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中后期由于皇帝大多短命,所以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朝政,而作为东汉王朝统治根基的官僚士大夫集团却被排除在外。到汉桓帝、汉灵帝时士人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矛盾愈演愈烈,“党锢之祸”就此发生,士人集团深受打压、迫害。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权,何进倾向于士人集团,在袁绍的建议下谋诛宦官。并且让董卓带兵进京,增加自己的筹码,结果十常侍先下手为强,把何进剁了个希巴碎。何进被杀后,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准备逼迫十常侍妥协。宦官们在后宫中坚持不住,乃入长乐宫奏报何太后,谎称大将军的部下谋反,乘机裹胁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刘协和省内官属,劫持宫内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
袁绍与叔父袁隗佯称奉诏,杀死宦官亲党许相、樊陵,然后列兵朱雀阙下,捕杀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宦官赵忠等人,又下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指挥士兵搜索宫中的宦官,不论老幼皆斩尽杀绝,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长胡须的人也被当成宦官杀掉了。当时杀得可谓血流成河,据说为了不被杀掉,有的人不得不脱下裤子证明自己不是太监。
张让、段圭等迫于追兵,被困北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陈留王等数十人步行出谷门。入夜后到达小平津。 皇帝所用的六颗玉玺未随身携带,无公卿跟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碰到了少帝一行。
闵贡率骑兵于快破晓时追上。少帝又饿又渴,闵贡乃杀羊进上,又厉声斥责张让等人祸国乱政,并持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人惶恐不安,知道死期已到,乃向少帝拱手再拜,并叩头辞别,随即投河自尽。
这其实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政变,宦官们垂死挣扎杀了何进,袁绍、袁术兄弟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皇帝的死活,火烧宫门,攻入皇宫,杀尽宦官。其实这已经是犯了大忌,也就是东汉朝廷已经腐朽不堪,否则进攻皇宫那是什么罪名可想而知。
可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当袁绍在内宫大肆屠戮宦官的时候,董卓率领军队抵达洛阳西郊,于北邙阪下与少帝和陈留王相遇。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董卓成功捡漏,把控了东汉朝廷。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只身逃出洛阳,后来董卓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袁绍等人联合起兵讨伐董卓,天下就此陷入大乱。
士人集团一直受到宦官的打压,袁绍、袁术兄弟攻破皇宫,杀尽宦官,固然取得了士大夫集团最终的胜利。但是同时也把东汉朝廷、把皇帝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所以这场政变可以算得上汉末三国乱世的前奏!
参考:《三国志·董二袁传》、《后汉书》、吕思勉《秦汉史》
附:东汉洛阳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南、北宫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有望楼。南为朱雀门,东为苍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