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江西妈妈自虐」事件:为啥要把自己活成子女的仇人?

民宿主厨 2023-09-15 12:37:47

01

刷视频,看到一个江西女孩拍摄的妈妈的背影。

大夏天,外面四十摄氏度。

不远处就是一大片阴凉地,可她妈妈偏偏蹲在大太阳底下拔鸭毛。

女孩心疼妈妈,喊她进来到大厅里拔。不仅凉快,她叫上姐姐一起拔还能节省点时间。

她妈翻了个白眼,骂她们“矫情”。

女孩被噎了一口,剩下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像我妈这种没苦自己找苦吃的性格,我真的极度讨厌。

其实我跟我姐很想也很喜欢在阴凉处慢慢地拔鸭毛,但是我们都不敢也不想去说了,因为知道她的性格是这样。

我妈是我见过最不会调节情绪的人,只要没按照她的步骤做事,她就会一下子暴躁起来,开始骂人。

天天出去干活,然后回家做饭好累,又开始发脾气。

小时候没办法,现在早就不需要她去干活了,天天轮番劝她,说了几亿遍不要去养那么多鸡鸭鹅,不要种那么多菜,两个人在家吃不了那么多。

根本不听。

依旧天天去干活,累得要死,又没意义,身体越来越差,动不动生病就去吃药。

她赚的一点钱都给村里的卫生院了。”

评论区里,一片共鸣。

“我婆婆,她儿子做了一大桌菜,炖鸡鸭猪蹄啥的,荤素都有,她偏偏拿着馒头去厨房啃了半个洋葱,说她吃饱了。”

“有洗衣机不用,必须手洗来彰显勤快,还要逼我手洗,用洗衣机就骂我懒。”

“给我妈过生日,特意点了烧烤,一家人在一起撸串,结果我妈自己去拿剩饭拌菜汤吃,拦都拦不住。”

……

有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父母那么热衷于吃苦呢?

想着也许是他们苦惯了,即便现在条件变好了,也舍不得享受,改变不了曾经的习惯。

但这些年,越发觉得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02

有个孩子在知乎上问,“为什么我的母亲从来都不快乐,而且总是轻而易举地夺走全家人的快乐?”

答主@狐狸 一语中的:

“老一辈的人,似乎特别喜欢‘自虐’,然后用‘自虐’的成果来彰显ta的伟大,最后用ta的‘伟大’来指责你。”

比如,几乎每个人都亲历过的一件小事。

父母为了把鱼肉让给孩子,说自己喜欢吃鱼头,孩子信以为真。

他们吃了一辈子鱼头,临终前却对孩子吐露真心:我不喜欢吃,我那么做都是为了省下来给你吃。

故事外的我们,都会为父母的牺牲而感动。

可故事里的那个孩子呢?

父母累积了一辈子的委屈,也变成了孩子余生的内疚,如鲠在喉。

吃鱼头不吃鱼肉的潜台词,无非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欠我的,所以你必须好好听我的话,将来报答我,孝敬我,否则你就是对不起我。”

@狐狸 讲了一个更值得探讨的故事。

一个老人,非常热衷节约用水。

正常人的节约,无非是避免浪费,及时关掉水龙头,宗旨是“该用就用,该省就省”。

但这位老人是怎么做的呢:

洗脸刷牙后的水用来洗菜,洗完菜的水用来洗衣服,洗完衣服的水用来拖地,剩下的水用来浇花……

最后,整个屋子里都是污水的味道,花盆里的植物也因为长期的碱性水浇灌而枯萎。

可老人的家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算贫困,远不值得为水费如此苛刻。

后来@狐狸 和老人子女闲聊,知道了三件事:

1、老人和老伴在一起生活时并不这样;

2、老人独居时也没这样;

3、只在老人被儿子接到家里住之后,才开始变得如此“自虐”,并经常跳脚指责小家庭铺张浪费,不会过日子。

后来演变成,当小家庭确实在浪费时,老人光明正大地指责;

当小家庭处处注意节省正常用水时,老人就降低自己的用水标准,用“自虐”般的节省把子女的正常用水“衬托”得很浪费,然后再正大光明地指责。

事情发展到这里,@狐狸 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哪怕小家庭把用水标准降到和老人一样自虐的程度,老人还是会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来指责他们不会过日子。

再回到那个提问,“为什么我的母亲从来都不快乐,而且总是轻而易举地夺走全家人的快乐?”

