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充满幻想却嫁给现实的黄亦玫:她,根本不爱方协文

相见相思 2024-06-19 17:35:17

黄亦玫是一个爱幻想的姑娘。当初第一眼看到庄国栋,黄亦玫就对他有了好感,后来跟庄国栋共事,黄亦玫便不断幻想着如何让他喜欢上她。

黄亦玫去上海出差,雨中庄国栋给她打电话,两个人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彼此心照不宣走进了爱情,那一刻,黄亦玫幻想庄国栋从雨中向她走来,他们共撑一把伞,在雨中浪漫地相拥。

就是这么一个爱幻想的她,走进婚姻后,丢了工作,没了自由,被丈夫算计,被婆婆挑剔。黄亦玫不止一次表现出对这段婚姻的失望,但是当感觉到肚子里的宝宝在踢她,当看到她用尽力气生下来的粉嘟嘟的婴儿,她又觉得,别的都不重要了。

黄亦玫终究还是嫁给了现实。

方协文,就是一个极其现实的人。

《玫瑰的故事》方协文从见到玫瑰的那一刻,就认定了她。

为什么用“认定”这个词呢?因为在方协文这种控制欲强的男人心里,他喜欢一个女孩子,就一定要得到她,让她成为他的女人,至于他们合不合适,女孩是不是喜欢他,这不重要。

所以方协文会不惜代价地追求玫瑰。他的目的自始至终就是“得到”,不是“幸福”。又或者说,他觉得得到了玫瑰,就是他的幸福,他的幸福,就等同于玫瑰的幸福。

在方协文的意识观念里,一个女人嫁给他,就得以他为中心,要以他的需求为需求,以他的幸福为幸福,她不需要有自己的追求和感受,那些他不希望她做的,她就不应该做。

方协文在追求玫瑰的时候,的确是豁得出去、舍得下本的,他放弃了自己的家教工作,去玫瑰打工的啤酒屋打工,他为了玫瑰跟别人打架,为了让玫瑰租住到他楼上,本就家境不好的他偷偷帮玫瑰承担一半房租。

方协文这么舍得下本,是因为他深信他能从玫瑰身上得到他想要的回馈。他就是要玫瑰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嫁给他,为他生儿育女,在家相夫教子,他就是要把她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禁锢在自己身边。

玫瑰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把玫瑰从小就保护得很好,像方协文这种骨子里大男子主义但善于隐藏自己的人,玫瑰当然是识别不了的。

就这样,黄亦玫嫁给了方协文,那朵靓丽的玫瑰,也随着她的婚姻一起,日趋黯淡。

可是,这是爱吗?爱,是美好,是绽放,是即使一个眼神也能倍感甜蜜的满足,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委屈和消耗。

黄亦玫根本不爱方协文。

玫瑰是裸嫁给方协文的,没有正儿八经的婚礼,也没有彩礼。当时方协文刚开始创业,正是经济上最紧张的时候,玫瑰说,领个结婚证只需要9块钱就够了。

就连方协文想要跟玫瑰一起去她的家乡领证,玫瑰都拒绝了。玫瑰坚持要回方协文的老家领证,不管怎么说,她都还没见准婆婆一面,这要领证了,是需要回去见一下的。

这么懂事这么通情达理的玫瑰,很多人觉得,她定是爱惨了方协文,才会什么都不要求,什么都不计较吧。

可事实上,这里面,我看不到任何爱情。

玫瑰对于方协文,从一开始就是感激和感动。在啤酒屋,她被顾客刁难,方协文帮她解围;她捡到一只小猫,没地方养,方协文主动提出帮她养;她跟顾客起了冲突,方协文为她出头为她打架。

玫瑰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方协文为她做了那么多,她是打心底里感激他的,人都会本能地更加信任自己想要感激的人,所以当方协文想方设法接近玫瑰,玫瑰并不排斥他。

后来方协文毕业,为了不跟玫瑰分开,拒绝了深圳的offer,玫瑰才真正被他打动了,但这同样不是爱情,只是恰巧玫瑰跟初恋分手是因为初恋丢下她一个人出国,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让玫瑰误以为她对方协文是爱情。

再后来玫瑰知道了三年来方协文一直在偷偷帮她承担房租,玫瑰被彻底感动了。她觉得既然方协文为她做了那么多,她就应该死心塌地对他,所以玫瑰愿意拿出积蓄让他创业,愿意裸嫁给他。

可以说,玫瑰最终跟方协文走到一起,靠的就是她一路的感激和感动。可问题是,这份感激和感动,从一开始,就是方协文为了达成他自己的目的设计好的。

方协文曾对玫瑰说,他对玫瑰的追求和靠近,就像某种运行的小程序,只要输入的目的地是正确的,运行过程并不重要。

但其实对于玫瑰来说,方协文输入的目的地,未必是她想要的正确的目的地,那只是方协文想要的正确罢了,这也是他们的婚姻最根本的问题之所在。

如何区分感动与爱情?

我之前曾写过一篇关于方协文这种人要远比庄国栋可怕得多的文章,有女孩子表示自己在生活中很难辨别出方协文这样的男人。

坦白地说,在识人这一方面,没有人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辨别准确哪个人或者哪种人,人性本就是复杂的、多样化的。

但是我们可以尽量从一些细节方面入手,去最大可能地规避自己择偶路上的风险。就比如感动和爱情,就常常有年轻人因为混为一谈而走进了情感的误区。

玫瑰对方协文,一直都是感动,而不是爱情。方协文也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要通过让玫瑰感动来达到得到她的目的,一个是有意的,一个是无心的,无心的一方倘若自己分不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那几乎就是避无可避的。

感动,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某些行为举动,为对方做出一定的付出和牺牲,对方从这些付出和牺牲里,产生了超过自己预期的收获,从而在实质或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双方不对等的落差。

被感动的人,本质上是存在亏欠感的。你只要抓住了这个本质,就会明白,感动和爱情截然不同。爱情,首先就要是对等的。

当然,感动和爱情之间也不是完全不可转化的。如果一个女孩,因为男孩为她做了很多而感动,觉得自己爱上了这个男孩,并死心塌地去对待这个男孩。而这个男孩,也因为女孩的死心塌地更加珍惜她呵护她。这样的感动,就有可能转化为爱情。

再反观玫瑰和方协文。玫瑰因为对方协文的感动,误以为这是爱情,嫁给了他,方协文不是好好珍惜她,而是想要控制她,算计她,拿捏她,所以他们之间,也就只能与爱情背道而驰。

在爱情和婚姻这条路上,一个人算计得越多,失去的可能性就越大。只靠心机和手段堆砌起来的感情,终究是经不起现实的磨砺的。

作者简介:相见相思,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专注于影视情感方向文章创作以及情感领域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

0 阅读:86

相见相思

简介:聆听生活的脚步,感受情感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