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2月,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发布报告《结束俄乌冲突:比预想更难》。报告认为,俄乌冲突有可能遵循1946年以来其他国家间冲突的惯常模式,即如果战斗没有在一年内结束,则两国间的常规战争将平均持续十多年。最可能的结果是俄乌两国在十年内冻结冲突或停火,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也许会通过谈判实现停战。最坏的情况是俄乌冲突演变为一场涉及中国和美国的更广泛的东西方斗争——尽管从目前来看,这种结果远不如俄乌两国冻结冲突或停火的可能性大,但在世界大国日益分裂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不能完全排除。下文是该智库报告围绕俄乌冲突结束时间和可能性的详细论述。
关键词:俄乌冲突,停战,美国

史汀生中心报告指出,关于俄乌冲突,美西方的主流假设是:乌克兰必胜,俄罗斯必败。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乌克兰的反攻停滞不前,而俄罗斯则依靠持续的能源出售和国防工业的武器装备生产来维持经济发展。因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俄乌冲突正演变成一场谁也无法轻易取胜和退出的战争。
尽管不能排除乌克兰或俄罗斯一方全面取胜或战败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似乎越来越渺茫。鉴于去年乌克兰反攻未果,西方对俄罗斯取得重大战事突破的担忧与日俱增,但是乌克兰人的毅力依然强大,乌克兰彻底战败的梦魇或许会促使欧洲和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这不仅是为了防止乌克兰崩溃,更是为了防止西方威严受到长远冲击。以下是介于一方取胜或战败两种极端结局之间的情况,这些情况重点聚焦俄乌冲突中可能出现的折中解决方案,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冻结冲突,但没有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国家战争学院(U.S. National War College)研究员埃里克·J·格罗斯曼(Erik J. Grossman)在其文章《俄罗斯的冻结冲突和顿巴斯地区》(Russia’s Frozen Conflicts and the Donbas)中表示,“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利用冻结的冲突将其势力范围扩展到境外。”例如,在摩尔多瓦,俄罗斯自1992年起一直支持外德涅斯特分离地区的亲俄政权。2008年,由于俄罗斯支持格鲁吉亚境内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分离主义政府,导致俄格战争爆发。2014年2月,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并开始支持顿巴斯地区的分离主义分子,这正是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正如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的情况——在大部分战斗停止后冲突会被冻结,乌克兰和俄罗斯可能会出现事实上的停火和谈判,但不会达成任何协议。格罗斯曼认为,冻结冲突符合俄罗斯的目的,即对抗“西方联盟在该地区的势力扩张”。换句话说,冻结冲突是俄罗斯解决欧盟(EU)和北约(NATO)在后苏联地区不断扩大影响力这一问题的方法。

报告认为,格罗斯曼的文章写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但即使该文章发表于2018年,俄罗斯显然也很难在顿巴斯地区冻结冲突,因为俄罗斯面临着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在其他情况下,俄罗斯的行动则更加公开,且大多不受西方国家的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向乌克兰运输的武器减少,这将削弱乌克兰的进攻能力,从而导致冲突冻结。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曾鼓励国会盟友投票反对援助乌克兰,并对武器转让提出批评。然而,拜登政府则愿意在军事上继续援助乌克兰,但可能会面临更多共和党人的反对,导致所需的立法无法通过。乌克兰很可能会在欧洲加强对其武器供应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但是,除非乌克兰取得重大进展,否则失去美国支持的欧洲各国政府很可能会面临与俄罗斯谈判的压力。特朗普或其他盟国领导人很可能会试图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达成协议,但俄罗斯的条件可能过于苛刻。乌克兰政府和人民也可能反对通过将五分之一的领土割让给俄罗斯来解决冲突。由于俄罗斯的战争经济使普京的声望居高不下,普京可能会认为,只要能将实力弱化的乌克兰排除在北约之外,冻结冲突就会带来好处。
可能性:特朗普的当选和美国对乌军援助的削减将导致乌克兰取得重大进展的可能性降低,但乌克兰并不想结束战斗,眼睁睁看着自家领土被蚕食。对于美国盟国领导人来说,答应普京条件的政治代价可能过高。
停火协议这是上述冻结冲突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俄乌两国结束敌对行动的动力源于国内的疲乏。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将被迫达成停火协议。乌克兰方面,日益严重的新兵短缺也将是决定乌克兰能否继续战斗下去的因素之一。目前,新兵的平均年龄已从通常的18-24岁增至30-40岁。乌克兰政府可能还会担心,战争拖得越久,大量乌克兰人从欧盟国家返回祖国的可能性就越低。波兰的难民中心已经关闭,因为许多乌克兰人已在波兰或其他欧盟国家找到了住处,或者返回了乌克兰。那些未返回乌克兰的人虽然仍然支持战争,但他们可能不太愿意抛下自己在别处创造的生活,这使得乌克兰本就不利的人口前景更加暗淡。乌克兰的人口出生率勉强为每名妇女生一个孩子,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乌克兰的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与科威特、斯里兰卡和亚美尼亚在战争时期的情况如出一辙。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民众也会开始对持续不断的动员和冲突感到厌烦。尽管俄罗斯民众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输掉战争,但在俄罗斯非政府研究组织列瓦达(Levada)进行的民意调查中,约有一半的人一直支持停火,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支持俄军的行动。如果俄军无法在不征召新兵的情况下取得重大战果,那么俄罗斯政府接受谈判停火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列瓦达中心2023年11月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
