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1月12日十条新闻摘要,福建首个共享储能电站顺利送电

强强爱强军 2025-01-12 22:12:43

新闻源自权威媒体,阅读前请点击 “关注”,便于您精准查阅,感谢支持!

今天是2025年1月12日,今日要闻有:

一、福建省首个大型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平潭综合实验区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一期)顺利实现全站送电。该电站建设总规模240兆瓦/480兆瓦时,一期规模120兆瓦/240兆瓦时,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设72个电池集装箱和40个变流升压一体机,预计年发电量约1.53亿千瓦时,可存储电量超20万千瓦时,两小时完成一次充放电。

二、据央视报道,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今日在江苏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正式投运。该平台采用无人船与机器人组合,实现远程无人化作业,每日最大探测范围达100公里,故障定位时间缩短90%,探测精度提升10倍,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运维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三、新疆昆仑山麓进行我国首次无人机人工增雪作业实验,无人机在4200米高空点燃增水烟条释放催化剂。此次作业区海拔3500米,自2024年起新疆人影中心已开展23次云降水观测与增雨雪试验,总飞行46小时。昆仑山脉是重要水源地,人工增雨(雪)作业可保障水资源,促进生态改善。

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团队在西藏昌都市冻多村发现世界最小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足迹尺寸最小8.8厘米,发表于《历史生物学》。2023年7月,科研人员在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两个足迹点,距今约1.7亿至1.6亿年前,表明该区域曾有恐龙活动。

五、“雪龙2”号在完成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替后,于北京时间9日离开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前往阿蒙森海进行为期约一个月的大洋考察,将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等多环境综合调查监测。此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执行,利特尔顿港是重要补给站,考察将调查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影响并开展国际合作。

六、中国科学家在深圳发布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该列表采用中国视角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29本顶级期刊。同时发布的《全球科技论文分析报告》显示,全球科研机构高质量论文产出地域差异明显,中国在物理、化学等领域表现突出,美国则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领先。

七、广东首例业主“自筹自建”危旧房改造项目在广州市花都区集群街2号正式验收交房,该项目历时9个月,投资约800万元,由业主按每平方米4600元标准共同承担改造成本,解决了供水、电梯加装等问题,房屋增值1.6倍。项目成功为广州探索危旧房改造新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八、黑龙江“2025兴凯湖冬捕节”在鸡西兴凯湖新开流景区开幕,首网捕获10万斤鱼。活动展现了传统渔猎文明,设置互动体验区,提供美食和旅拍打卡点,吸引4.5万人参与,车辆超1.2万台。鸡西市借此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

九、《边境书》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该书由国家移民管理局云南边检总站民警吴振创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以云南地域文化为背景,展现新时代边疆守护者的家国情怀。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等专家对诗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予高度评价。吴振表示愿将本书献给广大移民管理警察和祖国边疆,唤起社会对边疆建设的关心与支持。

十、第二届桥东街道杨桃文化旅游美食周活动10日至12日在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六亩村举行,以“六亩杨桃 百年滋味”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展销农产品、展演非遗、举办朗诵音乐会和趣味竞赛等,推出“串门消费”新举措。活动吸引近10万元杨桃树认购,展示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产业和非遗文化发展。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2025已经开始。新的一年,愿大家平安喜乐。春节也快到了,希望大家和家人团聚,吃顿团圆饭,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愿大家新的一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心中所想,好运相伴。

0 阅读:0

强强爱强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