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因为深爱一个异性而爱口识羞,不敢表白吗?
如果有,那段感情,总是令你难忘吧!
最深的感情,向来如此,正如你深爱一朵美丽的花朵,不敢轻易触碰,只怕不慎,花瓣会掉落。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爱”太过别扭,不值得提倡,“爱口识羞,两相耽误”不是帕累托最优解,如《神雕侠侣》中,郭襄见到杨过,爱口识羞误终身。
当缘分来临的时候,当忠于自己内心的情感,勇敢把握这段情缘,“纵然是孽缘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仿佛“得到”才是胜利“争取”才是该有的姿态。
却不知嘴上轻易说出来且能不顾后果的“爱”,是源自内心的“深爱”,还是心有不甘的“征服欲”呢?
过于直白的示爱,显得轻浮,张口就来的“情话”,又有几句是来自真心呢?我则认为比情话更高级的爱,是爱口识羞的默契。
想想看,你初次爱上一个异性,怦然心动,觉得对方越看越好看,忍不住多看对方几眼,忍不住和对方亲近,那默默的情怀,有期盼,有思念,有无限美好的憧憬,你不敢贸然示爱,怕的往往不是被拒绝,而是怕伤到对方,你总是以一种小心翼翼的姿态和对方相处。
不懂爱口识羞,嘴上越轻浮,真心越廉价,那种“见一个爱一个随口就能把‘爱’说出来”的快餐式爱情越发令人感觉到“无味”、“无趣”。00后正在觉醒:爱口识羞才是顶级暧昧,你是否有同感?
1.情愈深则言愈慎。
一个人能够同时跟多个异性说“爱”,或刚认识一个异性,还未深入了解过对方,便将“我爱你”脱口而出;对方询问他:“你爱我什么?”他总是套用惯用的“标准答案”或随意在网络上抄录一些段子给对方回复。
即便他给出的答案无懈可击,只要不是发自真心,往往是经不住检验的。
情愈深则言愈慎,当一个人真心爱着一个异性的时候,用情越深,越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所忧虑的不仅是能够得到对方的芳心,更主要的还是能够对得起对方的“真心”,他所担忧的可能是能否经营好两个人的这段情缘,故而显得越发“谨慎”,难以将“爱”脱口而出。
2.留“白”产生美。
两个人相识没几天,用直白的语言表达爱情,很快过上“夫妻生活”,彼此都不留白,很快他们就失去新鲜感,出现审美疲劳,两个人的感情也就容易变淡,最后可能就腻了,一次矛盾一场波折就可能会让两个人走到缘尽这一步。
相反,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彼此萌生浓烈的好感,他们并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在保持联系的同时相互关注着对方偷偷欣赏着对方,这会给他们更多的遐想空间,他们更容易产生光环效应,放大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也容易出现“留白效应”,适当的沉默与含蓄自持能够给双方带来朦胧的美感,增进两个人的感情,激发两个人相互窥探的欲望,最后成功捕获双方的“注意力”,让两个人彼此心心念念。
3.发乎情,止乎礼,更容易精神共鸣。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想着快速进入主题,用直白的语言示爱,用露骨的言辞要求对方一起做点夫妻之间该做的事情,他们想的不是如何经营好两个人的关系,而是如何尽快走完一段恋情的“流程”;他们在一起交流的可能是“物质生活”与“价值”,却很少有思想上的碰撞与精神上的共鸣。
相反,两个人彼此萌生朦胧的好感时,会在语言上克制行动上郑重,他们在相互表达爱意之前,不仅会关注对方的物质世界,更主要的是,他们能够交流思想,保持心灵上的交流,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够“发乎情,止乎礼”有所克制,没有贸然迈出那一步,他们给了彼此一些时间与空间,正如中国泼墨画的留白艺术,适度的语言与行为克制反而能够激发想象力与相互珍惜,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共鸣。
写在最后:
爱口识羞,不是让你“两相耽误”,也不是让你“随缘”,而是让你对爱情保持一个慎重的态度。
当然了,你有权选择吃快餐,同时,你也有权选择体验高级的“烹饪”。
爱口识羞,保持等待,情愈深则言愈慎,留“白”产生美,发乎情,止乎礼,在精神上共鸣,常是一场“爱情盛宴”,令你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