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亡于厂卫......
在明朝的历史上厂卫制度非常有名,尤其是锦衣卫,明朝初期他们无孔不入,制造了诸多的惨案,文武百官更是闻之色变,“诏狱”成为了绝命的代名词。
锦衣卫虽然备受文武百官痛恨,但因为有皇帝作为屏障,使得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特权,无形中促使他们对皇帝死忠,历代锦衣卫总指挥使明知这个职位不得好死,但依旧心驰神往。
有意思的是,明朝末年锦衣卫的人数一度达到了15万之多,可是大明朝灭亡时他们却似乎没有存在一般,那么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去了哪里?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锦衣卫不知所踪?公元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之后药石无用而驾崩,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称帝。同一时间陕西一带饥民暴动,明末农民起义拉开了序幕,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慢慢崛起。
登基之初,崇祯皇帝大力整治朝廷阉党,尾大不掉的魏忠贤本以为能够像控制天启皇帝一样控制朱由检,结果却棋差一着被崇祯皇帝反将一军。
不仅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甚至还在离开京城的途中自杀身亡,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大力启用东林党人,决定中兴大明恢复往日的繁荣。
可惜的是,崇祯皇帝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魏忠贤一死便无人能够制衡东林党人,这些人结党营私损公肥私,使得大明朝的财政收入全都进入了他们的腰包。
外部有女真人虎视眈眈,内部有农民起义军不断滋生,无奈的崇祯只能加重老百姓的赋税,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恶劣的循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纷纷起义,恶化的起义军又促使崇祯皇帝不断征收赋税。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崇祯皇帝虽然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但是在他的统治下老百姓却生活的水深火热,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陕西一带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体系,随后挥军东来威逼北京城。原本以为靠着高大的城墙,崇祯皇帝可以支撑到援军的到来,结果却事与愿违。
城墙虽然高大崇祯却无人可用,李自成轻而易举地打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一步步走上了煤山,选择在一棵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大明朝统一的局面宣布结束。
根据一些相关资料的记载,崇祯皇帝自杀时锦衣卫的人数足足有15万之多,可用之人也有好几万。
锦衣卫的职责就是保护皇帝,为皇帝的需求提供帮助,可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似乎锦衣卫没有什么动静可言。
15万锦衣卫虽然不如李自成的农民军多,但毕竟受过正规的训练,若是团结起来击退起义军也不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不出来拯救大明朝呢?亦或者15万人都去了哪里。
一部分坐山观虎斗当墙头草锦衣卫成立于洪武二十年左右,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立,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给皇帝服务,提供所需要的情报与执行力,以保障制衡百官、稳固皇权。
朱元璋执政中期锦衣卫的发展如日中天,著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皆是出自他们之手,权力之大前所未有。不过,后来为了平息文武百官的不满,朱元璋不得不将锦衣卫废除。
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注定锦衣卫不会就此消失,事实也的确是如此,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为了稳固朝局、巩固统治再度启用了锦衣卫制度。
相比于洪武年间的辉煌,永乐年间锦衣卫的势力与影响力丝毫不弱,他们是朱棣手里的一把刀,只要皇帝不发话就没人能够限制他们,迎来了发展的又一巅峰。
