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S.杜鲁门(英语:Harry S.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了,他几次觉得自己政治生涯走到头了,偏偏最后捡了个总统位。
靠着背视力表混进军队,坐着火车和全美国人民唠嗑,他的总统之路比戏剧还精彩。
1945年4月12日,二战胜利前夕,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永远沉睡在了这个明媚的春日。
一个时代的落幕,寓意一个时代的开始。
刚当上副总统82天的杜鲁门被紧急召到白宫,接过美国第33任总统的重担,站在世界面前。那一年,杜鲁门61岁。他下令核炸日本,见证二战结束,发起朝鲜战争,揭开冷战序幕。他在历史的巨浪中,做出一个个影响深远的决策,掌舵美国这艘巨帆,驶向一流强国的未来。在1998年的《时代》周刊杂志“20世纪总统政绩”评比中,杜鲁门排名第四,仅次于两位罗斯福,以及威尔逊总统之后。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推崇的总统,却出身草根,连大学都没上过。
农场出身杜鲁门1884年5月8日,密苏里州的一个农场里迎来了新成员,新生儿父母很高兴,但很快两人便因为取名一事争吵起来,最后,双方妥协,各取一半意见,确定了婴儿名字——哈里・S.杜鲁门。他们不会知道,这个名字今后将载入美国史册。
哈里・S.杜鲁门
杜鲁门家境一般,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家庭妇女,从小便教他阅读和弹钢琴,帮助杜鲁门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但他的父亲却沉迷期货交易,很快便将家底败了大半,只能搬家到密苏里州独立城。
在这里,杜鲁门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他读遍了城里图书馆几乎所有藏书,尤其钟爱各种名人传记。书籍丰富了他的思想,却也损坏了他的视力,小小的杜鲁门不得不戴上厚厚的眼镜。视力问题让他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1901年,杜鲁门中学毕业,由于家庭条件困难,他只能放弃大学,转报公费的军校,却因为视力太差而落选。求学失败后,杜鲁门开始辗转社会四处打工,先后当过铁路计工员、邮件收发员、银行办事员等。
生活很艰难,但杜鲁门依旧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他常常说“怕热就不要进厨房”。后来,因为老家农场人手不够,杜鲁门只能回家帮忙。但他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中。
1914年,父亲去世后,杜鲁门开始准备创业。创业过程并不顺利,第一家公司不到两年就宣布倒闭。到1917年,杜鲁门的新公司刚开不久,美国就宣布参加一战。杜鲁门被压抑多年的“军旅梦“又开始蠢蠢欲动,他果断转手公司,提前背熟视力测试表,成功混入军队,开赴法国作战。
哈里・S.杜鲁门
杜鲁门的这次决定让他错失了成为石油大亨的机会,就在转手后不久,他原公司的钻井台便发现了巨大的油田。可这次参军,也成为他走上权力巅峰的契机。
阴差阳错进入政坛在军中,杜鲁门作战勇敢,也有谋算,混到了一个小头目的位置,他的队友们都很信赖他。杜鲁门在军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给一个叫彭德格斯特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战结束后,杜鲁门退伍复员,1919年,他和暗恋多年的伊丽莎白・华莱士结婚,两人很快有了个可爱的女儿。为了养活一家人,杜鲁门先是和朋友做服装生意,结果没多久遇上经济大萧条,服装店倒闭。
正当杜鲁门走投无路之际,一位战友找上门来。他叫吉姆・彭德格斯特,两人曾并肩作战,杜鲁门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领导能力让吉姆对他颇有好感。听闻杜鲁门的困难后,吉姆建议杜鲁门去政坛碰碰运气,他的叔叔是密苏里州民主党的掌权人物。
有彭德格斯特集团的支持,杜鲁门在1922年正式成为密苏里州杰克逊县法官,这一年,他已经38岁,终于正式走上政治舞台。因为表现出色,他连任两届,但在1934年届满后,杜鲁门只能另谋出路。他本想继续参选密苏里的州长,但彭德格斯特拒绝了他,因为他们已经有中意的人选。
哈里・S.杜鲁门
那时杜鲁门已经50岁,他本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头,便打算告老还乡。但没想到倒霉了半辈子的杜鲁门,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幸运女神。
彼时彭德格斯特正在物色密苏里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候选人,但选了几人都不满意,这时,他们想起了杜鲁门。原本想参选州长的杜鲁门,就这样阴差阳错参加了联邦参议员的选举。
杜鲁门以前的工作主要是行政类,但参议员的工作却涉及到立法,这是杜鲁门比较陌生的领域。尽管如此,但杜鲁门还是凭借过去的执法经验和彭德格斯特的支持,成功当选参议员。
不过,杜鲁门成为参议员后,却备受同僚排挤,有人称他是“彭德格斯特袖子里的参议员”,暗指他是个傀儡。对此,杜鲁门没有反驳,只是每天都最早一个来到办公室,努力适应新工作,还常常去国会图书馆借书,努力充实自己,以弥补自己在学历知识上的不足。而且,虽然他依旧和彭德格斯特保持联系,但从不拿这种关系徇私舞弊,渐渐地,杜鲁门表现出的能力,让质疑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1940年,第一任期满后,杜鲁门开始筹备第二任参议员的选举。这一次,杜鲁门的政治生涯似乎又要走到尽头。
政治核心圈首秀他的老朋友彭德格斯特锒铛入狱,而杜鲁门的对手正是搞垮彭德格斯特的密苏里州州长斯塔克。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不仅对手强劲,就连总统罗斯福都不看好他。罗斯福在选举前就曾找到杜鲁门,表示已经安排好另一个职位,希望他能主动退出参议员选举。但杜鲁门礼貌而强势地拒绝了。他非要参加这场看似毫无希望的竞争。
