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9日,为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北平的数千名学生发起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从而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也是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之后,知识分子登上了抗日舞台,在抗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进步青年之一,他的名字叫郑天翔。新中国成立后,郑天翔曾担任北京市委书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务。那么,他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郑天翔出生于1914年,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人,早年时期,他主要在家乡一带求学,后来转入北京市立第一中学、北京师大附属中学学习。郑天翔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很好,1934年,他考入了南京大学,成为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
1935年,郑天翔转入清华大学学习,也是这一年,他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6年,郑天翔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年底,他加入了我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郑天翔前往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结业后留在陕北公学同学会工作。
1938年,郑天翔被调到晋察冀根据地,进入北岳区宣传部工作。期间,郑天翔广泛宣传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壮大了北岳区的抗日力量。1943年,郑天翔又被调任阜平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也是这一年,29岁的郑天翔成为聂荣臻的秘书,协助聂荣臻开展相关工作,并成为聂荣臻身边的得力助手。
解放战争时期,郑天翔奉命返回家乡,他积极做好统战工作,团结了当地的干部。后续郑天翔又担任了华北局宣传部宣传科长,为解放华北地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郑天翔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担任了包头市委书记、市长。1952年,他又被调到北京,担任了北京市委常委兼秘书长、市委副书记等职务,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以及首都的建设,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郑天翔也受到冲击,但他意志坚定,一身正气,勇敢地与造反派作斗争,保持了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1975年,郑天翔重新复出,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致力于秩序的整顿,努力减小“四人帮”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
粉碎“四人帮”后,郑天翔迅速受到重用,1977年,63岁的郑天翔担任了北京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任职期间,郑天翔努力消除“四人帮”的影响,配合市委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层面,为后续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郑天翔又被调到七机部,担任了七机部第一副部长、部长以及顾问等职务,他也迅速恢复和整顿科研生产秩序,组织领导调整与整顿工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继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3年,69岁的郑天翔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一职,成为一名副国级的干部。任职期间,郑天翔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积极推进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的建设,为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司法工作的完善与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晚年的郑天翔依然关心我国的司法事业建设,并积极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13年,郑天翔因病去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