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黑长发如瀑,随意束起,几缕青丝飘落肩头,更添几分飘逸。微风轻拂,衣袂翻飞,似在诉说着千年古韵。
谁不喜欢画意的古风人像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晋风人像创作思路。

主题构思上,以“魏晋风流”为核心,展现当时文人雅士的洒脱、自然与对山水的钟情,可融入“林下之风”“山水雅集”等意境,让作品富有文化底蕴。
服装造型可选择魏晋风格汉服,如交领襦裙、宽袖大衫,颜色以素白、浅灰、淡蓝等淡雅色调为主。发型简洁,可搭配木簪、丝带,妆容轻透,以自然眉、淡胭脂色眼影、豆沙色唇妆为主,避免浓艳,体现魏晋的“清俊通脱”。

场景优先自然山水,如竹林、溪流、古亭、草地。竹林体现高洁,溪流增添灵动感,古亭营造历史感,草地则显自然野趣。避免现代建筑,确保画面纯粹。
光线运用上要采用柔和自然光,阴天或清晨、傍晚时分最佳。散射光让人物面部柔和,无明显阴影。若晴天拍摄,用柔光板遮挡强光,或寻找树荫等阴凉处,避免生硬光影破坏意境。
捕捉诗意的瞬间,让画面更具艺术美感。构图上将人物置于画面三分线处,留出空间给背景(如竹林、远山),营造平衡感。
突出人物主体,适合表现人物神态,如静坐抚琴、倚石凝思。
利用溪流、小径等线条引导视线至人物,增强画面纵深感。
模特姿态动作舒缓自然,如轻撩衣袂、凭栏远眺、席地而坐、执卷低读,展现魏晋文人的随性。
表情上平和、淡然,略带思索或超脱,避免夸张表情,体现“魏晋风度”的内敛与高远。
同时,可以借用道具辅助,搭配古琴、书卷、团扇、酒壶等道具,增强画面故事性。如执卷可显文雅,抚琴营造雅集氛围,酒壶暗示“曲水流觞”的洒脱。

降低饱和度,让色彩趋于淡雅。在RAW格式下(如ACR中),减少红色、黄色饱和度,使肤色和服装更素净。
调整色温至偏暖(轻微),营造古朴感,但避免过暖失真。可选颜色中,针对绿色(如竹林)减饱和度,加青色,让背景更清透。
模拟国画质感的方法,用滤镜“风格化-查找边缘”(PS中),再高斯模糊(1-2像素),图层模式改“正片叠底”,增加画面线条感,模拟水墨勾勒。

或添加宣纸纹理素材,图层模式选“叠加”或“正片叠底”,调整不透明度,让画面有传统书画的韵味。
细节优化时,液化调整人物姿态线条(如衣褶流畅度),但保持自然,避免过度修饰。
用蒙版局部提亮人物面部、手部,与背景区分。
适当增加颗粒感(滤镜-颗粒),模拟传统绘画的质感,强化“画意”。

通过以上步骤,从前期对晋风的理解到拍摄中的意境捕捉,再到后期的质感渲染,可创作出富有魏晋韵味的画意人像,传递出那份超脱尘世的古典之美。
写在最后的话:背景中的草地与远处的天际线,勾勒出一片宁静。她的眼神,似含着悠悠思绪,穿越时光长河,仿佛在与古人对话。
那精致的发饰,在阳光下闪烁微光,与衣袂上的细微纹理相映成趣。此刻,她是这天地间的诗意点缀,用一袭汉服,诠释着东方美学的含蓄与优雅,让人不禁沉醉于这跨越时空的古典之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