答案很简单,牺牲感,在任何关系中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它就像一道水坝,无形之中提高着你的道德筹码。

他的母亲并非故意夺走自己和家人的快乐,事实上,她做那些事情时也无关快乐。

她只是想通过一些自虐行为抬高自己的道德筹码,让子女愧疚,从而获取某些其实没有意义的道德优势。

03

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之前热搜上“一碗令人毛骨悚然的豆面”事件。

山西一个孩子拍下视频,冒着热气的炉灶前,他的母亲正费力地做着当地的面食:抿尖。

这种面食,不仅做法麻烦,还是个体力活。

既要手工揉面,还要在抿床上不断推压面团,把面条挤进锅里,手被锅气烫得生疼,手腕要用劲,也会酸痛,事后这些工具的清理更加费事。

他给视频配上了恐怖片的音效,并配文“不出意外全家又要挨骂了”。

原因很简单,家里人都不咋爱吃,可他妈妈总爱做。

每次做,都会因为太累而发脾气。

一家人,连带着锅碗瓢盆,无一例外地被从头骂到尾。

这些父母,自以为是在“为孩子掏心掏肺”,事实上违心又拧巴。

他们把自己的每一项付出,都认作是在为投资家庭增加成本。

成本越高,期待就越高,期待越高,在孩子成年后就越不容易放手,越渴求着回报。

这种回报,不仅仅是金钱,还是听话、孝顺,甚至方方面面的服从。

指责打压是鞭子,植入愧疚是怀柔。

硬的还是软的,孩子总会吃一套。

04

可是被这种“牺牲”浇筑长大的孩子呢?

他们当然明白,也心疼父母的牺牲,可是他们的心里话却是:

“有时候想着要是我不存在这个世界,也就解脱了。”

“如果没有生下我,他们一定比现在过得更好。”

“感觉不到爱,我心里只有负罪感,好像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无数人感同身受。

父母的牺牲感,子女的愧疚感,会让他们觉得舒服是一种放纵,享受是一种罪过。

有人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笔债款,认为是自己的任性、贪婪,给父母添了负担。

没有索要幸福的底气,欠父母的还清就好。

如此长大的孩子,也容易把自己视作负担,自卑、懦弱,畏畏缩缩。

也有人被爸妈的牺牲感压迫着,拼命克制天性去讨好父母。

认为自己不配在阳光下行走,不配拥有温暖和爱。

自始至终,他们都觉得:

“我不配任何好的东西,只有吃苦,只有自虐,才能赎罪。”

05

为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能理解。

只是别把爱变成枷锁,让孩子一生都在承受愧疚和难堪。

想起伊能静在生下女儿小米粒后暂时退出娱乐圈,有网友用“每个妈妈都会有的牺牲”来评价她。

她当下反驳: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并没有为孩子牺牲任何东西。”

“孩子也没有要你牺牲什么,他要你快乐。”

所以,别做那个拧巴又委屈,把自己活成孩子仇人的父母了。

试着做一个和孩子抢着吃冰淇淋的家长;

试着做一个“孩子年龄小,以后有的是吃的,我不行,我吃一顿少一顿”的家长。

孩子不需要你的牺牲,TA只想你发自内心的快乐。

因为你快乐,孩子才可能快乐,才敢快乐。

11 阅读:3486
评论列表
  • 2023-10-09 16:35

    有些老人没有金钱,社会地位,学历,阅历的优势,就只能从道德角度高子女一头,否则会觉得自己很失败。那种失败感,每个人都会体会,因为一代总比一代强,只不过表现形式和应对策略不一样。

