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越军得知27军老军长的儿子在猫耳洞:活捉或击毙王镇疆!

虾兵械将 2025-03-10 12:19:38

1987年,中越老山对峙期间,越南一侧的指挥官收到了一则“天大的喜讯”。

对面的中国军队的27军80师238团,由于团长和其他军官外出执行任务,团部仅剩下副团长王镇疆一人坚守,指挥体系似乎空虚,为越南军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突袭机会。

更让越南人欣喜的是,238团所属的27军,正是王镇疆之父王老将军曾经战斗过的老部队,而且王老将军还曾担任过27军的军长。

(中越战争期间的中国军队)

越南指挥官因此认为,如果能在战场上杀死或俘虏王镇疆,那么238团的军心和士气必将遭受沉重打击,甚至整个27军都会受到波及。

于是他对部下下达了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必须完成杀死或俘虏王镇疆的任务。

可让这位指挥官始料不及的是,正是因为这条命令,导致他至少失去了几百名手下。

当时,中越边境的环境十分恶劣,热带雨林茂密,湿气重,蚊虫多,几乎集结了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所有不良体感。

在这样的环境下,越军指挥官一度抱怨连天,希望能够尽早完成任务,拿下王镇疆,并以此获得前往后方休整的机会。

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中国这方,越南军官梦寐以求留在后方的机会,却被同样是军人的王镇疆亲手放弃了。

(当时的中国军人)

王镇疆是王老将军的独子,按照当时的中国军队规定,独子可以不必前往战场。因此,他本有机会在安全的大后方享受平静的生活。但面对这样的机会,王镇疆却一口回绝了:“因为是军长的独子,所以更应该亲赴战场!”

这样的决心和热血,也得到了王老将军的肯定。在部队开拔的当天,王老将军亲自将儿子送上了战场,看着儿子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九死一生,也走向了身为军人能够拥有的最高荣誉的殿堂。

(中国军人)

然而,打仗除了荣誉和热血以外,还需要有运筹帷幄的规划。那时的王镇疆初入战场,面对严峻的现实,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中越边境中潮湿艰苦,衣服在这样的潮气侵染下,甚至一穿就破,战士们只能裸露着肌肤,没日没夜地忍受着太阳的炙烤。

与此同时,补给也经常因为敌人的袭击而中断,缺衣少食的困境成为了每一个军人都要面临的难题,生活极为艰难。

(当时中国军人普遍住在猫耳洞中)

这些困难都被王震疆看在眼里,想到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受苦,他的心里总会涌起一丝丝的苦涩。

但其实那时的他生活比战士们更加艰难,除了一样的恶劣环境和食不果腹的艰辛外,作为团部唯一的一名军官,他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几乎无人可以分担。

此外,由于前面所讲的原因,他还要面对越南人层出不穷的暗杀和偷袭。因为越南人的极度重视,他所面临的生命威胁远远超出了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这样的困难,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或许都难以接受。但王镇疆却毫无怨言。

(当时的环境十分艰苦)

他总是会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坐在猫耳洞口,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冥思苦想着战场上的破局之道。

他不仅要考虑如何抵御越军的突袭、保护自己和战士们的生命安全,还要时刻思考如何保持部队的战斗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中国军人)

1987年11月24日凌晨,王镇疆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大考,由于部队指挥系统的失误,238团所守的18号通道阵地遭到了越军的突袭。敌人怀着满腔的狂妄向中国军队杀来,希望以此打开突破口,进逼指挥部,俘虏或杀死王镇疆。

为了不让越南人的阴谋得逞,当时团里的新兵李少云在双腿被炸断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洞口,以精准射击毙敌多人,最终,血洒疆场,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

等到战斗结束以后,当卫生员抬着浸透鲜血的担架进入指挥部时,王镇疆望着战士的遗体,久久不发一言。

突然之间,他又猛地背过身去,只因为他不希望战士们看见自己的泪花。

他知道这是战友血的牺牲,他更知道这样的牺牲本可以避免,都是由于军官的指挥失误才最终酿成大祸。

于是,他连夜制定了“四铁律令”:遇敌袭必须5分钟内上报、伤员后送通道24小时畅通、火力支援梯次配置、指挥层级扁平化管理。

(中越战争)

这些铁律果然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一天之后,八里东山阵地迎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越军突然向中国军队发难。

枪炮声震动着238团的整个震动着指挥部,面对这些如潮水般涌入的越军,王镇疆临危不乱,果断下达命令集中全团火力,实施覆盖打击。

(炮兵在当时作用巨大)

由于越南军人普遍有过游击作战的经历,机动性强,战术十分灵活,又极为熟悉当地地形,王镇疆鉴于这种情况,决定充分发挥中国军队的火力优势,先以大口径榴弹炮驱敌,待越军溃退时再以迫击炮梯次收割。

而这样的战术很快就取得了成效,刹那间,整个中越边境阵地都被越南人鬼哭狼嚎吞没。

(中国军队的炮兵在当时作用巨大)

而到后来,王镇疆更是开创性地提出了“冷枪冷炮”战术,给予了越南军队极大的杀伤。

此时此刻,越军再也不敢狂妄地宣称要击毙或者俘虏王镇疆了。他们早已认识到了这位将门虎子的可怕之处。

参考资料:

1、云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对越自卫反击战》

2、人民网《烈士祭:虎门到老山 记中国崛起路上的13场战争》

1 阅读:760

虾兵械将

简介:武器装备,军事小百科,尽在虾兵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