可能性:在未来几年里,如果这场消耗战持续,俄乌两国很可能会在土耳其等调停国的帮助下开始探索停火方案。这一进程可能始于“圣诞停火”等一系列临时停火,然后在双方支持者的推动下发展为更持久的停火,并最终实现停战。停火将使乌克兰的安全局势飘忽不定,除非北约国家向其提供安全保证,在发生新的战斗时继续为其提供援助。可能还存在其他需要处理的问题,如战俘问题、难民问题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和平得以维系,这些问题将促使俄乌双方开始停战谈判。
俄乌冲突演变为更大规模的东西方斗争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表示,“俄乌冲突有升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严重风险”,指责“北约向俄罗斯发动代理战争”。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待这场冲突,他在多次演讲中强调,“这场冲突是生与死、理智与癫狂、创造与毁灭之间的斗争”。战争的扩大可能从乌克兰军队增加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打击开始。随着此类打击的增加,俄罗斯可能会决定向北约在波兰的武器库发射导弹作为回应,而这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直接冲突。
另外,俄乌冲突也可能被归入美国/北约与俄罗斯/中国之间更广泛的冲突中。中美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并非微乎其微。如果美国介入台海问题,那么中美冲突就有可能产生。对乌克兰来说,冲突升级并非坏事,因为北约可以释放全部力量打击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发现自己在这样一场范围扩大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就有可能动用战术核武器。
俄乌冲突没有真正的赢家,无论哪一方获胜,都将决定乌克兰的命运以及全球格局。几个世纪以来,由波罗的海和东欧大部分土地组成的地区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作为该地区一部分的乌克兰也因此饱受战乱,成为诸列强瓜分的对象:俄罗斯/苏联、普鲁士/德国、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很可能再次沦为一场更大规模冲突中的棋子。
可能性:虽然可能性远低于上述冻结冲突或停火的情况,但仍不能排除东西方发生更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这一结果取决于中美紧张局势是否会继续升级。
效仿朝鲜停战模式两个因素促成了“朝鲜战争的冻结”以及1953年的最终停战。首先,三八线(朝鲜半岛最初的南北边界)沿线出现了军事僵局。其次,大国(中国、前苏联和美国)都希望结束这场战争。停战谈判于1951年7月开始,但在两年后才最终达成协议。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现场
报告认为,成功实现俄乌停战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时间。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远未认真考虑过停战。俄罗斯总统普京信心十足;尽管受到制裁,但俄罗斯经济依旧坚挺;乌克兰的反击不力可能会让普京认为,俄罗斯将在试图吞并的四个州(顿涅茨克州、赫尔松州、卢甘斯克州和扎波罗热州)上占领更多领土。
然而,可以畅想实现停战的情景。例如,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乌克兰和俄罗斯军队都没有什么动静,那么双方可能会对停火谈判持更开放的态度,这可能是在北约成员国推动下实现停战的一个步骤。对乌克兰而言,如果无法夺回所有失去的领土,那么类似朝鲜半岛的停战仍可能举步维艰。放弃对乌克兰东部、南部和克里米亚部分领土控制权的停战无异于将这些领土拱手让给俄罗斯。
可能性:在目前的条件下,停战的可能性渺茫,只有在中期停火后才有可能。如果要效仿朝鲜停战模式,那么俄乌实现停战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俄乌达成和平协议报告认为,如果停战遥遥无期,那么和平协议就更加难以想象,除非俄罗斯领导人希望与西方重新建立联系并愿意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否则和平协议无疑是天方夜谭。朝鲜停战证明了从停战走向和平协议的难度。达成和平协议是个更大的难关,因为乌克兰和大多数北约成员国可能会坚持要求普京承认俄罗斯的“错误”行为并提供赔偿。签署一项涉及美国的和平条约需要获得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议员的同意,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困难重重的,如果普京仍是俄罗斯的领导者,这就更加难以实现。从现实情况来看,任何和平条约都只能在普京之后的政府愿意与西方重新建立关系的情况下签订,但签署和平条约很可能是出于经济原因。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战争情况如何,和平条约都已过时。学者塔内沙·法扎尔(Tanesha Fazal)研究了19世纪以来战争的结束方式。她发现,19世纪,有75%的国家间战争以签订和平条约的方式结束,而在整个20世纪,这一比例下降至40%。1950以来,更是仅有15%的战争以条约的形式结束。
可能性: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