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国来说,缓冲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地盘太大没安全感很正常

逍遥读历史 2025-01-25 06:30:59

缓冲区是苏联时期非常喜欢搞的东西,因为苏联的盘子太大了,单本土面积,就达到了2240万平方公里。所以说,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需要在四周有威胁的任何地方,设立缓冲区。

这些缓冲区可以在战争发生的第一时间,成为苏联的一个盾牌,至少可以帮助苏联扛住第一波伤害。

苏联最强大的时候,东欧各国本身就是他们与西欧、中欧之间的缓冲区。以高加索山脉为界限,外高加索三国,同样是苏联用来抗衡土耳其和伊朗的缓冲区。

至于中亚五国,则是印度洋方向上的缓冲区。而外蒙,便是苏联设立在中苏之间的缓冲区。可以说,苏联除了与美国之间没有设立缓冲区,其他几个方向全都有相应的缓冲区。

苏联的缓冲区,都得苏联控制才行

二战的时候,苏联就曾经提出过缓冲区的概念。那时候他们吞并了部分芬兰、波罗的海三国全境、半个波兰、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地,只为了打造所谓的东方战线。其实这道东方战线,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缓冲区的作用。

因为按照斯大林的计划,将来就算苏德之间爆发战争,战争的规模也仅限于东方战线之内。双方在这里随便怎么打都可以,只要别伤害到苏联的核心地区就行。换句话说,即便这里后来并入了苏联,其实也只是俄国核心区域的挡箭牌罢了。

正如现在的乌东四州一样,按照俄罗斯的说法,这四州已经并入了俄罗斯。但是俄罗斯还一再警告乌克兰,如果袭击了他们的本土,那就是升级了战争。也就是说,人家压根就没把乌东四州当成本土,只是将其当成了挡箭牌罢了。

很多人还在说乌克兰是在替西方挡刀,岂不知乌东已经在替俄罗斯挨枪子了。缓冲区的作用大抵就是这样。战争局限于乌东四州,那俄罗斯就能接受,毕竟是别人的地盘,是自己抢来的,打成什么样都不用心疼。

二战以后,苏联正式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缓冲区。正如此前所说的那样,东欧各国,也就是华约成员国,就是苏联与美西方之间的缓冲区。

这些地区,全都在苏联的控制之下,苏联想打哪个就打哪个,根本不带犹豫的。其中以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最有发言权。波兰也深有感触,不得不说,苏老大的雷霆之威,属实吓人。

高加索山脉,实际上已经是俄国在南部的天然边界了。但沙俄时期偏偏翻越了高加索山脉,开始向土耳其和伊朗的势力范围进行扩张。结果咱们也看到,外高加索三国也成了苏联的加盟国。

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外高加索三国,同样也只承担着帮助苏联镇守南部边疆的重任。也就是充当缓冲区的作用。战争在这里打响,是苏联的底线,毕竟再往前,就进入北高加索了。过了北高加索,便是一马平川的东欧草原了。

在亚洲部分,同样是这样的情况。中亚五国,原本就是沙俄、苏联与英属印度之间的缓冲区。有中亚五国在,那么苏联就不用担心英国人从印度方向北上。后来英属印度没了以后,这地方也算是高枕无忧了。但中亚五国依旧充当着缓冲区的重任,一旦印度改变风向,这里同样可以为俄国遮风挡雨。

