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四战之地,四面出击,没个主攻方向,没有明确战略,强盛时四面惹事到处树敌,弱时四面挨揍!从晋开始就是魏家的私军,只是吴起指挥下就更加厉害,魏武卒的没落实际是统治阶层的腐败,好处独吞,无法对现承诺,魏国不缺钱,缺少有长远规划的领导层
不是养不起是指挥不动,魏武卒是吴起一手训练的职业化军队,名义上是魏国的实际上相当于吴起的私兵。其他六国为什么没有类似魏武卒的军队,他们的国君又不傻
四战之地要起家,不但需要自己的强大,还需要对手孱弱。比如德国的南北两个方向就都是菜鸡,东边的俄国间歇性雄起,长时间萎靡。同理曹魏除了北方有压力,东面徐州,南面刘表,西面董卓残部都没有足够威胁力。而魏国呢,东齐远不是刘备吕布之流能比的,西秦更不是董卓残部,北赵有天下第一的骑兵,南楚虽然最弱,但是也足够威胁魏国腹地的能力。最关键,都这样了,中原还不能统一,韩国一直卡着,让魏国完全没办法专心一个方向。所以魏国虽强而不可能统一,因为你看到吞秦可无后顾之忧,别人也看得到。绝对不会让你安心消化这块肥肉。
别说是那时候了,就是现在,那么小的国土面积,如果没有世界一流的工业和科技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养一支5到10万人的装备顶流的职业军队试试,魏武卒的问题是它需要相当的土地来构成家产,否则是支持不起的。而以魏国的土地和所处的四战之地环境,所需要的大量魏武卒是养不起的,这个矛盾无解。
强大的军力需要足够的国力支持,魏国自从魏文侯死后,逼迫吴起逃往楚国,魏军也就因此而失去了灵魂。魏惠侯志大才疏,秦国还没有彻底干掉,又把目光瞄上了赵国韩国,围魏救赵,先后两次败给齐国元气大伤。楚国在吴起的带领下也不断进攻魏国。最大的伤筋动骨是秦国在商鞅的带领下逐渐崛起反攻河西之地,魏国折损十几万精锐军卒。魏国就这样玩来玩去的把自个玩没了。
如果吴起还在,趁赵国和燕国交战,楚国也还没有变法,先把已经奄奄一息的秦国彻底干掉,拿下巴蜀,这就比嬴政时期的秦国还要强大。
可能我们是在上帝视角吧,在当时很难有一个能总揽全局的伟大人物。所以不得不佩服毛主席,在国内战争时期,他只是住在窑洞里听着各前线指挥官的汇报,就能把控中国的战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战略家。
魏国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死磕秦国,打残了秦国,却跑去中原当霸主,如果用三代人的努力占领,消化掉秦国,那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