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锦衣卫的发展与生存全部凭借皇帝的一时喜好,当皇帝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就会被弃之不用,甚至还因为此前的所作所为被百官群起而攻之。
永乐皇帝之后,锦衣卫的影响力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到了后期皇帝为了限制锦衣卫的发展先后设立的东厂与西厂,两厂的出现使得锦衣卫的权力被无限弱化,甚至还成为了两厂的“走狗”。
任何的事物都有一定的“伴随性”,皇帝重视锦衣卫,锦衣卫自然会唯命是从,若是皇帝不重视锦衣卫,锦衣卫又何谈卖命之说,魏忠贤时期东西两场完全压制了锦衣卫,为后来他们不去救国埋下伏笔。
锦衣卫的最后一位都指挥使叫做骆养性,他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在东林党、两厂之间左右逢源,畸形的生存环境也让他没有太多的爱国情怀。
什么样的上司就会有什么样的手下,因此李自成打来的时候,崇祯皇帝屡次让骆养性去救援,可后者却以各种理由选择静观其变,任由李自成攻入北京城。
不久之后,原大明朝的诸多官员纷纷向李自成纳投名状,骆养性便是其中之一。李自成不齿明朝官员的种种作为,屠刀之下杀了很多人,但骆养性却凭借三万两白眼捡回了一条命。
当然,投靠李自成仅仅是他的权宜之计,当多尔衮率领八旗铁骑攻入山海关进入北京城时,骆养性又选择投靠了满清成为了清朝的官员,晚年也算是得到了善终,他手下的锦衣卫也进行了相应的改编。
明朝之后有南明崇祯皇帝自杀后,明朝虽然失去了对中原大地的统治,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覆灭。北京城被攻破后,有一部分朱明皇室贵族逃离了北京,来到了陪都南京。
他们在南京建立南明朝廷,以朱由榔为皇帝对抗北方的清军,而保护后来的永历帝去南京的就是另外一部分锦衣卫,他们的首领名字叫做马吉祥。
根据《南疆逸史》记载,马吉翔算是锦衣卫“最后一位”锦衣卫指挥使,他原本只是一个小头目,但因保护永历皇帝有功,后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
当然,他一边是永历帝身边的耳目、眼线,一边又是南明朝廷的权臣,相当于早期魏忠贤一样的存在。
南明朝廷并没有存在太长时间,当八旗军队、吴三桂的大军南下时,朱由榔一路向南溃逃。
最终,吴三桂在缅甸将永历帝杀死,马吉翔此前一场战斗中被俘虏,后被清朝斩杀,而他手下的锦衣卫也随着他的灭亡结束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传奇。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无论是骆养性还是马吉翔,在李自成攻打北京时皆选择了逃跑,是非对错无法评价只留后人评说,可并不是所有的锦衣卫皆是如此,乱世中依然有英雄一样的人物。
乱世中依然有真英雄话说,锦衣卫从最初的几十个人、天子的礼仪人员,一步步发展到最后的十几万人,文武百官都为之色变的存在,一切皆赖于皇帝的宠信。
明朝后期,崇祯皇帝虽然害怕锦衣卫、东厂与西厂再度祸患朝纲,对他们限制得非常厉害,使得锦衣卫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此时的锦衣卫多是名利之徒。
简单来说,崇祯时期的锦衣卫已经没什么家国情怀了,但即使在这样的大染缸之中,依然有那么一两个人留下了自己的传奇,让后人称赞不已。
李若琏是锦衣卫众多的首领之一,他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一直都有着报效明朝的情怀,但因历史背景的原因一直郁郁不得志。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他带领麾下为数不多的人在崇文门死守。
奈何双拳难敌四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击溃了这支人数较少的锦衣卫,不敌之下李若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而后自杀殉国,临死前大喊“悲哉!何必后人知。”
孙光、刘应袭、梁清宏等锦衣卫也是好汉,他们与李自成战斗到了最后的时刻,虽然被起义军俘虏却没有投降,后来被闯王的手下杀死于狱中。
不能说这些没落的锦衣卫不尽职尽责,只能说明朝的大势已去,而且此前北京城的锦衣卫还遭到了“鼠疫”的打击,又如何与李自成的义军相抗衡。
都说明朝亡于厂卫制度,这句话有它存在的客观因素,但也有一丝以偏概全的味道,孟子曾说:“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枉”,无论在何时君臣关系都是相互的。
锦衣卫不受皇帝的待见,爱国情怀自然会一点点被消磨殆尽,崇祯一朝15万锦衣卫处处受到打压,乱世中又有谁愿意为崇祯卖命呢?这也算是另一种因果循环吧。
洪武年间、永乐时期,锦衣卫有多么的辉煌,明朝末年、崇祯时期,他们就有多么的凄凉,这便是锦衣卫最终结局,即使清朝初期依旧有锦衣卫存在,最后也依然没能逃过消亡(撤销)的命运。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