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出书惊艳学界,18岁却从楼顶一跃而下:天才少年的悲剧人生

华史慈谈娱乐 2024-12-30 18:50:38

林嘉文,一个18岁的天才少年,以史学奇才的身份短暂地燃烧过,然后突然消失。2016年

2月23日,他从楼顶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距离高考仅剩百天的时候,他选择了与世界告别。这位年仅18岁的少年,两本书的作者,学界瞩目的焦点,居然在所有人对他满怀期待的时刻,选择了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

林嘉文的家庭,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之家。父母都是教师,从小为他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读书环境。别人家的孩子在玩泥巴、打游戏,林嘉文沉浸在《三国志》和

《资治通鉴》这样的厚重书籍中。他对历史的兴趣几乎是一种痴迷。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时间都用来钻研这些古老的文字。他喜欢历史的逻辑,喜欢那些古老

的故事,甚至能把细节抠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小孩,注定让人刮目相看。上初中,他的能力开始显露。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历史细节时,总会习惯性地看他一眼,

生怕有哪句话说错。他对三大史书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越了很多成年学者。他在历史兴趣小组里表现抢眼,甚至在校内办讲座。谁都会觉得,这是未来大学者。

到了高中,林嘉文的光芒彻底绽放。2014年,他考入西安的一所名校,学习依然保持顶尖。但他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更大的舞台上。他花了

两年时间写成了两部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和另一部30万字的巨著。这两部书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更有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第一本书,在学术界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当时,宋史研究的权威专家李裕民还亲自为他的书作序。在一次座谈会,有很多学界的大人物出席,对这位16岁的

少年赞不绝口。这是从未有人达到的高度:一个高中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写出能够与专业学者媲美的作品。他成了媒体追捧的焦点,各大平台报道他的成就。

他的名字成了“天才”的代名词。这些铺天盖地的赞誉,将林嘉文推向了一个高压的环境。所有人都关注他的未来,关注他的高考成绩,关注他的大学去向。

压力在他身上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并不是毫无痛苦地迎接这些荣誉,据他生前的遗书所说,他对人生产生了一种看透的疲惫感。他觉得未来毫无吸引力,

无论活20年还是100年,都没有区别。他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无人理解,那些厚重的知识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成为了让他孤立的枷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抑郁症阴影一样笼罩着他。最终,他选择在一个寒冷的二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要求母亲做了一顿饺子,全家人平静地吃完这顿晚饭,

没有人察觉到什么异样。他的母亲甚至没有想到,这竟然会是最后的晚餐。林嘉文的死震动了整个社会。人们感到惋惜,觉得他本可以大放异彩,怎就坠落了?

我想说,天才从来不是完美的存在。林嘉文的离去不是对他成就的否定,而是对人性脆弱的一种注解。天才也好,普通人也罢,他首先是人,必须要活得真实。

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0

华史慈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