外蒙是咱们最熟悉的地盘,因为这里过去是中国的领土。但是斯大林在1945年,强行将外蒙分出来单干了。

外蒙表面上是单干,实际上一直掌控在苏联手里。苏联常年在这里驻扎着10万大军,以防南方的对手突然北上,切断他们的西伯利亚铁路。

俄罗斯完美继承了缓冲区思想

苏联解体,对俄国来说,是一次非常惨痛的打击。因为俄国丢掉了大量沙俄、苏联时期,积攒下来的战略要地。

尤其是各种缓冲区,基本都被破了。

首先,华约解散后,东欧各国纷纷开始加入北约,从而导致俄国在这个方向的缓冲区基本都没了。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将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当成新的缓冲区。其次,外高加索三国,也都分出来单干了,甚至连北高加索的车臣,也想着出来单干。土耳其、伊朗的力量在北高加索死灰复燃,这使得俄国基本也丢掉了这里的缓冲区。此外,苏联解体以后,苏军全部撤离了外蒙。外蒙虽然依旧充当着中俄缓冲区的重担,但已经不归俄国管辖了。一个不受俄国控制的缓冲区,对俄国来说根本就不算缓冲区。

俄罗斯唯一保住的缓冲区,自然就是中亚地区。毕竟这里属于纯内陆地区,俄国对这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虽然这些地盘不是俄罗斯的领土,但俄罗斯在这里依旧一呼百应。但是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也非常铁,这就使得中亚的缓冲区,似乎没有太大的价值。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采取战略收缩的策略。因此对于缓冲区的定义,俄罗斯也做了调整。比如说西部的缓冲区,已经从东欧各国,变成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南部缓冲区,也从外高加索各国,变成了北高加索各自治共和国。只要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等国还在俄罗斯手里,那俄罗斯也不用担心核心区有危险。

很明显,保大还是保小,最终俄罗斯选择了保小。没办法,以俄罗斯目前的实力,大的明显保不住了啊。但是缓冲区的思维,已经被继承了下来。

现代战争中,缓冲区的作用还有多大

其实缓冲区的作用真的很大吗?我看未必。因为二战过程中,缓冲区的局势就能说明一切。苏联当时打造了东方战线,就是为了与德军之间形成一道缓冲区。

结果德军打来的时候,这些缓冲区分分钟就被德军给攻克了。不仅如此,缓冲区上的人,居然主动加入了德军,开始对苏联作战。

好家伙,这后劲是真够大的,比陈年伏特加更让人上头。为啥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苏联当初征服这些缓冲区的时候,用的都是强制性措施,也就是说,人家小姑娘是被迫嫁给你的,你还指望你家遭难的时候,人家小姑娘为了保卫你家牺牲自己?想啥呢?

人家不拿家伙收拾你,就算是对你的仁慈了。所以说,打造缓冲区,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有时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德军之所以能够在3个月内打到俄国核心区,这些缓冲区上的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现代战争中,缓冲区的作用真心十分有限。因为武器在不断升级,尤其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比拼,全都是一些高精尖的武器,一言不合就飞几千公里。很多时候,你费尽力气去打造好了缓冲区,结果人家一发导弹,你老家都被推平了。缓冲区还有啥用?纪念作用吗?

当然了,打巷战的时候,缓冲区的作用还是不可忽略的。毕竟一旦巷战发生在缓冲区,那么普通士兵们就可以在这里对命。时间一长,双方在这里陷入胶着,战争也就不会烧到自己的本土了。这或许就是俄国执着于打造缓冲区的主要原因。

缓冲区就是实实在在的地盘

由于俄国所谓的缓冲区,都必须要掌握在俄国手里。所以这些缓冲区,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地盘。

不打仗的时候,俄国可以利用这些缓冲区发展自身的经济。一旦动起手来,俄国也可以在这里对付外来的敌人。可以说,拥有缓冲区,的确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外蒙作为苏联的缓冲区时,苏联在这里疯狂开采矿藏,发展自身经济和科技。等到中苏交恶,甚至要爆发大战的时候,百万苏军上万辆坦克一下子就能开拔抵达中蒙边境,随时待命南下。这就是外蒙作为缓冲区,对苏联的巨大作用。

俄国之所以不断打造一圈缓冲区,其实都是地盘大惹的祸。这么大的地盘,人口却这么少,他们实在是没啥安全感。但吃了这块缓冲区后,又会想下一块,何时是个头呢?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