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全市园林和林业工作会议在崂山区召开。会上总结了2024年全市园林和林业工作,并对2025年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耿以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的一年,全市园林和林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常态化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新建城市绿道30公里,建设口袋公园50个,实现“千里绿道”“千园之城”目标。完成新造林1500亩,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万亩、复壮濒危古树名木40株,建设邻里“微花园”100处。在全市公园配建各类球场30处、儿童游乐设施20处、体育健身器材100套、停车位800个。组织义务植树活动200次以上,引导市民参与线上线下活动不少于900万人次。开展“公园+”系列活动150次以上。高标准组织美国费城花展参展。坚持以林长制为抓手,全面加强园林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惠民生。
完成动物园小熊猫馆重建工作 浮山全民健身中心5月底前开放常态化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在全市公园配建各类球场30处、儿童游乐设施20处、体育健身器材100套、停车位800个。加快构建城市绿道网络体系,加强滨海绿道与周边绿道连接,贯通串联城区绿道,试点建设生态型森林步道,完成绿道建设30公里。
深度挖掘“青小园”品牌潜力。提升“青小园”品牌效益,全面实现“青小园”地图导航。充分挖掘城区边角地块、拆违地块建设口袋公园,推广口袋公园配建公厕、家长等候区模式,建设“青小园”口袋公园50处,重点完成青岛市老城区20处市级示范口袋公园建设。
持续加强太平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太平山中央公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引入电瓶车、儿童研学等多种经营业态。推进动物园园区建设,完成猴山、猩猩馆和猿猴馆的维修加固以及动物园服务管理综合楼建设、小熊猫馆重建工作。
加快推进浮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浮山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及周边环境改造,浮山绿道连接线建设,5月底前向市民开放。持续推进盆景园、青大一路地下停车场(二期)、青大三路出入口、荒草庵修缮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青少年园艺康养主题园、银海驾校建筑拆除地块等建设整治,抓好徐家东山品质提升工作督导,推进浮山主山体与银川西路以北区域的协同发展。
推进科学绿化走深走实。完成封山育林3万亩、生态造林15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万亩。试点推广节水型草坪更新常绿草坪,推广长效性花境更新组摆花卉。试点推广公园中水使用,完成市级公园内部绿地中水浇灌水管建设,降低公园管护成本,逐步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深入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年组织各类义务植树活动200次以上,引导市民参与线上线下活动不少于900万人次。积极探索“义务植树+”新路径,将义务植树与生态教育、自然保护、志愿服务等融合创新,鼓励探索向尽责人提供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等门票减免,在参与生态教育、自然体验、森林康养等活动方面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建设100处邻里“微花园” 开展“公园+”活动150场次以上推广“公园小镇”和邻里“微花园”建设。试点推进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城阳区惜福镇街道、西海岸新区藏马镇等6个“公园小镇”建设。利用老城居住区小块闲置地、村庄小空地,根据城乡居民意愿建设100处邻里“微花园”。
高标准组织美国费城花展参展。建设面积约70平方米的花卉展园,栽植花卉、安装展示构筑物等,召开青岛城市推介会,推介中国文化,配套组织非遗展演和文旅推介活动。
持续开展“公园+”系列活动。筹划举办第三届城市公园节,开展“公园+”活动150场次以上。进一步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空间,创优办好樱花会、金秋菊展、太平山山会、夏季灯会等活动。
深入推进园艺师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园艺师“十百千”活动,实施园艺师动态管理,开展优秀园艺师和示范进驻小区评选,评选优秀园艺师20名、进驻指导管理示范小区20个。
落实居住区绿地养护管护责任。进一步明确街道办负责开放式小区、物业公司负责封闭式小区绿地养护管理相关职责,推进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标准进一步提升。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评选活动。举办第三届园林林业系统植物修剪技能大赛。
开展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引进推广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引导和鼓励专业化机构合理布局建设回收网络。开展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试点,对绿道两侧推广抚育废弃物粉碎覆盖再利用,提高树木地被肥力,促进乔木成荫。以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作为市级试点,各区市确定1~2个试点,积极推进园林林业领域“无废城市”建设。
建设古树公园2处 推广薄壳山核桃和红槲栎种植做优太平山养护管理。持续推进太平山中央公园园区品质提升,做好太平山中央公园智慧园区系统的信息录入工作,完善园区设备设施、古树名木、建筑、灯杆、摄像头等的数字化管理,开展公园精细化养护标准的起草等工作。
做细浮山养护管理。加快解决建筑权属回收、土地及场地用途规范、出入口管控等重点问题,推进应拆未拆建筑整治,加强现存坟墓除埋整治协调,推进园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逐步规范管理秩序。持续打造粉黛乱子草、芝樱、波斯菊等特色花境。完成封山育林年度任务目标,人工补植各类苗木4万株。
加强古树保护管理。完成市内三区建成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普查和挂牌工作,出台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保护措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复壮濒危古树40株,建设古树公园2处,传承绿色文化遗产。
加强林地、湿地和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开展青岛市陆生野生动物监测体系建设,组织青岛市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专项调查,摸清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底数及分布状况,出版《青岛市陆生野生动物图鉴》。推进青岛市野生动物保护及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项目。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探索推动林药种植企业和康养企业合作,以一产加三产,推动森林康养走出民宿加农家宴的初级模式。推进西海岸新区香水湾森林康养度假区项目试点。
推介薄壳山核桃、红槲栎等新品种种植。开展国家林草局薄壳山核桃繁育项目,建设山东半岛薄壳山核桃良种示范圃1处,引种国家林草成果库中推广选定的“波尼”和YLC21等3种以上适宜北方地区栽植的品种种苗。扩大薄壳山核桃、红槲栎等优质树种种植面积,支持西海岸新区和莱西市薄壳山核桃、红槲栎种植试点镇建设,逐步在全市推广。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