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位于辽宁盘锦市西南部,全长18公里。风景区湿地是众多候鸟迁徙、停歇的栖息地。图为辽宁盘锦市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内入海口的碱蓬草。
李坚强摄(人民图片)
在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郭管理站,工作人员正在展示智慧管理平台的用途。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今年4月,西太平洋斑海豹在辽宁盘锦三道沟海域的滩涂上休息。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今年3月,在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繁育保护站,赵仕伟给丹顶鹤喂食。
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往远处看,斑海豹会在那里产仔。”站在辽河口湿地旁,辽宁省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自然保护地科科长张勇指着远处的一片水面说。
辽河口湿地保存有典型完整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景观,是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区域,每年有上百万只鸟儿在此迁徙停歇或繁殖,被誉为“辽河口湿地三宝”的旗舰物种丹顶鹤、黑嘴鸥和西太平洋斑海豹在此栖居。
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增加
辽河口湿地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在世界上8个繁殖区中最南端的一个,每年冬天都有数百只斑海豹到这里栖息繁衍。作为唯一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目海洋哺乳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斑海豹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海洋性动物为食,秋冬季节则多以梭鱼为食。“它之所以选择辽河入海口作为产仔地,一是入海口两侧食物丰富,二是入海口这块冬季温度约零下30摄氏度,在浮冰期,斑海豹可以在冰上产仔。幼崽刚出生时,身上有绒毛,不能下水,需要在冰面生活一段时间。”张勇说,“数据显示,西太平洋斑海豹在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数量已由2000年的几十只增加到2024年的393只。”
种群数量增加的还有丹顶鹤。辽河口在丹顶鹤大陆西部迁徙种群路线上,是丹顶鹤大陆种群南北迁徙最集中的停歇地和越冬的最北限,每年春季的2月到5月,秋季的8月到11月都有大量的丹顶鹤的记录。“自2010年有5只丹顶鹤于盘锦越冬后,2024年达到112只,盘锦已成为丹顶鹤大陆种群第三大自然越冬地。”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张海来说。
为了壮大丹顶鹤种群,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上世纪90年代开展丹顶鹤的人工繁育工作,2012年建立了辽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占地面积近7000亩,现采用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孵化,人工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张海来说。
赵仕伟199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盘锦从事鸟类保护和繁育工作,扎根在此30余年。
“1996年到2005年,我们主要针对被救护的丹顶鹤进行人工繁育,丹顶鹤数量从5只增长到30多只;2006年到2015年,我们通过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式,丹顶鹤数量增加到80只左右;从2016年开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繁育和野化放归丹顶鹤,促进野生丹顶鹤种群复壮。”赵仕伟说。
人工繁育丹顶鹤并不轻松,在孵化阶段,每隔两小时就需要人工翻蛋、通风、测温、晾蛋等作业,必须有人时刻守着。其中的辛苦,赵仕伟最有发言权。
让赵仕伟感到欣慰的是,随着丹顶鹤人工繁育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活率大幅增加,每年的繁殖数量不断增加。
盘锦也是旗舰物种黑嘴鸥重要的繁殖地。1991年,一支由中外鸟类学家组成的调查小组在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计到黑嘴鸥成鸟1200只、繁殖巢310多个,随后确认该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种群的黑嘴鸥繁殖地。如今,黑嘴鸥繁殖种群由1992年的1200只增加到2023年的1万余只,成为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案例之一。
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显著
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反映的是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地一度利用辽河口湿地滩涂发展围海养殖,成片的湿地被分割成“格子间”,天然植被大面积损毁,近岸海水受到污染,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为让湿地重焕生机,2017年5月,盘锦市颁布实施了《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这是盘锦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打击破坏湿地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此之前,盘锦于2015年启动“退养还湿”工程。到2020年底,恢复湿地面积8.59万亩,恢复自然海岸线15.77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同时,盘锦在辽河口湿地连续10年实施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耕地补偿受益农户4750余户,恢复滨海湿地574公顷、恢复退化湿地面积577公顷、清淤疏浚供水渠系168.23公里;实施油气生产设施退出及生态恢复工程,辽河油田累计关停退出油气水井813口,生态恢复井场231座,生态恢复井站6座。
“以上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维护了辽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湿地生态功能提升,重要物种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其中鸟儿由2010年的283种增加至现在的321种,每年在此迁飞和停歇的候鸟多达数百万只,全市栖息地各类野生动物达到494种。”张海来说。
在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郭管理站,有一块电子屏幕。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生物多样性监测、本底资源调查、移动巡护监测和环境监测几个模块。“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生物多样性监测这个模块,这是黑脸琵鹭的情况,能看到它的中文名、拉丁学名、保护级别等信息。”东郭管理站站长郝延明一边演示智慧管理平台的功能,一边远程监控保护区内的情况。
据郝延明介绍,盘锦对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河口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置高点野外视频监控系统17处,对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繁殖地进行重点监控,初步建立了“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管理体系,以更好保护湿地生态。
随着湿地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盘锦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显著,分布有野生动物近500种、野生植物275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5种。这里不仅有著名的丹顶鹤、黑嘴鸥、西太平洋斑海豹,还有3个典型的野生植物群落:芦苇、翅碱蓬、野大豆。
探索水鸟友好型稻渔养殖
“戴好手套,拿好镰刀,先割后捆……”在辽河口湿地周边的“水鸟友好型”稻渔养殖试验田,地里的工作人员正演示如何收割水稻。
这片试验田是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联合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迁飞保护网络项目的资助下,开展的水鸟友好型稻蟹共养技术试点项目。
据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忠正介绍,项目目标是以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人工湿地水稻田作为示范基地,以减缓传统农业生产对迁徙候鸟影响为原则,以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为出发点,开展基于稻渔共养的水鸟友好型耕作的技术试点。“计划开展基于水鸟友好型的水鸟调查与监测,开发基于水鸟友好型的绿色水稻产品耕作模式,以推动实现保护区周边社区可持续生计,实现迁徙水鸟保护与保护区周边农户经济改善双赢。”孙忠正说,“目前,该种养模式已推广至黑龙江、吉林等地。”
相关专家表示,该试验田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利用稻田水体资源进行渔业养殖,不仅保障了候鸟的栖息安全,还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今年7月,我们还针对试验田周边的水稻耕作开展了学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情况概述、水鸟基础知识、水鸟友好型稻渔共养耕作技术的理论教学和辽河口候鸟栖息地、周边鸟类保护及人鸟协调案例的现场观摩。”孙忠正说,“目的就是增强大家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示范区农民收益,减少了示范区水鸟威胁,推动了湿地的可持续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迁飞保护网络项目的项目官员张琼说。
延伸阅读
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位于渤海辽东湾的顶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区域,是《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确定的国家公园候选区之一,公园规划面积17.21万公顷,其中海域面积12.52万公顷,陆域面积4.69万公顷。园区范围涉及盘锦、锦州,其中盘锦范围14.04万公顷。公园创建区以河口湿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衔接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将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鸟类栖息地、西太平洋斑海豹产仔地、水生生物产卵场和索饵场划为国家公园。(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09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