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长假,武汉黄鹤楼被评选为全国旅游景点人气榜第二名,仅次于上海迪士尼!
这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因为目前的黄鹤楼并非是古建筑,而是用钢筋水泥建造的现代建筑,黄鹤楼里面还加装了电梯。
就这么一座现代建筑,在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武汉黄鹤楼为什么能被评选为全国旅游景点人气榜第二名呢?
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了,相应地文化旅游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也就是说,黄鹤楼之所以人气爆棚,是由于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到黄鹤楼面前,登临黄鹤楼,主要看的是文化,主要是想在黄鹤楼前,感受一下那种充满乡愁、深深思念亲人的意境,至于黄鹤楼本身的建筑是不是文物,人们并不太在意。
中国古代有无数的优秀古诗,但是日本人独爱《枫桥夜泊》,并且还被日本人写进教科书中。
那么中国人最爱的古诗是哪一首呢?非《黄鹤楼》莫属。
为什么说《黄鹤楼〉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首古诗呢?
因为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注重亲情,因而当家人由于工作、求学等原因,相互分离一段时间后,彼此之间就会非常的想念对方。
而《黄鹤楼》一诗表达的是乡愁,其实表达的就是在外的游子,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与爱恋。
《黄鹤楼》的作者是崔颢(公元704年-公元754年) ,汴州(今河南开封) 人。
崔颢早年写出来的诗都不出名,因此崔颢不也就可能靠写诗来博取功名利禄,崔颢靠写诗挣不到钱的话,那么崔颢就没有钱去远游,更不可能来到湖北的黄鹤楼前游玩。
但是崔颢出身于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因此崔颢一生都不缺钱花,崔颢一生游历很多地方,其中就包括了黄鹤楼这个地方。
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被南宋严羽称为“七律之首”。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当李白来到黄鹤楼前游玩的时候,看到这首诗后,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由衷感慨。
在李白的眼里,《黄鹤楼》就是七律的巅峰之作,是没有人能超越的,从此以后,李白写诗的方向就不再是七律诗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的前半首诗写的是,传说与现实中的巨大反差,为最后作者心理陡变作了铺垫。
接着作者写眼前的美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为作者在日暮时分进一步的心理陡变,做了再一次的铺垫。
最后作者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意思就是说,“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烟波浩渺的长江水,一眼看不到尽头,这更增加了我的惆怅,鸟儿都归巢了,而我的家在哪里呢?
我多么希望能快快回到家乡,回到家中,与亲人们团聚,以安抚我这颗在外漂泊而孤苦的心。”
作者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烟波”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连很多老师都没有解释清楚。
如果老师对学生说:“烟波就是烟波浩渺”,那么学生就会反问了,“我为什么站在黄鹤楼上,看不到长江上有烟波浩渺的景观呢?”
毕竟长江就那么一点宽,根本就没有一眼看不到头的感觉。
现在武汉的长江宽度,和唐朝时期的武汉长江宽度是大不一样的。
汉口在明朝以前,一直都被长江水泡在江底。到了明朝时期,汉口才由长江、汉水的泥沙淤积成陆地,至此才有了汉口这个码头城镇。
在唐朝时期,汉口是泡在长江的江底下,也就是说唐朝时期的汉口是长江的一部分。
因此,在唐朝时期看长江,看到汉口方向上都是长江水,一眼都望不到头,用烟波浩渺来形容长江是在恰当不过了。
因此,在日暮时分,正是烟波浩渺的长江,加深了崔颢的惆怅,使崔颢更加思念亲人,更加想早日见到他们。
同时,崔颢的灵感也一下子就出来了,于是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黄鹤楼》。
有一些人认为,七律之首不是《黄鹤楼》,而是杜甫的《登高》。
杜甫的《登高》的确是一首非常好的诗,但是一方面,杜甫的《登高》被人们的喜爱程度,远不如《黄鹤楼》。
另一方面《黄鹤楼》写的亲情,已经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种族,能引起全人类的共鸣,这是《登高》达不到的。
最出名的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钢筋混凝土重建的还罢了,听说连原址都不是
只要有古人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在国人心中就永远存在
因为它有电梯,所以不累,才当第二名。
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因为有电梯吗[得瑟]
稀烂的地方
武汉人看腻了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票房收入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