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东方联盟”,就差临门一脚了?最近,普京念叨多年的“东方联盟”好像快要成了。先别激动,这可不是什么军事同盟,说白了,就是一条从俄罗斯往中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准确地说,是途经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的蒙古段。俄罗斯和蒙古国基本谈妥了,就差咱中国点头了。这事儿吧,对中国和俄罗斯来说,都有点“天作之合”的意思。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对能源的需求那叫一个旺盛。虽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已经开通了,每年能输送4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对中国来说,这就像炎炎夏日里的一小杯冰水,解解渴还行,真要畅饮,还差得远呢。
俄罗斯呢,这几年因为俄乌冲突,日子也不好过。欧洲市场基本泡汤了,急需找个靠谱的大买家。环顾全球,也就中国有这个实力和胃口,长期大量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所以,美国之前鼓吹的“联俄抗中”,现在看来有点像个笑话。美国自己也在卖天然气,跟俄罗斯是竞争对手,还“联俄”呢?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那可是相当丰富。自从北溪管道被炸之后,俄罗斯就更积极地规划新的对华供气管道了。除了已经运行的东线,还有至少两条在计划中:一条过境哈萨克斯坦,另一条就是过境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俄罗斯和中国都巴不得这管道赶紧建成,所以俄罗斯段和中国段的建设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蒙古国。蒙古国自己对天然气的需求不高,但管道要过境,就得付过境费。之前“东方联盟”项目卡壳,主要就是卡在这个过境费上,一直没谈拢。
不过最近,事情有了转机。俄罗斯能源部和蒙古国开会讨论了,蒙古国也完成了管道的工程勘探和环境评估,还正式批准了这个项目。这下,就看中国怎么说了。中国当然需要天然气,但这不代表我们会当冤大头。过境费多少合适,肯定得好好商量。毕竟,还有一条过境哈萨克斯坦的管道可以选择,不能厚此薄彼啊。如果给蒙古国过高的过境费,那哈萨克斯坦那边怎么平衡?其实,“东方联盟”项目不仅仅是输送天然气那么简单,它还关系到地缘政治。如果这条管道,再加上途经哈萨克斯坦的管道都能建成,那中国、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就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对中国来说,不仅能保证能源供应,还能提升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当然,这事儿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除了过境费,还有地缘政治因素、环境保护、项目融资等等,都需要考虑。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也可能影响项目的收益。“东方联盟”最终能不能成,取决于各方的努力。中国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地区稳定和各方关切。大家一起好好商量,互惠互利,才能把事情办成。成不成,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