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可以说是最让父母感到焦虑的问题之一。父母为什么如此焦虑呢?因为手机游戏不仅吞噬着孩子的健康——“近视眼”、“颈椎病”早已在青少年孩子身上蔓延,而且越加严重。
而且严重阻碍、侵蚀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性沟通与亲密情感,使得亲子间的关系日渐疏远,甚至还可能导致孩子发展出冷酷、无情、暴躁、偏执等不良性格;不少孩子在手机游戏的“毒害”之下,轻者不服从父母的管教,重者甚至忤逆不孝,对父母大打出手。
近年来,因手机游戏而引发的孩子殴打父母,甚至伤害父母的案件,层出不穷,这让我们做父母的,不得不重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检讨问题到底出在哪?
首先,我们有必要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很多父母学了那么多育儿技巧以及方法,却仍旧改变不了孩子呢?
有的家长几乎把“教育孩子”当成人生头等大事对待,经常查找学习各种育儿文章,也学习了很多家庭教育课程,关注不少育儿领域的大咖;
但问题是,学了那么多育儿技巧以及方法,但是一到了用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这些已经被专家们验证过有效(至少对大多数的孩子管用)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却失灵了呢?
答案只有4个字:缺乏信任
就像同一品牌的家电,相比在一般商店购买,人们更愿意去专卖店或者大型超市里购买,为什么呢?因为在专卖店或者大型超市购买的东西,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更有保障一些;
因此,影响了客户购买行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解决客户信任的问题,而不在于把产品介绍得天花乱坠(技巧)。
我们再回到孩子玩游戏问题上,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学了那么多育儿技巧,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效果却不大呢?实际上,问题依旧出在孩子对父母缺乏信任上。
当孩子信任父母的时候,他就愿意配合父母去改变,哪怕父母的方法很原始(一般),孩子依旧能够从中获得有效的成长和收获。
而相反,当孩子对父母不信任的时候,他就变成了一个“绝缘体”,拒绝接受父母任何的正面影响,这个时候,哪怕父母把道理讲得唾沫横飞,孩子照样是无动于衷,就像俗话说的:我们永远叫醒不了一个装睡的人。
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摆正一个观念,对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言,相比外在的育儿技巧和招数,更重要的是,孩子内在对父母的信任。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便是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情感资本;相反,当父母的“情感账户”余额严重不足时,别说想要改变孩子了,估计自身都“难保”了,因为,孩子随时可能把父母从自己内心“开除”掉。
那么,孩子不信任父母的表现有哪些呢?
1.不听话
孩子不遵从父母的意见,对父母的教养观念持否定或不认同态度。
2.对着干
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你不准他玩手机,他偏要玩,处处和父母对着干。
3.唱反调
你说苹果是甜的,他偏偏说酸的;你说玩2 ·手机坏处不少,他却说玩游戏快乐多多,总之,抓住一切机会和父母唱反调。
4.拒绝沟通
不愿意和父母说自己的心里话,有时候甚至不愿意搭理父母,回到家哐当一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音乐或玩游戏。
那么,父母到底做了哪些事,才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的想法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1)学习功课
父母经常唠叨、监督、要求孩子写作业,复习功课,甚至有的家长还每天监管孩子写作业,而且还经常对孩子咆哮怒吼,导致孩子发自内心对父母产生排斥以及不信任的心理。
(2)食衣住行
不少父母对孩子很不放心,衣食住行大事小事通通要管,经常对孩子说,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哪些东西只能在哪个时间段吃……搞得孩子觉得自己根本不像一个人,倒是像一个被父母任意摆弄的“木偶”。
(3)兴趣班
有的父母,会逼着孩子去报一些兴趣班或特长班,给出了理由就是:“你的英语成绩这么差,不额外参加培训怎么行呢?”,这无形当中赤裸裸地透露出对孩子的不信任。
还有的父母倒是遵循了孩子的兴趣意愿,比如孩子喜欢美术,就帮孩子报了一个美术班;结果3个月不到,孩子就不愿意学了,这个时候,父母往往指责孩子:“花了那么多钱,怎么能说不学就不学呢?你要学会坚持知道吗”。
实际上,父母的这些做法,都会使得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因为他们认为爸妈压根就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也不体谅自己的真实想法,长期以往,亲子间的信任便日渐瓦解。
(4)成绩分数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分数,每当孩子成绩下滑、退步的时候,大多数父母往往表现得比孩子还着急:“怎么这次考试落后这么多名呢?数学怎么只考了这点分数回来?到底怎么回事啊?你反省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
其实,父母越是着急,孩子越是认为,爸妈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够扳回局面,而且对自己很失望,孩子由此便容易发展出低自尊以及低自我价值感——为了讨好父母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学习;
而低自尊的孩子,既无法构建出积极客观的自我认同感,同时也无法建立与父母之间的信任感。
2. 家庭环境方面等的因素(1)父母教养观念不统一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批评的时候,如果爸妈之间或父母与老人之间,出现了教育观念上的分歧或不统一,也会导致孩子内心动摇以及产生不信任感。
这就像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当老板和老板娘的报价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肯定会心生怀疑,从而对其店内的所有产品也抱以怀疑的态度。
同理,在一个家庭中,当大人们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同样会对父母在其他场合的看法以及观点,持怀疑态度,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有效影响以及改变孩子,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2)父母没有以身作则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非常严苛,但是对自己却又非常放纵;比如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手机不离手,父母没有以身作则,自然导致孩子对父母的话无法信服。
(3)缺少陪伴与关爱
其实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道理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归根到底在于这个朋友曾与自己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或陪伴自己走过相当长的人生漫长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个人,愿意为了一个刚认识不到五分钟的朋友两肋插刀。
所以,父母对孩子有效陪伴的时间越长(多),那么,孩子对父母情感上的依赖(依恋)就越大,对父母的信任度自然就越高。
ps: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父母经常呆在家里算有效陪伴吗?不算,顶多算是陪着,而不叫陪伴。
所以,不论孩子是沉迷手机,还是厌学叛逆等问题,想要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取孩子的信任,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