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运动时尚,每年都会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的参与。
当越来越多人站上马拉松赛道时,一种新兴职业也应运而生——职业“私兔”,马拉松专业陪跑员。
Part.01
近日,一则“马拉松职业‘私兔’最高月入4万”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让“私兔”这一职业也走进了公众视野。
兔子,是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对领跑员的一种昵称。由赛事官方指定的兔子称为官兔,他们通常是经验丰富的跑者;而由跑者自己选择的兔子称为私兔,可能是朋友、教练或其他跑者。
近年来,随着马拉松热度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涌入这个赛道,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跑者为了达成目标,就会选择私兔这样的“人形外挂”。

职业“私兔”根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据报道,在无锡马拉松赛道上,一位职业“私兔”为跑者提供全程陪跑服务,陪跑过程中不仅要精准控速带领客户前进,还要递能量胶、拍摄冲线视频等,最终这场 6 小时的服务收费 6000 元。
然而,这仅仅是这位职业“私兔”3月份普通的一单,整个月下来,他的收入预计可达4万元。也就是说,在马拉松旺季他一个月可接六、七单。
马拉松热,带火了职业“私兔”这一职业。数据显示,2025 年马拉松衍生经济规模突破 120 亿元,私兔服务增速达 300%。
职业“私兔”,正在被越来越多人选择。
Part.02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那么多人选择找“私兔”?跑马拉松不就是为了挑战自我,请“人形外挂”不就失去意义了吗?
其实,跑马拉松时选择“私兔”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为了获得心理支持,面对漫长的赛道,跑到半途跑不动的大有人在,如果这时候有个陪跑“搭子”在身边加油鼓劲,瞬间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二是为了技术指导,跑马拉松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也是项技术活,如果方法不当可能导致受伤或成绩不佳,私兔可以为跑者提供专业的指导、配速、建议,帮助跑者优化跑姿、合理分配体力,以更好的状态完成比赛。
三是为了维护社交形象,毕竟在朋友圈晒出马拉松成绩已成为一种时尚,甚至在某些跑团里,“破三”(全马 3 小时内)逐渐成为新的社交货币。私兔不仅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跑者实现目标,而且还能跟拍视频、照片,让跑者在社交圈中有素材可晒,提升社交影响力。
马拉松对于大多数业余跑者而言,无疑是一项极限挑战,是对体力、耐力以及意志力的全面考验。
在无法独自应对的情况下,选择花钱请“私兔”为自己保驾护航,其实也无可厚非。
Part.03
但从另一个维度来说,职业“私兔”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马拉松的本质,使得这项原本强调个人挑战的运动,逐渐演变为一种可以被“购买”的服务。
真正的马拉松精神,并不在于完赛也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参赛者的拼搏精神和对自身极限的挑战。

尽管有些参赛者可能无法跑完全程,但只要他们站上赛道并全力以赴,就已经展现出真正的马拉松精神。比如那些坐着轮椅的参赛者,他们参加马拉松或许并不是为了获得成绩,而且通过参与这项赛事展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同的人参与马拉松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为了突破自我,有的为了健康生活,有的则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无论何种动机,背后蕴含着个人的故事与价值,这也正是马拉松这项运动的迷人之处。
职业“私兔”的出现,虽提供了专业支持,但也削弱参赛者自我挑战的初衷。当自我挑战异化为数据竞赛、攀比工具时,马拉松的本质便逐渐被淡化,成为新的内卷战场。
不要让 6000 元的配速,成为遮蔽了马拉松本真光芒的障碍。回归初心,享受每一次奔跑的过程,才是马拉松精神的真正体现。(热门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