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如何?4首七律诗作对比,古代夏天生活气息感人至深

火云上有诗词 2024-07-10 06:45:21

十八日小暑大雨 南宋 · 韩淲

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

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

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

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

首联“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诗人开篇即提到向山川祈祷后便下起了大雨,这雨对于正在耘苗的农田来说,无疑是及时之霖。诗人想象着雨水深入田间,滋润着每一寸土地。

颔联“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诗人对于小暑时节能有这样一场大雨感到欣喜,他更希望即将到来的新秋时节也能有这样的好天气,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颈联“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诗人转而描绘农田中的景象:早稻即将开花并结出果实,而晚禾也已长出叶子,但尚未抽出稻穗。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农田的勃勃生机和丰收的希望。

尾联“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认为上天也不忍心看到人们因干旱而焦劳,因此从农作物初栽时便给予它们阴凉和雨露。这既是对上天的感激,也是对丰收的期盼。

整首诗以大雨为引子,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农民对于天气的依赖和对于丰收的渴望。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其一 南宋 · 刘克庄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首联“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诗人开篇即提到自己虽然官职卑微,但仍然要忙于处理公文(简书),感到有些畏惧。然而,他的生活虽然贫困,但并非没有乐趣,简单的水菽(清水和豆叶)也能让他感到欢愉。

颔联“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诗人转而描述自己的家传之物:书架上的书签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旧物,堆在床上的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也美观一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和自豪。

颈联“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诗人提到远方的书信,首先询问的是平安与否,这表明他非常重视友人的安危。接着,他引用前贤的话来感叹继承先业、坚守传统的困难。

尾联“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诗人表示,完成了朝廷的参拜任务后,他早就怀着归隐的念头。如果能够得到暂时的归隐机会,他也可以享受一下家庭团聚的欢乐(团栾)。

整首诗以小暑为背景,通过描述诗人的个人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他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对友人安危的关心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丰富,使得这首诗既具有个人色彩,又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其二

七年侍膝极融怡,半月分襟费梦思。

比鹿门翁吾齿耄,作鱼梁吏汝官卑。

击鲜何忍为儿溷,反鲊无烦寄土宜。

若见省郎问村叟,不能书札尚能诗。

首联“七年侍膝极融怡,半月分襟费梦思。”诗人回忆起与山甫共度的七年时光,那段日子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愉快。然而,如今仅仅半个月的分别,就让诗人感到思念难耐,甚至在梦中也常常想起山甫。

颔联“比鹿门翁吾齿耄,作鱼梁吏汝官卑。”诗人自比为年老的鹿门翁(指隐士庞德公,他曾在鹿门山隐居),感叹自己的年迈。同时,他也提到山甫的官职卑微,只是一个小小的鱼梁吏(管理鱼梁的小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山甫境遇的感慨。

颈联“击鲜何忍为儿溷,反鲊无烦寄土宜。”诗人表示,他本不忍心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让儿子去捕捞鲜鱼(击鲜),也不希望山甫为了寄送地方特产(反鲊)而麻烦。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节俭和不愿给亲友添麻烦的品质。

尾联“若见省郎问村叟,不能书札尚能诗。”诗人嘱咐山甫,如果见到省郎(指朝廷中的官员),就替他问候一下这个村叟(指自己)。诗人表示,虽然自己不能写书信了,但仍然能够写诗来表达情感。

整首诗以深厚的友情为主线,通过回忆、感慨、嘱咐等方式,展现了诗人与山甫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的笔触真挚感人,情感深沉且富有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充满人情味的佳作。

滇南小暑节 清 · 阮元

滇南五月气犹清,云重为阴轻复晴。

非夏非秋别成景,不凉不热最怡情。

棉衣休用蒲葵扇,花院全无竹苇棚。

六十三年惯炎暑,幸将高爽快生平。

首联“滇南五月气犹清,云重为阴轻复晴。”诗人开篇即点明滇南五月的气候特点:虽然已是小暑时节,但气温仍然清爽宜人。天空中的云彩时而厚重,带来阴凉;时而轻薄,又让天空放晴。

颔联“非夏非秋别成景,不凉不热最怡情。”诗人进一步描述滇南小暑的独特景致:这里的景色既不像夏天那样炎热,也不像秋天那样凉爽,而是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景。这种不凉不热的气候,最让人感到心情舒畅。

颈联“棉衣休用蒲葵扇,花院全无竹苇棚。”诗人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现滇南小暑的宜人气候:在这里,人们不需要穿着厚重的棉衣,也不需要使用蒲葵扇来纳凉。花院里更是没有搭建竹苇棚来遮阳,因为这里的气候本身就足够舒适。

尾联“六十三年惯炎暑,幸将高爽快生平。”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地说:我已经习惯了六十三年的炎热酷暑,但幸运的是,在滇南的小暑时节,我能够享受到如此清爽宜人的气候,这让我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

整首诗以滇南小暑的气候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这一时节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愉悦心情。诗人的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饱满,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佳作。



1 阅读:22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