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脑瘫少年,5元一桶的爆米花,一个小桌子,一块牌子,一个简单的摊位就这样成形。
自去年11月起,当行人路过萧山区靖江街道和顺村的村口时,便常常看到这个摆摊少年。少年名叫涛涛,脖子上挂着收款二维码,身前背着一个小挎包,略显笨拙地招待着来购买爆米花的顾客。
“现炸现卖爆米花,5元1桶。”表面上看,低于同行一半的价格使得涛涛的爆米花更有竞争力。细想方知,妈妈设计的这块标牌包含着母亲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苦心,也印证了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涛涛和妈妈姚传华
靠双手养活自己
“爆米花多少钱一份?”
听到顾客询问,涛涛努力分开蜷缩的手指,代表“5元”。看到对方掏出手机准备付款,他立即拿起胸前的挂牌,对准手机摄像头。因为四肢肌力不足,他举起牌子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但举牌、沟通、示意,都顺利完成。
而涛涛的一举一动,都看在妈妈姚传华的眼里。她回忆,“涛涛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因为出生时缺氧导致了脑瘫。以前他很自卑,也不愿意出门,和外面的人沟通交流。”涛涛慢慢长大,到了17岁,即将成年。当时姚传华最困扰的问题就是,“涛涛应该怎么独立养活自己,自己老了以后涛涛又该怎么办?”
涛涛制作爆米花
早些年,姚传华一家从安徽来到杭州打拼,除了大儿子涛涛,还有10岁的小儿子。姚传华的丈夫平时靠开网约车为生,公公因病瘫痪,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在夫妻二人身上。“无论怎样,我就是想让他能够靠他自己的双手去养活他自己。”姚传华说。
第一次摆摊,妈妈躲在一旁偷偷观察
去年10月份的一天,天气逐渐转冷,而姚传华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炸点爆米花让涛涛去卖。“因为我以前也是专门摆地摊的,这些设备我都有。然后我就问涛涛,我说妈妈给你炸点爆米花,你去卖好不好?”
“可以吗,妈妈?”涛涛有些犹豫。“肯定可以,我相信你!”姚传华鼓励着儿子,也开始着手准备。她炸了10份爆米花,骑着车带涛涛来到家附近的地铁口。“我教他吆喝了两声,他的声音就很小,我站在旁边都听不到。虽然人来人往的,但是没有一个人上来问,更没有人去买。我们摆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出一单。”
涛涛制作爆米花
姚传华心里开始打鼓,害怕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想着锻炼孩子,爆米花的价格本来就定得不贵,没想到还是卖不出去。”于是她借口离开,找了个地方,一边偷偷观察,一边想办法。“看到路过的小伙子,我就给了他5元,请他帮忙。我说地铁口有一个小男孩,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摆摊,能不能帮我去买一桶爆米花,我想以这样的方式鼓励和支持一下孩子。”
来往的路人听了姚传华的请求,无一例外都很帮忙,还有人自己掏钱,额外买了一份涛涛的爆米花。“这给了涛涛希望,更加给了我希望。涛涛当时那个表情我没有记录下来,那种开心是发自内心的,他觉得他特别成功。那一刻,我看到孩子满脸笑容,我也特别高兴。”
不是钱多钱少的事儿
从此以后,除了下雨,涛涛几乎每天都会出门摆摊,而姚传华则用视频记录下了儿子的日常。看到涛涛认真的模样,她也有感而发,写下了心里话:“千叮咛万嘱咐,一万个不放心,这是我第一次放手,让你自己一个人独立。就是一桶不卖也没有关系,有妈妈在,你努力站在这里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成功了。”
涛涛坚持锻炼身体
其实,涛涛现在还是需要跟疾病对抗,他的肌张力过高,没办法自主控制肌肉的发力,有时身体其他部位还会因为太用力而疼痛。涛涛行动起来不算快,但走路还算稳当。给爆米花包装时,一双手都非常用力,虽然零零散散总会掉出来好多,但涛涛很有耐心,不着急,也不发脾气,一点一点慢慢装着,认真且努力。
姚传华自然也不急,她觉得儿子已经做到了最好。“涛涛去摆摊,生意好的时候能卖一百多元,一般情况下只能卖几十元。但对于他来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自己找到了一份事业,他很有成就感,也充满了上进心。”
涛涛和妈妈
赚钱捐款,“上新”烤肠
去年12月,当从新闻里看到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的消息时,涛涛一家人给震区捐了2000元,其中1000元是涛涛自己赚的。“是他卖爆米花攒下的钱,让我帮他捐给当地受灾的弟弟妹妹。他一共也就2000元,剩下的1000元想着过年回家给外婆一点,然后再买点烟花。”
秋冬作头,春夏接续,涛涛的爆米花摊子多了不少热心的顾客,而他也尝试着开始“上新”其他小吃——烤肠。“因为涛涛手抖得很厉害,刚开始,一根烤肠烤得很好,在他手里一拿撒调料就断掉了,要么就是糊了。涛涛就反复锻炼,现在自己烤得特别好。”
小吃摊开始卖烤肠
姚传华经常说跟涛涛说一句话,“靠自己双手获得的东西才属于自己。”她表示,其实视频火爆网络后,很多人都想给他们捐款,但都被拒绝了。“一分钱没收过,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锻炼自己的孩子。相信靠自己的努力,涛涛以后一定可以养活自己。”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