-2击败萨德的比赛里,马宁执法了120分钟的比赛,吹罚节奏控制良好,没有掏出任何的一张红黄牌。

这样的表现与国内吹罚高下立判。

对于这个情况,外界球迷以及对于马宁质疑不断,他们调侃马宁在国外参与赌球,或者在国外怂,或者在国外没任务在国内带任务。

这些言论很大程度上并非站在事情的根本上来发表意见,就是单纯的对于马宁拥有敌意和针对。

要知道,其实对于马宁这类裁判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比赛中球员所展现出的能力和问题。

在国内,大部分球员基本功粗糙,足球意识浅薄,毫无预判的能力,往往比赛中鲁莽出脚,甚至是伸手,这样问题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

因而,对于中国足球的问题,我们很需要短时间内集中外籍裁判来吹罚所有比赛,这无疑会使得外界球迷减少对于裁判的质疑,树立对于裁判的信任,开始关注自身球员的能力和反窥自己支持球队的问题。

0 阅读:88

九楼西侃足球

简介:有温度 有深度 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