    卖女孩的小火柴 回复:
    首先会觉得自己不如子女是失败的父母,本身就是失败的,,子女比自己强,不是更有成功感么
  • McCoy 13
    2023-10-09 21:15

    这种我觉得还好,情绪自虐的父母是真的地狱,我小时候自杀过四次,每一次我都觉得,脱离父母就解脱了。但孩子怎么可能脱离得了父母,长大之后一度也很偏激,后来遇到很多人和事,就学会自我和解了。

  • 2023-10-09 11:34

    我从来不去管他们,父母很爱这样折磨我,你们的还好是折磨自己,他们是折磨我:夏天不让用自来水,洗衣机,空调,甚至喝水都要我去外面挑井水。我21岁房间才刷了白墙,有了衣柜空调和新的床,但我父母房间一直有新床电视空调梳妆柜,还说我家是村里有钱人……夏天干了活(逼着用土灶烧3锅水全家5人用,我94年的,汗如雨下)去二楼洗个澡,被我妈开门大骂浪费热水……小时候就经常打我出气,冬天泼我一身水,半夜踹我下床,题目太难按着我在地上打,初中忍无可忍狠狠和她打了一架,妈的有病[捂脸哭]长大后老希望我赚60万一年,我其实是有的,但直接和她分开,不回去看她。好的母亲旺三代,我和我儿子处得就很好,娃聪明脾气好也活泼,他考几分从不告诉我,作业和书包也自己管理,现在一年级老师说他99分,我就夸他:小老弟,很厉害呢!我告诉他,国内高考希望不大,我可能安排他走职业道路,不用和别人比学历,自己有本事就好,他爸爸也同意了。同时我也常和他爸爸聊,未来生活压力大,孩子结婚晚,甚至不结不生,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别老一套叨叨叨,我要发脾气的[呲牙笑]

    是谁 回复:
    小孩子的话大学还是得读,学历是门槛,教育水准只会越来越高
  • 2023-10-07 05:14

    可以理解,但做人要懂的自辨是非

  • 123 5
    2023-10-07 16:2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尊重他人。不过这两年网络上的针对华人家庭观念的宣传挺多的,熊孩子坏亲戚坏老人,伴侣你杀我我杀你,父母对自己差的叫悲惨童年对自己好的叫苦难教育。

  • 2023-10-06 04:08

    吃苦是福呀 就怕子女吃不了苦 就应该从小培育 不能给一点享福的机会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老师不是这么教的吗

    堂堂正正做人 回复:
    那你还不丢掉手机搬到深山老林里去吃苦[得瑟]
    tb5456528 回复:
    能吃苦就多吃点[呲牙笑]
  • 2023-10-06 16:58

    沟通有问题

    不点赞不转发不关注 回复:
    有的人就是固执。
  • 2023-10-06 18:59

    同款,我快被逼疯了

    用户52xxx19 回复:
    这是忧患意识导致,因为他们经历的年代给他们很深刻的记忆,他们只是未雨绸缪。在没必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不损耗家庭能量。
  • 2023-10-08 10:05

    孩子:可是我也不喜欢吃鱼肉喜欢吃鱼头,只是为了你们开心才装作吃鱼头。

    善于发现软肋 回复:
    我小时候真的喜欢吃鱼头鱼尾,鸡鸭也只喜欢吃翅膀爪子内脏[笑着哭]
    用户94xxx53 回复:
    根本难不倒你[得瑟]
  • 我舅舅,农行退休的,退休之前月收入八千多,现在退休金一万左右每个月。照样日子过得扣扣搜搜,路上看到水瓶还要带回家收购,手机坏了几年了,打不了电话了,照样用,用微信打电话

  • 2023-10-05 21:36

    感同身受

  • 2023-10-09 12:55

    没法子[汗]有些人不折腾一下自己就觉得活不下去了[笑着哭]

  • 2023-10-06 16:58

    出发点是好的

  • 2023-10-09 20:55

    没事,90后父母已经改掉这毛病了。等再过十几年讨论的就是:“为什么父母总喜欢抢我吃的,有什么好吃的都不给我留”之类的了吧[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