没人看好他,他仍努力地奔走在竞选途中,为了节省旅费,他常睡在汽车里。在这场关键性的竞选中,杜鲁门曾经当法官时积累的政治资本为他取得了微弱的优势,最终杜鲁门赢得竞选。
不久后,二战爆发,全球局势紧张,美国也在加紧备战,军费支出大幅增加。杜鲁门发现,在国防建设中存在许多浪费现象,于是建议调查。
哈里・S.杜鲁门
1941年,参议院根据杜鲁门的建议,成立了“国防计划特别调查委员会”,杜鲁门被命为该会主席,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杜鲁门为美国省下了150亿美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到1944年,美国的国家GDP也才2198亿美元。
杜鲁门虽然有才干,但还没有被纳入罗斯福的亲信范围,更别说踏足权力中心。而他能成为副总统,颇有点“运气”的成分。
“捡来”的总统1944年,罗斯福第4次竞选总统时,他原本的副总统候选人出现问题,两个候选人都因为过于极端的政治倾向被政党抛弃,这时,中立且低调的杜鲁门被推选为副总统。
在罗斯福的光芒下,当副总统的杜鲁门并不引人注意。直到罗斯福骤然逝世,杜鲁门顿时被推在闪光灯下。他形容那一刻的感受,“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太阳,都落在了我的肩膀上”。
尽管有人嘲笑他是“捡来的总统”,但杜鲁门不以为意,只是继续做好罗斯福维未完成的工作。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日本发出劝降警告,他语气强硬,“除非日本的军事力量被摧毁,否则这个世界不会获得和平。”
在日本无视警告,试图继续负隅顽抗时,美国军方向他报告,如果不用原子弹,那么可能会有百万士兵死在日本,而这场可怕的战争也将会推迟到1946年结束。杜鲁门听取报告后没多久,便果断决定动用原子弹。
一颗“小男孩”,一颗“胖子”相继在日本本土爆炸,百万盟军同时剑指东瀛诸岛,日本终于承认自己走到穷途,宣布终战。
尽管刚上任时,杜鲁门常被质疑,不能很好地完成罗斯福的工作,但杜鲁门一系列轰炸日本、建立联合国的措施,树立了美国的“大国领袖形象”,逐渐赢得民众的信心。
杜鲁门奇迹到1948年,杜鲁门决定参加连任竞选,用自己的实力真正赢得总统之位。
当时他的主要对手是共和党的纽约州州长杜威,此人不仅有人格魅力,而且政绩也比较出色。反观民主党的杜鲁门,党内选举都比较吃力,后期总统竞选时经费更是严重不足,和杜威相比,杜鲁门的经费落后了整整20个百分点。
哈里・S.杜鲁门
如此巨大的差距,让全美上下几乎都沉浸在“共和党必胜”的氛围中,连杜威都对杜鲁门不以为意,以为自己稳操胜券。
杜鲁门深思熟虑许久,决定来一场深入民众的大冒险。他沿着铁路,从东海岸一路行驶到西海岸,他的火车在西部大草原的每一个站点停留,即使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他常常在火车尾端拿着喇叭向选民们宣讲他的主张,为了让选民听懂,他往往使用最简单直白的词语,有时甚至是粗话。但正是这份粗俗,让美国总统和民众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杜鲁门的接地气,成为他制胜的关键。
选举揭晓的时刻越来越近,杜威还仅仅只是在大城市中侃侃而谈,杜鲁门已经沿着铁路线绕行了大半个美国,行程达到31000英里。
哈里・S.杜鲁门
有人嘲笑杜鲁门的“愚蠢”,完全不看好这种笨拙的拉票方式。《芝加哥论坛报》甚至提前把“杜威打败杜鲁门”的头条报纸印好,他们信心满满地以为结果不会出错。当最后的答案公开,所有人大吃一惊,杜鲁门用最朴素的方式,赢得了最多的民心,创造了“杜鲁门奇迹”。
票数揭晓的那天,杜鲁门拿着那张猜错结果的报纸哈哈大笑,这一幕被拍成照片,至今仍悬挂在《芝加哥论坛报》主编的办公室里。
杜鲁门被民意推上台,却也因民意被迫下台。
其中的关键转折点,就是朝鲜战争。
主动退出竞选1950年,朝鲜突袭韩国,韩国不得不向美国求援,杜鲁门在没有经过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命令麦克阿瑟入朝作战。这一举动开创了总统“先斩后奏”调动军队的先例,此后美国总统发起各种海外战役时总以此举例,当作“应对海外紧急情况”的借口。
尽管杜鲁门一再强调,让麦克阿瑟不要靠近鸭绿江,扩大战场,但狂妄的麦克阿瑟却一再挑衅我国边境,百万志愿军入朝,让朝鲜战场形势发生逆转。杜鲁门一气之下撤回麦克阿瑟,换上李奇微。这一举动被美国认为是软弱和妥协的象征,杜鲁门的支持率直线下跌。到第二期任期期满,杜鲁门主动宣布退出总统竞选,退休回家养老。
哈里・S.杜鲁门
尽管杜鲁门在任期间,大部分人觉得他的政策并不出色,但直到他卸任后,人们才发现他的政策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比如他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给西欧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使欧洲各国能快速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以及他在外交方面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定下了扩张美国势力,遏制苏联发展的基本外交策略,他的主张也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些政策使得美苏的战时联盟破裂,两国从此进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期。
杜鲁门的政策对世界也许是不公平的,但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他的举措奠定了美国战后的霸主地位,其影响力非常深远,这或许也是他为何能在20世纪的美国总统中排名前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